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29篇“ 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相关文章
- DWI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转移瘤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特征,分析ADC值、r ADC值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和脑转移瘤17例,观察其常规MRI表现和DWI表现,同时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 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14例35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5个病灶呈高信号,8个病灶表现为稍高信号,2个病灶呈等信号,ADC平均值为(0.60±0.13)×10-3 mm2/s,r ADC值为0.95±0.14。脑转移瘤17例选取的52个病灶中,DWI图像上27个病灶呈低信号,14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病灶呈稍高信号,4个病灶呈高信号,ADC平均值为(0.80±0.17)×10-3 mm2/s,r ADC值为1.15±0.24。两者ADC值(P=0.001)和r ADC值(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弥散加权成像通过观察DWI图像以及ADC值及r ADC值的测定,为多发性脑原发恶性淋巴瘤与脑多发性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减少诊断误差。
- 顾季镛包亚红成钢郭永华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脑转移瘤
- 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放疗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放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局部控制率100%,3 a生存率97.06%,5 a生存率88.24%,无复发情况,不良反应以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毛发脱落等为主。结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采用放射治疗,安全性较高,若肿瘤侵犯眶外或已发展至晚期可联合化疗。
- 吴尚
- 关键词:淋巴瘤眼肿瘤
- 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在MRI上的表现,以此提高MRI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某院就诊的24例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MRI资料,且24例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术后病理的明确诊断。结果:24例患者中有23例淋巴瘤的和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信号也较均匀,主要呈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所占比例是56.52%,和其他类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脂肪组织为高信号。破坏的椎骨骨质信号则是斑片状的T1WI等信号,而T2WI则为低信号或者是高信号。结论:对于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患者行MRI检查,可以通过独有的特征进行诊断与鉴别,为临床的早期治疗和病理诊断提高指导和参考的价值。
- 汪鹏
- 关键词:椎管内硬膜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MRI
- 双侧卵巢原发恶性淋巴瘤误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目的:总结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双侧卵巢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患者因下腹胀痛半月余入院入院,B超提示双附件区较大实性占...
- 张福云王文华唐红英易容
- 关键词:疾病诊断病理检查
- 文献传递
- 双侧卵巢原发恶性淋巴瘤误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14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l例原发性双侧卵巢恶性淋巴瘤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下腹胀痛15d入院,B超提示双附件区较大实性占位,考虑恶性病灶,人院诊断盆腔包块性质待查:①卵巢肿瘤②后腹膜肿瘤。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双侧卵巢肿物,并盆腔广泛转移、粘连。快速冷冻倾向颗粒细胞瘤。临床仍考虑高度恶性肿瘤,家属签字不按冰冻结果,要求行盆腹腔淋巴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术后病理枪查确诊双卵巢淋巴瘤,累及双侧输卵管。术后肿瘤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术前易误诊,确诊需依据手术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文献报道预后不佳,需加强随访治疗。
- 张福云王文华唐红英易容
- 关键词:淋巴瘤卵巢误诊卵巢肿瘤
-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诊治体会
- 2013年
-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是非常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结外侵犯。临床上常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因其缺乏特异性,故较难与乳腺原发肿瘤鉴别,常造成误诊误治。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特殊的免疫组化结果来判断,由于组织量要求较大,故推荐粗针穿刺)或切除病检。若术中冰冻病检提示为恶性肿瘤,但组织类型比较特殊,需待石蜡切片病检确诊的患者,宁可等待最终病检结果回报,暂时不要行进一步手术,以免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治疗。乳腺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应遵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辅以局部放疗及手术治疗。
- 赵鹏朱友墨张东生贾明峰杨勇
- 关键词: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 郝晓妍邵新宏韩渊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瘤
-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23例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1990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局部控制率100%(23/23),2年生存率100%(23/23),5年生存率91.3%(21/23)。结论眼眶恶性淋巴瘤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且不良反应较少,推荐放疗剂量为30Gv/3周。如侵犯眶外、分期晚及恶性程度高者须联合化疗。
- 郭汝元刘宝王伟丽张霞琴宋欣李红卫
- 关键词:眼肿瘤淋巴瘤放射疗法
-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的CT及临床诊断被引量:4
- 2011年
- 鼻腔原发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回顾分析本院近几年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5例鼻腔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观察并探讨临床与CT特征,以期提高对鼻腔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报告如下。
- 郑屹峰沈健黄小燕郑建文
- 关键词:鼻腔恶性淋巴瘤原发恶性淋巴瘤CT特征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理确诊
-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详细采集临床病史及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患者左上腹部疼痛,腹部稍膨隆,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中度肿大,压痛阳性。B超示:脾增大,于脾下方左肾上方可及11.7cm×7.4cm不均匀包块,其内可及液性暗区,内有分隔。腹腔淋巴结未见肿大。核磁检查:脾脏内可见一T1等T2异常信号,内部可见片状长T1长T2信号,大小为11.2cm×9.7cm,边界不清。腹腔及腹膜后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脾脏病理标本检查切面为灰白色小结节呈弥漫性分布。瘤细胞小及中等大小,弥漫性分布,细胞圆形,少量胞浆,胞核圆形及卵圆形,染色质粗,核仁不明显,可见瘤细胞大片坏死。免疫组化检查:CD20(+),CD79a(+),CD3(+),CD5(-),CD10(+),CD23(-),CD30(-),CD45Ro(-),CK(-),CyclinD1(-),Bcl-2(-)。病理诊断:脾脏B细胞淋巴瘤。结论 脾脏原发恶性淋巴瘤,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均具有特点,B超、CT、MR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在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或区域性放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 邓王记常吉庆段晓玲董俊青常丽珍
- 关键词:脾脏恶性淋巴瘤
相关作者
- 邱立华

- 作品数:94被引量:30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 文献复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王华庆

- 作品数:380被引量:1,734H指数:20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淋巴瘤 预后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 李维

- 作品数:46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 郝希山

- 作品数:447被引量:2,475H指数:24
-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乳腺癌 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肿瘤
- 刘保安

- 作品数:100被引量:24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