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8篇“ 去甲万古霉素“的相关文章
- 重症监护室感染患者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的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达标情况,不同谷浓度对临床疗效、肾功能损伤的影响,以及影响谷浓度的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ICU并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的成年患者。记录患者去甲万古霉素的用药方案、稳态下的谷浓度,比较不同谷浓度分组间临床疗效、肾功能损伤的情况,观察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谷浓度达标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稳态谷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患者97例,仅33.0%(32/97)达到目标谷浓度(10~20 mg/L),51.5%(50/97)低于目标谷浓度,15.5%(15/97)高于目标谷浓度。谷浓度不同的三组,临床治愈率和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不同肾功能状态的患者谷浓度达标情况存在差异,肾功能亢进及正常者,以低于目标浓度为主,随着肾功能障碍加重高于目标浓度的比例呈升高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每日剂量、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OFA)评分、血肌酐、尿素氮、降钙素原、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及是否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均与去甲万古霉素的谷浓度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SOFA评分、血尿素氮、性别及是否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不同肾功能状态下去甲万古霉素的稳态谷浓度较难达到目标,且以谷浓度偏低更多见,临床治愈率低,而谷浓度的升高,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升高。年龄、性别、SOFA评分、血尿素氮水平及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的独立影响因子。
- 徐芳媛朱忠华庄仲侠李超郑绍鹏
-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治疗药物监测
-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重症MRSA致HAP的效果对比
- 2024年
- 目的:分析比较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5月入住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159例重症MRSA致HA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利奈唑胺组(53例,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替考拉宁组(50例,使用替考拉宁治疗)、去甲万古霉素组(56例,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奈唑胺组、替考拉宁组和去甲万古霉素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02%、78.00%和64.29%,其中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去甲万古霉素组(P<0.05).利奈唑胺组、替考拉宁组和去甲万古霉素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9.25%、74.00%和6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奈唑胺组、替考拉宁组和去甲万古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3%、12.00%、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重症MRSA致HAP疗效可靠,优于替考拉宁与去甲万古霉素,且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时可优先选择.
- 丁青青童翩赵智峰
- 关键词: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去甲万古霉素医院获得性肺炎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Phenomenex C 18柱的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 KH 2PO 4:乙腈(90:10);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为236nm;以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作为内标物。结果:万古霉素在1.51~89.12μg·mL^(-1)和去甲万古霉素在1.34~84.57μg·mL^(-1)间具有很好的内线性关系(r>0.99);万古霉素的回收率为88.51%~93.70%,去甲万古霉素为90.56%~94.68%,日内、日间RSD在13%以内。结论: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 蓝妮苏洪涛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 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观察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2021年5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49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238例和常规组25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感染预防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感染预防方案的基础上采取局部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关节愈合不良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置管率、置管时长、手术人员、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葡萄球菌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葡萄球菌感染率和非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均稍高于常规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率术后切口总感染率均稍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非葡萄球菌致病菌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试验组深部切口感染率及骨髓炎发生率稍低于常规组,关节融合不良的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应用预防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相对于常规预防用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降低术后葡萄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方面能起到明显作用。
- 袁芮芮殷利川杨哲
-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切口感染
- 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肺部感染MRS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对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4例肺部感染MR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联合组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MRSA清除率、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MRSA清除率高于常规组,ET-1、vWF、NO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注射液联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肺部感染MRSA患者可有效清除MRSA,改善内皮功能,安全性较高。
- 刘湾杨彦伟王艳娟
- 关键词: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肺部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内皮功能
- 1例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肥胖患者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方案优化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 优化慢性肾功能不全需血液透析的肥胖患者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根据肥胖和血液透析对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监测血药浓度,并调整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和治疗剂量,对1例血液透析治疗的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为36.9 kg/m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 根据患者体质量、分泌物及外周血培养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和相关指南,调整为透析后去甲万古霉素负荷剂量0.8 g静脉滴注,维持剂量0.4 g静脉滴注,每周3次;感染控制不佳时,调整维持剂量为0.8 g静脉滴注,每周3次。入院第20天,患者未再发热;入院第27天,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顺利出院。结论 血液透析肥胖患者去甲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案需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感染程度和血液透析特点制订。
- 霍丽曼陈慧慧崔蓉陈欣然
-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血液透析血流感染肥胖
- 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革兰氏阳性球菌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 2023年
- 目的 研究利奈唑胺与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革兰阳性菌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使用疗效、临床指标、安全性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治疗时间,改善临床治疗指标,值得应用。
- 程壕龚雪梅
- 关键词:利奈唑胺去甲万古霉素
- UPLC-MS/MS法测定饲料中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建立了饲料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2种糖肽类抗生素的测定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乙腈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MS/MS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在1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99),定量限分别为50.3,54.7μg/kg;在100,200,1000μg/kg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79.3%~10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9.8%(n=6)。该方法定量限低、精密度好,可应用于饲料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定量分析。
- 黄燕
- 关键词: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饲料糖肽类抗生素UPLC-MS/MS
-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MRSA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8 g/次,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对照组23例,给予利奈唑胺0.6 g/次,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治疗时间10~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治疗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万古霉素治疗MRSA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利奈唑胺相仿。
- 谢志杰宋国斌仇新军张丽娟
-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
- 出口动物源食品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相关作者
- 毛璐

- 作品数:101被引量:54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 研究主题: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万古霉素 骨感染 临床药师
- 余维平

- 作品数:15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 研究主题:去甲万古霉素 腹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隔绝 抗感染
- 张雪霞

- 作品数:256被引量:1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研究主题:纯度 分离纯化 聚合物微球 发酵单位 晶型
- 杨莽

- 作品数:35被引量:9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程度 去甲万古霉素 补锌 锌含量 载药
- 陈德敏

- 作品数:106被引量:34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羟磷灰石 锶磷灰石 骨水泥 锶 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