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卵巢移位“的相关文章
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IMRT与VMAT放疗对卵巢功能保护的剂量学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卵巢移位术后,固定野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保护卵巢功能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月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宫颈鳞癌卵巢移位术后需行辅助放疗的患者。根据放疗方式不同分为IMRT组和VMAT组,每组22例。IMRT组采用9野均分共面照射,VMAT组采用双全弧共面照射。比较2种放疗方式的剂量学差异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移位卵巢位置与卵巢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IMRT在保留双侧卵巢时计划靶体积(PTV)的D2%、D98%、CI、HI各项参数均优于VMAT计划。在保护卵巢方面,IMRT卵巢Dmean(5.01±1.14)Gy、Dmax(8.08±2.65)、V5(50.63±30.23)、V7(16.11±22.68)均低于VMAT计划(P<0.05)。对危及器官的保护,IMRT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的差值高于VMAT组患者(P<0.05),LH和FSH的差值均低于VMAT组患者(P<0.05);两组治疗前后左右股骨头Dmean和直肠D2%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IMRT治疗组与VMAT治疗组卵巢中心层面距同侧PTV的横向距离与卵巢平均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治疗组卵巢平均剂量与卵巢中心层面距髂嵴平面纵向距离呈正相关(r=0.667,P<0.05),与卵巢中心层面距PTV最近距离、卵巢中心层面距同侧PTV横向距离均呈负相关(r=-0.824和-0.907,均P<0.05),同时与卵巢体积呈负相关(r=-0.370,P<0.05)。VMAT治疗组卵巢平均剂量与卵巢中心层面距髂嵴平面纵向距离呈正相关(r=0.624,P<0.05),与卵巢中心层面距PTV最近距离、卵巢中心层面距同侧PTV横向距离均呈负相关(r=-0.804和-0.885,均P<0.05),同时与卵巢体积呈负相关(r=-0.340,P<0.05)。结论通过剂量学比较,IMRT放疗在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保护卵巢功能方面更具优势。通过测量卵巢中心层面距同侧PTV的横向距离可以预测卵巢剂量。
江长风王珂严研姚峰周立庆
关键词:宫颈癌保留卵巢功能
改良卵巢移位术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改良卵巢移位术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6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5,腹膜外卵巢移位术)和观察组(n=91,改良卵巢移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水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50(CA50)]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P、E2、FSH、T、LH、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SCC-Ag、CA5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SCC-Ag、CA5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卵巢移位术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稳定性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赵梦丹陈秋丹陆俊杰叶施雨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性激素肿瘤标志物
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前卵巢移位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被引量:2
2023年
1前言卵巢移位术作为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最早于1958年由McCall首次描述,提出将正常卵巢移位至盆腔放射野外,是避免术后卵巢放射性损伤的有效方法[1]。多项来自不同国家、随访时间长达10年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部分早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卵巢移位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避免盆腔放疗导致的卵巢早衰[2]。患有盆腔恶性肿瘤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年轻女性患者可通过卵巢移位术保留卵巢功能。卵巢对放疗非常敏感,低剂量放疗即可对年轻患者的卵巢内分泌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卵巢去势,除丧失生育功能之外,卵巢未得以保护而接受盆腔放疗者,还需承受雌激素过早低下/缺乏造成的不良后果,如骨质丢失和骨质疏松症、脂质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增加等[3]。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马晓欣向阳狄文张师前张国楠郭瑞霞薛凤霞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卵巢移位术
腹腔镜卵巢移位术联合亮丙瑞林 调强放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放疗同步化疗,LOT组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于放疗前行LOT术,并在放疗期间注射亮丙瑞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FSH、LH、E2水平、Kupperman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LOT组治疗后FSH、LH、E2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t=22.84~31.04,P<0.01),Kupperman评分<5的比例高于对照组(χ^(2)=4.66,P=0.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T术联合亮丙瑞林可保护中晚期宫颈癌行调强放疗患者的卵巢功能。
赵琳崔欣李喆杨爱华刘婷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功能
腹腔镜卵巢移位对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分析
2022年
探讨放疗前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卵巢移位术,观察患者放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8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晚期宫颈鳞癌30例,直肠癌20例,阴道癌10例,外阴癌8例)行放疗前腹腔镜下卵巢移位,分别行术前、放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 FSH、LH和E2水平测定,并记录围绝经的临床表现。结果 68名患者在放射治疗后没有发现显著的围绝经期症状及体征,1名患者有卵巢机能下降,1名为肾衰;放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 FSH、 LH、E2浓度与手术前比较,未见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 对于需放疗的年轻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卵巢移位术,其手术损伤少,术后并发症控制好,对患者的卵巢功能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
杨勇
关键词:盆腔恶性肿瘤卵巢功能
