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江苏省启东市心脏病死亡趋势及去死因寿命情况,为预防和控制心脏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启东市居民死因登记监测系统收集1990—2019年启东市居民心脏病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Crude Rate, CR)和中国标化死亡率(China Age-Standardized Rate, CASR),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R)、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心脏病死亡趋势,并使用SAS9.2软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 1990—2019年启东市居民因心脏病死亡27 762人,CR为81.20/10万,APC为3.73%,男性心脏病死亡12 358人,CR为73.24/10万,APC为3.86%,女性心脏病死亡15 404人,CR为88.95/10万,APC为3.63%,CR均呈上升趋势(P均<0.001)。心脏病PYLL为66192.00人年,AYLL为13.23人/年,PYLLR为2.16‰。心脏病所带来的平均寿命损失在逐渐提高:1990年为0.89岁,2019年已上升至1.85岁,APC为0.41%(P<0.001,变化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结果显示去心脏病期望寿命达到88.17岁。结论 1990—2019年启东市心脏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心脏病的寿命损失也在逐年上升,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均高于男性,应进一步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辖区内居民心脏病的死亡率。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居民胃癌死亡特征、变化趋势与去死因期望寿命,为制定胃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数据,描述性分析胃癌死亡特征,采用简略期望寿命表、去死因期望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与胃癌去死因期望寿命,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胃癌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结果1987—2019年,胃癌死亡粗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35~64岁截缩死亡率分别为14.3/10万、10.9/10万、10.9/10万、13.5/10万。胃癌中标死亡率以年均2.9%速度逐年下降(95%CI:-4.4%~-1.4%),男、女胃癌中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年均下降3.0%(95%CI:-4.4%~-1.7%),女性年均下降3.1%(95%CI:-5.3%~-0.9%);世标死亡率同样呈下降趋势。35~64岁截缩死亡率以2.8%速度逐年下降(95%CI:-3.1%~-2.5%)。1987—2019年哈尔滨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6.78岁,其中男性为74.41岁,女性为79.33岁,去除胃癌的影响期望寿命可提高0.25岁,男性可提高0.31岁,女性可提高0.18岁。胃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年均下降1.8%(95%CI:-2.0%~-1.7%)。结论1987—2019年哈尔滨市胃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去除胃癌影响,哈尔滨市居民期望寿命可提高0.25岁,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强胃癌的防控。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该区恶性肿瘤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4~2018年成都市双流区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2014~2018年双流区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分别为173.84/10万、123.30/10万、121.6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前五位癌种分别是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年间恶性肿瘤所致的潜在减寿年数为48259人年(男32020.5人年,女16238.5人年),PYLLR为17.20‰(男22.20‰,女11.90‰)。男性恶性肿瘤PYLL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000,P<0.05)。潜在减寿年数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2014~2018年间该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0.02岁,男性77.12岁,女性81.91岁。去除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值为3.74岁。结论:双流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较重,对居民期望寿命影响严重。应重点防治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