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2篇“ 卵巢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章
卵巢恶性肿瘤
本书介绍了上皮性卵巢癌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演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预防等24个部分内容。
陈惠祯等主编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诊疗
卵巢恶性肿瘤
许建营等主编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蔡桂茹著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
MRKH综合征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一例
2024年
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女性生殖器官发育障碍综合征,以无阴道及子宫发育不全为特征。该病患者具有发生盆腔合并症的风险,但由于其发病率低,治疗上缺乏经验总结,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报告1例MRKH综合征合并巨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病例的诊治情况。该类患者通常拥有正常的卵巢结构,妇科医生应当警惕卵巢病变的风险,术前配合磁共振成像检查可提高诊断敏感性,通过腹腔镜手术可更清晰地明确盆腔情况同时降低手术损伤;年轻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保留健侧卵巢以保证内源性激素,而残基子宫则建议切除以降低病变风险。该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明显异常,最终予诺雷得抑制卵巢功能以择期启动化疗;卵巢癌化疗方案仍适用于该类患者且随访疗效满意。通过结合文献分析,旨在提高妇科医生对MRKH综合征患者盆腔合并症的认识和警觉。
区晓榆曾宇华陈燕芬谢琳玲曾蕾卢如玲
关键词:MRKH综合征卵巢肿瘤先天畸形病例报告
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库的初建
2024年
背景卵巢恶性肿瘤异质性导致患者个体治疗效果差异大,经典治疗方案无法实现患者个体化治疗。可靠的卵巢恶性肿瘤体外模型可作为患者“替身”进行研究和药物敏感性测定,其结果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建立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生物库,在基因组学层面验证类器官与对应卵巢癌组织的一致性,探索类器官模型药敏结果预测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分离患者组织来源的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在基质胶三维环境中培养形成类器官。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并对比类器官与对应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的基因组学特征。类器官培养2~3 d后加入化疗单药或联合方案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生物库,包含来自113例患者的122个类器官系,培养成功率达90.4%。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在基因组学层面与亲本肿瘤组织具有一致性。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药敏结果对临床疗效的预测准确性达70.7%,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55.6%。结论本研究在体外成功建立了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生物库,类器官模型可反映亲本肿瘤的基因组学特征,其药敏结果可反映临床疗效。卵巢恶性肿瘤类器官库为卵巢恶性肿瘤研究、药物开发、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前模型。
郑文瑾叶明侠王铭洋孟元光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基因组学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11例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妊娠结局、随访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随访至2023年10月,其中卵巢原发肿瘤6例,卵巢转移性肿瘤5例。6例卵巢原发肿瘤中,上皮性肿瘤5例(ⅠA期1例,ⅠC期2例,ⅢA期1例,ⅢB期1例),恶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ⅠA期);Ⅰ期4例,孕早期发现1例,要求继续妊娠,分娩后行分期手术,孕晚期发现3例,剖宫产同时或产后行分期手术;Ⅲ期2例,孕早期发现1例,终止妊娠后行分期手术,孕晚期发现1例,剖宫产同时行分期手术;5例成功分娩,早产2例,足月产3例,新生儿均健在;随访时间为18~133个月,均生存。卵巢转移性肿瘤5例,其中卵巢Krukerberg瘤4例,子宫颈癌卵巢转移1例;孕早期发现2例,均终止妊娠后行减瘤术;孕中期发现1例,要求继续妊娠,分娩后行减瘤术;孕晚期发现2例,剖宫产同时行卵巢肿物手术1例,产后行减瘤术1例;成功分娩3例,均为早产,均健在;失访1例,余4例随访时间为3~22个月,均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卵巢原发肿瘤预后较好,而妊娠合并卵巢转移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汪志辉林晓玲吴晓健胡勤斐生秀杰
关键词:妊娠期卵巢恶性肿瘤
基于机器学习的卵巢恶性肿瘤预测模型
2024年
目前临床使用的检验项目多达1000余项,采用逻辑回归二分类和支持向量机分别构建卵巢恶性肿瘤预测模型,探讨检验项目与诊断结果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2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卵巢恶性肿瘤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水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非特异性检验项目与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王莹顾大勇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治疗的助孕策略
2024年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卵巢恶性肿瘤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正在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每年约有38500例15~40岁的女性新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其中育龄期女性占比高达12%,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年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超过70%有生育意愿[1]。因此,育龄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及保存日渐重要。在2024年的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明确阐述了对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EOC)患者或低风险恶性肿瘤(包括低度恶性潜能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恶性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的治疗策略。
李玉洁梁晓燕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育龄期女性保留生育功能NCCN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及长期管理
2024年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是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的妇科恶性肿瘤,业界谓之为“妇癌之王”。约90%卵巢恶性肿瘤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超过70%EOC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届晚期。尽管EOC在老年妇女中更为普遍,不容忽视的是约10%~13%EOC的发病年龄为40岁以下,其中约50%的育龄期患者为早期EOC。
屈庆喜张师前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术后辅助治疗老年妇女保留生育
遗传性卵巢恶性肿瘤高危人群生育指导及建议
2024年
遗传性卵巢恶性肿瘤卵巢恶性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通常被称为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hereditary ovarian cancer syndrome,HOCS)。HOC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因该病累及女性生殖器官,影响患者的生育力及其子代的健康。如何识别并筛选出遗传性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并对这些人群给予恰当的干预、生育指导和建议,从而降低患者及其子代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甚至阻断致病基因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
王颖梅田文艳薛凤霞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生育指导致病基因高危人群生育力

相关作者

李力
作品数:1,040被引量:5,688H指数:30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卵巢癌 宫颈癌 宫颈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张玮
作品数:296被引量:829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上皮癌 卵巢上皮性癌
郎景和
作品数:1,447被引量:23,414H指数:7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产科学 生殖内分泌学 卷首语 亚学科
黎丹戎
作品数:284被引量:1,087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肝癌 卵巢恶性肿瘤 鼻咽癌细胞
崔恒
作品数:468被引量:2,309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癌 抗独特型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