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篇“ 去枕平卧“的相关文章
- 非去枕平卧位在妇科手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妇科手术术后患者采取非去枕平卧位和去枕平卧位对术后舒适度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拟行手术的188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去枕平卧位)100例和实验组(术后非去枕平卧位)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术后体位舒适度、术后半坐卧位、首次下床活动、首次饮水及首次进食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半坐卧位、首次下床活动、首次饮水及首次进食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手术术后患者采取非去枕平卧位不会增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能提高术后舒适度,促进疾病康复。
- 梁熠周颖李娟王雪白莲花李晓丹
- 关键词:妇科手术术后
- 去枕平卧位配合转头及导丝边退PICC边进置管在减少PICC导管异位中的应用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去枕平卧位配合转头及导丝边退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边进方法置管对PICC异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行PICC置管的192例妇科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的92例置管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8月—2019年5月的100例置管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方法,观察组采用去枕平卧位,导管送至18 cm时嘱病人头自然转向穿刺侧配合导丝边退PICC边进方法置管。比较两组病人PICC发生异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7.6%(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枕平卧位配合转头及导丝边退PICC边进置管可降低PICC异位的发生率。
- 詹慧旦李惠娴郑锦萍
- 关键词:妇科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
- 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和垫枕自由卧位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患者术后垫枕自由卧位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腰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垫枕自由卧位,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去枕平卧位6h。结果 2组均未发生头痛;观察组不舒适率、皮肤受压及腰背酸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67.307,P<0.001;χ~2=7.446,P=0.006;χ~2=42.017,P<0.001)。2组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术后患者若无特殊医嘱或麻醉师交班时有明确要求,可予垫枕自由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徐敏闻思嘉
- 关键词:腰麻去枕平卧位头痛
- 腰硬联合麻醉围术期垫枕和去枕平卧对术后头疼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垫枕和去枕平卧对患者头痛发生率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部、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垫枕组和去枕组各30例,垫枕组患者围术期垫枕平卧,去枕组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6 h去枕平卧,术后1 d随访并记录患者头痛情况及垫枕舒适度评分以及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两组头痛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垫枕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去枕组(P<0.01)。结论研究结果证实围术期垫枕不会增加腰硬联合阻滞患者术后头痛的发生率。根据患者的需求相应给予垫枕会增加患者的舒适满意度。
- 张灵威李小静高亚蕾刘思丹李哲曹学照
- 关键词:去枕平卧头痛发生率体重指数
- 论去枕平卧与腰麻术后头痛的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讨论去枕平卧与腰麻术后头痛的关系。方法:选择股骨或胫腓骨骨折患者2400例,随机分为普通腰麻针组:A1组、A2组和硬腰联合包细针组:B1组、B2组,采用VRS法分别作术后去枕平卧和垫枕翻身侧卧的组与组比较和组间比较。结果:硬腰联合包细针组B组各时段的VRS评分均优于普通腰麻针组A组。A组、B组进行组间比较,各时段的VRS评分其差异不明显。但可垫枕翻身侧卧的A2、B2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结论:腰麻术后头痛与术后是否去枕平卧关系不大,与穿刺针口径呈正相关,且术后可以垫枕翻身侧卧的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
- 金成财倪宗华
- 关键词:术后头痛去枕平卧总体满意度
- 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与去枕侧卧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近年来腰硬联合麻醉(CSEA)已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尤其是在剖宫产的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1]。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特点,即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且麻醉时间不受限制,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提高麻醉的成功率[2]。教科书中要求按手术及麻醉方式决定患者的术后体位。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去枕平卧12 h;硬膜外麻醉者,去枕平卧6~8 h;腰麻者术后宜多平卧一段时间,以防头痛[3]。本院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常规中规定,腰麻手术后必须去枕平卧6~8 h,以预防麻醉后头痛。但长时间去枕平卧会增加患者术后腰痛的发生率,部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为了解术后去枕平卧或侧卧位对腰硬联合麻醉后头痛及腰痛发生率的影响,作者对本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采取2种卧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 张玲玲芮青美尤霞红邵艳秋沈英张芝华
- 关键词:腰麻术后去枕平卧侧卧
- 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8月~12月胸腰椎疾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根据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胸腰椎疾病并行全麻手术患者术后6h内不能坚持体位指导152例。其中,因麻醉状态导致依从性差65例,占42.8%,医学相关知识缺乏20例,占13.2%,患者想急迫恢复健康15例,占9.9%,对医务人员信任度差17例,占11.2%,不舒适感23例,占15.1%,家属不配合12例,占7.9%。结论通过加强护患沟通,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麻醉未清醒期间的安全管理和心理护理;落实责任制护理,重视健康教育等方式能提高胸腰椎疾病患者全麻术后去枕平卧位依从性。
- 吕曼
- 关键词:胸腰椎疾病病人依从护理干预
- 联合麻醉下膝关节术后去枕平卧6h两种起点计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联合麻醉下膝关节术后平卧6h两种起点计时方法不良反应和病人舒适程度的差异。[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运动医学病房联合麻醉下膝关节手术病人2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自病人回到病房后作为起点去枕平卧6h,观察组为麻醉拔出硬膜外导管后作为起点去枕平卧6h,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与不舒适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病人的不舒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麻醉拔管时间作为术后去枕平卧6h的起点,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 陈秀云林晓燕王欣刘研
- 关键词:联合麻醉膝关节术后去枕平卧头痛
- 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术后去枕平卧护理的探讨
- 2007年
- 基础护理学要求,对蛛网膜下腔阻滞术后的病人要去枕平卧6小时,其目的是防止蛛网膜下腔穿刺脑脊液渗漏造成的低颅压性头痛。我们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现在应用的穿刺针对术后头痛的发生极为少见,将我们的观察结果做一总结。
- 关凯男
-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去枕平卧神经阻滞术蛛网膜下腔穿刺低颅压性头痛临床护理观察
- 剖宫产术后改良去枕平卧2h护理促进产妇康复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去枕平卧2h取垫枕,枕高同术前的护理,促进剖宫产产妇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4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去枕平卧2h后取垫枕,枕高同术前护理;对照组则常规去枕平卧6h后随意体位,分别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改良去枕平卧2h护理与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h护理,能使产妇进食时间提前,肠蠕动恢复加快,乳汁分泌提早,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成功率提高。
- 洪小娟车晓惠梁玉莲翟小珍
- 关键词:剖宫产康复
相关作者
- 李娟

- 作品数:546被引量:1,696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白血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 徐敏

-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 研究主题:腰麻 卧位 去枕平卧 垫枕 去枕平卧位
- 王云霞

- 作品数:88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护理 术后护理 手术后护理 老年人
- 屈清荣

- 作品数:187被引量:922H指数:1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术后护理 腹腔镜 护士 围手术期
- 张莹

- 作品数:66被引量:31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动脉瘤 三维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