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压力疗法“的相关文章
中药黑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中药黑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期间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康复科门诊及烧伤科住院的36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选取同一患者体表的烧伤深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方式均相同的两处瘢痕分别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压力组和中药黑膏组。压力组给予压力疗法治疗,中药黑膏组给予中药黑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治疗后中药黑膏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28/32)明显高于压力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SS瘢痕色泽、瘢痕硬度、瘢痕厚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黑膏组VSS瘢痕色泽、瘢痕硬度、瘢痕厚度评分均较压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瘙痒、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黑膏组VAS瘙痒、疼痛评分均较压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例患者因中药黑膏使用后出现湿疹未完成治疗,其余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中药黑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能有效改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色泽、瘢痕硬度、瘢痕厚度,降低瘙痒、疼痛程度。
雷艳王霞王耀华段鹏
关键词:压力疗法增生性瘢痕
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4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创面面积、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的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创面面积、疼痛评分、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降低,且组间进行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影响、局部症状、主观感受评分均升高,且组间进行对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治疗4周后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创面愈合,减轻疼痛,下调炎性因子指标表达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且生活质量更佳。
陈路路张静云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生肌玉红膏压力疗法气虚血瘀型疗效
压力疗法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不同压力疗法应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浅静脉勾剥+穿静脉结扎术的81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每组27例。对照组溃疡伤口接受常规创面处理和踝泵运动,观察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短延展绷带压力治疗,观察二组在观察一组的基础上采用间歇式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采用Bates-Jensen伤口评价量表评估伤口愈合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评估疼痛强度。分析三组Bates-Jense和NRS评分的变化趋势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三组患者伤口Bates-Jensen评分和NRS评分均下降。治疗前,三组Bates-Jensen评分和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治疗2周和4周,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患者Bates-Jensen评分[2周:(43.11±1.01)分比(28.44±3.66)分比(27.67±3.15)分,F=251.748,P<0.001;4周:(22.89±2.90)分比(19.44±4.66)分比(15.00±4.10)分,F=26.972,P<0.001]和NRS评分[2周:(4.00±0.69)分比(3.44±0.51)分比(2.33±0.48)分,F=61.486,P<0.001;4周:(2.11±0.68)分比(1.22±0.80)分比(1.11±0.75)分,F=15.817,P<0.001]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ates-Jensen评分两两比较,治疗2周和4周,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2周,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治疗4周,观察二组低于观察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RS评分两两比较,治疗2周和4周,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2周,观察二组低于观察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周,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
郑雪茹孔晓玲魏晨慧张佳高宇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压力疗法
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空气波压力疗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肢周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速、股静脉血流量分别为(26.12±2.25)、(15.32±0.42)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8±2.16)、(11.08±0.41)cm/s],反流时间为(0.33±0.08)s,明显短于对照组[(0.45±0.0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髌骨上缘10 cm处、胫骨粗隆下侧10 cm处周径分别为(45.17±0.62)、(32.16±0.58)cm,显著均低于对照组[(50.39±0.59)、(34.78±0.56)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水平分别为(2.43±0.73)g/L、(0.53±0.15)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43±0.73)g/L、(0.53±0.15)μg/mL],PT为(14.02±1.41)s,明显长于对照组[(12.33±1.3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2.22%,明显高于对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结合空气波压力疗法治疗可改善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和凝血指标,有助于缩小患侧下肢周径,并可减少下肢DVT发生。
李鸿蕊姜子薇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
用于应用气体和压力疗法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提供了用于向人类肢体应用多气压治疗方案或与所述多气压治疗方案一起使用的设备、方法和系统。所述设备可包括:袋,所述袋形成为包围所述肢体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布置,所述连接布置在所述袋的远侧部分中安装到所述袋的壁,所述连接布置有...
K·韦恩斯坦
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柔性薄膜型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将增生性瘢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测压组(n=20)和对照组(n=20),测压组采用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压力疗法。在治疗前、治疗1、3个月后分别对瘢痕厚度(B超测定)、瘢痕VSS评分、瘙痒、疼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情况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5)。压力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瘢痕厚度(B超测定)、VSS评分及瘙痒、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测压组瘢痕厚度(B超测定)、VS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瘙痒、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体表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疗法更精准、有效,且不良反应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许佳韩冬苏薇洁樊佳俊李馨薛雅心马燕红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压力传感器疗效
一种压力疗法设备以及护套充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压力疗法设备以及护套充气系统,该系统包括压力采集电路,多个气泵以及对应的气泵控制电路,处理器;压力采集电路连接护套,用于采集护套中的气压,并将采集到的气压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连接压力...
郭德强刘钢常亚斌郑义
中药熏洗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静脉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换药和弹力绷带缠缚,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和弹力绷带缠缚。治疗45 d后,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愈合情况、总有效率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可显著加快溃疡愈合速度。
靳立强韩书明赵玲玲蔡俊刚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臁疮中药熏洗
湿性愈合理念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理念联合压力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6例确诊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使用湿性愈合理念联合压力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疼痛评分和溃疡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创面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项溃疡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静脉性溃疡确诊后,施以溃疡愈合理念联合压力疗法,可提高疗效,减轻创面疼痛,改善溃疡指标。
李婷王永杰林丽清
关键词: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疼痛压力疗法
3D打印压力疗法应用于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3D打印压力疗法在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在常规抗瘢痕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弹力绷带或订购常规尺寸压力压力治疗,观察组实施3D打印个体化压力治疗。结果84例患者完成全程治疗,观察组达到目标压力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12个月压力调整例数及瘢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3D打印个体化压力治疗有利于患者维持稳定的压力治疗效果,提升瘢痕治疗效果。
卜平元阳萍李曦欧阳玲娇蒋博群余典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3D打印压力疗法功能锻炼康复护理

相关作者

白永强
作品数:91被引量:242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电烧伤 高压电烧伤 微循环 变化及意义 瘢痕增生
李娟
作品数:44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压力疗法 瘢痕增生 烧伤 护理 瘢痕
张庆富
作品数:354被引量:527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高压电烧伤 电烧伤 微循环障碍 微循环 变化及意义
堵亚茹
作品数:29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烧伤 压力疗法 瘢痕增生 烧伤休克期 瘢痕
李世荣
作品数:1,125被引量:2,957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增生性瘢痕 大肠癌 成纤维细胞 瘢痕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