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4篇“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对近年来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进行总结,认为普通针刺治疗,特色针灸疗法,包括温针灸、电针、灸法、耳穴、耳针、眼针、火针、埋针、埋线、小针刀,综合疗法,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疗效确切。同时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也存在一定不足,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对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找寻最佳治疗方案,指导临床。
白雪陈佳丽陈凡何凯峰王丽芬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灸疗法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网状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法比较不同针灸疗法治疗HFS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8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针灸治疗HFS的RCT,运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4.2.2加载“gemtc”“rjags”程序包进行网状Meta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5篇,涉及16种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总有效率的SUCRA值从高到低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放血+灸法”“埋针”“灸法”;Penn痉挛频率分级SUCRA值从高到低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毫针+埋针”“针刀”“埋针”。结论:针灸疗法治疗HFS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但在不同结局指标下,最佳的治疗方式可能有所区别,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对结果加以验证。
王拓然王莹莹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针灸
疏肝调神法针药联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临床经验总结外用针刺与内服中药结合的疏肝调神治疗法,观察疏肝调神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运用针刺与中药疏肝调神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22例。观察治疗前后痉挛频率和痉挛强度,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痉挛强度和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痊愈8例(36.36%),显效9例(40.91%),有效3例(13.64%),总有效率为90.91%,无效2例(9.09%)。结论:运用针刺与中药疏肝调神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效果显著。
李松周晓芬
关键词:针刺面肌痉挛
止痉汤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水逆风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止痉汤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水逆风动证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止痉汤对面肌痉挛疗效。得出止痉汤可有效改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面肌痉挛的发作时间、次数,改善痉挛的程度、频率和伴随症状,减少复发,预防面肌痉挛慢...
张从
关键词:面肌痉挛止痉汤临床疗效
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多技术联合辅助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HF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HFS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MVD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技术联合MVD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ouse-Brackman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OER)为100.00%,高于对照组87.10%(χ^(2)=4.617,P=0.032);观察组House-Brackmann评分低于对照组(t=4.576,P<0.001)。观察组瘫发生率为1.89%,低于对照组19.35%(χ^(2)=7.813,P=0.017);两组无菌性脑膜炎、听力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HFS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多技术联合辅助MVD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House-Brackmann评分,且安全性高。
曾思安刘剑波张根
关键词:电生理监测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面肌痉挛
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三六三医院行微血管减压术的252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部位是否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0)和非感染组(n=222)。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前血清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分析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糖尿病、术前血清蛋白水平均是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80 min、切口长度≥8 cm、术前血清蛋白﹤30 g/L均是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80 min、切口长度≥8 cm、术前血清蛋白﹤30 g/L均是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孙华东陈昌平任骥张恒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手术部位感染
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原发性面肌痉挛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原发性面肌痉挛(HFS)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原发性HF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MVD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VD术后神经电生理监测治疗原发性HFS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楚德国王晶晶王欣李元元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并发症
揿针扬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0例被引量:3
2023年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发于部眼轮匝、口轮匝群的一种多动障碍,常表现为肉不自主的、阵发性、无痛且不规则的抽搐,多为单侧发病.大部分HFS患者是由神经血管压迫所诱发[1],另有学者认为其亦属于心因性运动障碍的一种[2],因发于部极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生活质量[3].笔者采用揿针扬刺法治疗HFS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王拓然韩颖张溪吴中朝霍金
关键词:面肌痉挛揿针扬刺法表面肌电信号
毫火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面肌痉挛采用毫火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研究组加用毫火针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病症反应,研究组经毫火针治疗中医证候积分偏低(P<0.05);面肌痉挛强度和频率于治疗后两组均可见下降,但以研究组更为明显(P<0.05)。复发率比较,研究组预后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采用毫火针方式,病症反应能够得到显著改善,降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率。
陈士平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
孙远征教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经验撷要
2023年
[目的]总结孙远征教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从孙师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特色等方进行阐述,分析孙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并通过病案举例加以验证。[结果]孙师认为,本病实质为正虚风动,与情志因素关系密切,风为导致痉挛发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情志不调为导致疾病加重的诱发因素,将其分为内风、外风两种致病模式。孙师认为本病病位在部经筋,与部经气受损有关,经络之气不通,局部气血流通不畅,故发为本病。孙师治疗本病有以下特色,重视“调神”,神安形止;基于“缪刺”,调衡阴阳;揿针留置,长效止痉;明辨经络,辨证遣针,以此四法针刺辨治原发性面肌痉挛。文中所附一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病案,观其舌苔脉象及症状表现,辨为风,阴虚风动型,治以疏肝养阴、熄风止痉,以调神法、缪刺法、揿针法、远取法联合治疗,收效甚佳,随访半年未复发。[结论]孙师临床辨治原发性面肌痉挛,以形神关系为基础,以明辨经络、定病经、辨证遣针为原则,治疗时调神、缪刺、揿针、远取相结合,体现了针刺治疗的优势所在,拓宽了该病的诊治思路,值得学习和推广。
李凯庆于天洋夏雪孙远征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调神法缪刺法名医经验

相关作者

毛一朴
作品数:25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成像 胶质瘤 原发性面肌痉挛 基底动脉 颈内
朴海善
作品数:27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初产妇 《妇产科护理学》 概念图策略 护理本科生 新生儿
唐凯
作品数:110被引量:38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神经内镜 神经内镜治疗 脑积水 显微手术 儿童
刘江
作品数:100被引量:24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病 痉挛性斜颈 显微血管减压术 糖尿病性 面肌痉挛
陆玉玲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 焦虑 原发性面肌痉挛 面神经炎 中枢性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