搜索到1825篇“ 危险性分区评价“的相关文章
基于综合危险性指数法的光明区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性分区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光明区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性,为开展工程建设活动提供依据。【方法】在充分调查地质环境条件和发灾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各地质灾害致灾因子权重,对光明区进行网格单元剖分,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按照综合指数法进行计算出各单元格影响因子加权和,依据分区标准对易发进行区域划分,得到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将区域危害程度和易发叠加计算,最终得到危险性分区。【结果】将光明区按地质灾害易发划分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按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中危险性区及低危险性区,分区结果与野外调查情况相符。【结论】通过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得出的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性分区可以为本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赵昌龙吴琦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
基于GIS的北流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为例,将研究区按照行政区、自然区或人为确定的方式划分为若干区块,考虑每一区块内历史成灾的损失、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和潜在隐患点成灾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因素,综合分析评价危险性,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显示地质灾害危险程度的分布和组合关系,为区域减灾决策和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按地质灾害危险系数法进行定量计算,根据定量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再经过人工修正勾画,将研究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危险性区(Ⅰ)、中危险性区(Ⅱ)和低危险性区(Ⅲ)3个大区和8个亚区,进行了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通过GIS软件实现可视化。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显示,高危险区总面积为1135.59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6%;中危险区总面积为709.86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9%;低危险区总面积为611.38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5%。
吴秋菊江思义李春玲李海良黄捷笠
关键词:MAPGIS地质灾害危险性
基于GIS的昭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研究
2023年
以昭平县为例,按地质灾害危险系数法进行定量计算,根据定量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昭平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通过GIS软件实现可视化。分区结果显示:昭平县地质灾害高危险区总面积为935.9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59%;昭平县地质灾害中危险区总面积为921.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16%;昭平县地质灾害低危险区总面积为1415.4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3.25%。
江思义张凡李志宇李海良白世贤
关键词:ARCGIS地质灾害危险性
侏倭组地层有害气体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侏倭组地层有害气体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按照各因素的分级表对各因素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线加权组合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得到侏倭组瓦斯危险性分区指数,最终由得分判断侏倭组瓦斯危险性分区等级。本发明...
苏培东马洪生唐涛李有贵谢伟邱鹏武文湘陆星好杨枫黎俊麟刘自强
基于GIS的甘肃省东乡县锁南镇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性分区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其强大的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能力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易发和风险评价中。研究基于GIS技术,利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数据,对研究区内发育的1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地质灾害的相关评价指标并采用量化评分法进行了易发评价,在易发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斜坡失稳范围和条件概率确定了危险性分区。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3.62%、55.50%、16.21%、4.66%,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22.17%、58.87%、18.96%。通过后续排查结果验证,分区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同时建议锁南镇未来的防治重点应侧重于城镇交通枢纽两侧及重要基础设施区,未来可基于多源观测模型来提高风险区划的精度,最大程度的管理好地质灾害频发区域。
赵欣陈宁
关键词:地质灾害GIS危险性
基于沉积控压规律的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矿井冲击危险性分区评价被引量:4
2023年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煤层开采普遍面临的冲击地压问题,在煤层覆岩沉积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以M煤矿为例,分析了微震事件的平面展布规律及其与沉积地质环境、主关键层厚度、主关键层与煤层间距、煤层厚度、岩心采取率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沉积地质条件是影响微震事件的重要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冲击危险性的5个主控因素进行了影响程度排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值,在ArcGIS平台上建立了各主控因素专题图,构建了冲击危险性评价模型,对矿井的冲击危险性进行了分区评价,并与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微震事件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分区评价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证明了基于沉积地质条件分析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结果的正确。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丁湘闫鑫李哲蒲治国黄海鱼刘溪纪卓辰张寅
关键词:沉积地质鄂尔多斯盆地冲击地压
基于GIS的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贺州市平桂区为例,按地质灾害危险系数法进行定量计算,根据定量计算结果,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进行了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并通过GIS软件实现可视化。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显示,高危险区总面积为712.92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5.26%;中危险区总面积为960.44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7.50%;低危险区总面积为348.63 km^(2),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7.24%。
白世贤江思义邹仁辉李志宇李海良吴秋菊黄捷笠
关键词:GIS地质灾害
基于ArcGIS的西宁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以西宁市城区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遴选了海拔高程、地形相对高差、地层岩、距公路距离、距断裂构造距离、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地下水类型等10个危险性评价指标,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层次分析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构建了西宁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利用ArcGIS软件,通过多因子空间叠加技术,计算出了西宁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价图。结果表明:西宁市城区地质灾害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43%、19%、21%、17%。
范吉新赵启飞王靖天王万鑫李卫柯
关键词:地质灾害ARCGIS层次分析法
青海西宁-民和盆地二氧化碳气藏研究及隧道危险性分区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新建西宁至成都铁路海东南山隧道地表钻探过程中发生高压气体突出事件,严重威胁工程安全。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地表调查、钻探、室内试验及地表通量测试等综合勘察手段,研究区域气体的成因机制和运移模式,评价重点地区隧道危险性,指导线路选线、设计、施工。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气体成分主要为CO_(2),属无机成因,以水溶离子相、水溶气相、连续气相赋存于地层裂隙,通过断裂运移;规划的越岭隧道方案部分区域存在揭露气体甚至形成高压气体的可能,工程通过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CO_(2)气体灾害发生。
艾秀峰
关键词:铁路隧道
永登县苦水镇潜在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易发危险性分区评价被引量:15
2021年
以永登县苦水镇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野外实地勘察对苦水镇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条件、发育特征、时空分布规律等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均为土质斜坡,主要沿东侧黄土丘陵区第一斜坡带呈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雨季效应。基于苦水镇地质背景条件,以斜坡作为基本评价单元,分别选取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各自的指标评价因子对其易发进行分区评价,进而以易发分析结果对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苦水镇地质灾害易发可划分为高、中、低及非易发4个分区,面积分别为0.16、0.01、0.03、1.37 km^(2);地质灾害危险性可划分为高、中、低及极低危险4个分区,面积分别为0.118、0.035、0.031、1.386 km^(2)。易发危险性分区结果与野外实地调查情况相吻合,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总体特征,这对苦水镇地质危害的预测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甘肃省城镇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提供借鉴。
许泰鄂崇毅蒋兴波朱秀兰李彦举张卓张兆康曾泳昕
关键词:地质灾害滑坡不稳定斜坡危险性

相关作者

孙炜锋
作品数:60被引量:58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 水压致裂法 构造应力
韩金良
作品数:70被引量:68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堡子湾金矿 滑坡 三峡库区 金矿床
李广杰
作品数:70被引量:439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泥石流 地质灾害 泥石流灾害 崩塌 边坡
唐红梅
作品数:385被引量:2,551H指数:30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
研究主题:危岩 三峡库区 泥石流 岩石力学 滑坡
张春山
作品数:115被引量:1,53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质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地应力测量 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