改良卵巢移位术与双侧卵巢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和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改良卵巢移位术与双侧卵巢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移位组43例和切除组39例。移位组患者行改良卵巢移位术,切除组患者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比较常见并发症、更年期临床症状调查表(Kupperman)评分、卵巢功能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和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移位组FSH和LH水平均低于切除组,P和E2水平均高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位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切除组为2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移位组改良Kupperman评分显示,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切除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围绝经综合征。移位组Kupperman总评分低于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移位组患者卵巢功能正常19例(44.2%),切除组0例;移位组患者1年内复发2例(4.6%),切除组8例(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卵巢移位术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相对于卵巢切除术,能更好地稳定患者性激素水平,1年内疾病复发率低,改善患者预后。
李涛阎雨萌崔俣
关键词:双侧卵巢切除术宫颈肿瘤性激素并发症
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VMAT与IMRT卵巢放疗剂量的比较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行卵巢移位术后的宫颈癌患者固定野调强(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中卵巢的剂量学差异。方法31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和卵巢移位术,术后需放射治疗的患者,设计9野均分IMRT计划和双弧VMAT计划,在保证靶区处方剂量及危及器官限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卵巢剂量。分析两种技术卵巢平均剂量的差异,以及卵巢-靶区间的位置与卵巢剂量间的关系。结果31例患者中共有54个卵巢进行了有效的移位(移至靶区外)。其中9个卵巢位于宫颈癌靶区上边界以上即射野外,IMRT和VMAT的卵巢平均剂量分别为(177.8±90.7)和(166.7±70.6)c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个卵巢与靶区处于相同的层面,IMRT和VMAT的卵巢平均剂量为(459.1±239.9)和(428.3±238.2)cGy(z=3.11,P=0.002);卵巢平均剂量与卵巢体心到靶区最近距离高度负相关(IMRT:r=-0.922,P=0.001;VMAT:r=-0.865,P=0.001);为将卵巢平均剂量降低至500 cGy,IMRT与VMAT计划中卵巢体心到靶区最近距离应分别大于3.6和3.3 cm。结论卵巢位于靶区上边界以上时IMRT与VMAT卵巢剂量无差异;卵巢与靶区处于相同层面时,VMAT计划对于卵巢剂量和治疗效率上均优于IMRT;卵巢剂量可通过卵巢体心到靶区的最近距离预测。
郭昌吴一凡翟振宇徐寒子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
子宫颈癌卵巢移位术后根治性放化疗后恢复月经周期一例被引量:3
2020年
在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根治性放疗中,卵巢保护对于年轻患者治愈后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了1例卵巢移位术后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年轻子宫颈癌患者,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结束后4个月恢复规律的自然月经周期,定期随诊3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激素水平达无绝经期症状水平。通过对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根治性放疗患者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保护的方法。根治性放疗的年轻子宫颈癌患者可以通过卵巢移位术,联合先进的放疗技术达到保留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的目的,甚至有可能恢复自然月经周期,但类似病例罕见。目前仍缺乏子宫内膜对放射线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杨晰安菊生李晓光徐英杰黄曼妮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卵巢移位术绝经期症状放疗技术
放疗前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移位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数据调查显示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临床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相关数据统计,宫颈癌患者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患者占到了总数的30%左右,而这一数据呈现出进一步上升的趋势[1]。
李华维李桂梅罗丽芳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储备功能
年轻宫颈鳞癌患者手术治疗同时行腹腔镜卵巢移位术对术后卵巢功能及其并发症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鳞癌患者宫颈癌手术治疗时同时行卵巢位移术对术后卵巢功能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9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卵巢移位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放疗,治疗后随访,分析其对卵巢功能保留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Kupperman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卵巢移位卵巢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17,P<0.001)。两组患者放疗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前相比较,放疗后两组患者的FSH及LH水平均增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两组患者的E2水平均下降,但是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转位组Kupperman评分<5分的比例和Kupperma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卵巢囊肿、腹痛、肠梗阻、膀胱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放疗前进行卵巢移位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卵巢功能,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但长期生存率和复发率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江娜程欣王秀虹
关键词:手术治疗卵巢功能并发症

相关作者

王建六
作品数:1,336被引量:6,729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魏丽惠
作品数:1,007被引量:5,942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肿瘤 预后
郑英
作品数:94被引量:627H指数:1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移植 胎儿 胎儿卵巢 米非司酮 子宫颈肿瘤
王英红
作品数:195被引量:1,045H指数:16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腹腔镜 新辅助化疗 宫颈病变 子宫颈癌
严浩
作品数:22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预后 凋亡 卵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