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篇“ 双介入疗法“的相关文章
胆管癌介入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术)加肝动脉灌注化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胆管癌患者均采取胆道内外(或内)引流术,待患者黄疸明显改善,肝功能好转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术,所有患者均采取以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时间间隔多为1周至1个月,周期为1个月至半年不等)。结果:41例均为引流后行灌注化疗,引流后1周总胆红素从术前的(581.5±210.1)μmol/L降至(208.2±45.6)μmol/L,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P<0.001)。灌注化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60μmol/L,灌注周期为1个月至半年,行灌注次数(1~6)次不等,41例患者共行95次灌注化疗。随诊3年,3例仍存活。结论:介入疗法是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胆管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明显缓解黄疸,改善肝功能,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命。
吴玉韦文明孙世蒙雷振武李玉彪郭应兴
关键词:胆管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过脾肝门静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在部分脾脏以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处进行介入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对照组,该组均择期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或急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内发生再出血患者27例,占13.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34例发生再出血,占34.0%,其中有1例由出血引起死亡,严重感染引起死亡1例。结论介入疗法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黄震陈西洲薜克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超声引导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无水乙醇的血管内外介入疗法治疗大肝癌31例探讨
2013年
目的 研究肝动脉化疗无水乙醇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al Ethanol-Chemoembolization,TAECE)联合经皮肝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大肝癌行TAECE+PEI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2年.结果 TAECE+PEI治疗大肝癌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8.4%和54.1%.TACE组则相应为58.2%和40.8%,统计学处理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 TAECE+PEI是一种较好的大肝癌综合介入治疗方法.
祁波石德强薛峰
关键词:肝肿瘤化学栓塞治疗性
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2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肝脾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采用Seldinger方法,将5FRH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总量的2/3;注入栓塞剂,或置换脾管,插入脾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总量的1/3;超选至脾动脉下级分支注入明胶海绵。化疗应用联合方案:氟脲嘧啶750mg、表阿霉素40mg、丝裂霉素10mg,10例患者加用顺铂40mg。结果25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6例,进展9例,死亡1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均为疼痛和发热,6例肝功能异常;术后4周内白细胞计数为(4.5±2.3)×10^9/L,血小板计数为(102.1±5.4)×10^9/L,比术前平均值:2.9×10^9/L、41.6×10^9/L明显增高;该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60%(15/25)。结论介入疗法可以缓解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症状,提高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
陈瑞文王明理
关键词:肝肿瘤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法的疗效分析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度极高的肿瘤,手术切除率低,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3-6个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用于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不甚理想,5年生存率仅9.0%-16....
王泉来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脾栓塞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文献传递
介入疗法与食管静脉套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高,且易反复发作,死亡率随出血次数的增多而升高。1999年以来,我院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的增多穿刺应用TH胶(含显影剂的d-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栓塞胃底食管曲张静脉联合部分脾栓塞术72例、
冯凯张春清王京林黎明
关键词:门静脉食管静脉套扎术TH胶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IBS)并结合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或栓塞术(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35例恶性梗阻性黄胆病人采用P7'CD+PTIBS,置入内支架术后2周行局部72小时...
张战利王建利肖刚申晋昌薛南郭秋霞
关键词:双介入治疗内支架置入术化疗栓塞
文献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IBS)并结合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或栓塞术(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35例恶性梗阻性黄胆病人采用 PTCD+PTIBS,置入内支架术后2周行局部72小时...
张战利王建利肖刚申晋昌薛南郭秋霞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内支架生存率化疗栓塞
介入疗法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评价
2007年
72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组)行介入疗法:急诊或择期行经皮经肝胃底食管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同期收治的78例病情相似者行急诊或择期食管静脉套扎术(EVL,套扎组),比较两组术后3 a内曲张静脉消失率、再出血率、肝功能及外周血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a内曲张静脉消失率差异无显著性,18个月时介入组明显高于套扎组;期间套扎组的再出血率显著高于介入组;介入组术后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升高,但套扎组无明显变化。提示介入疗法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再出血率低,同时能改善脾亢;既可行急症止血,亦可作为预防出血的措施;其疗效优于套扎术。
冯凯张春清王京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套扎术TH胶
恶性梗阻性黄疸微创介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FTC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PTIBS)并结合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或栓塞术(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35例恶性梗阻性黄胆病人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置...
张战利张炎王建利郭秋霞薛南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内支架生存率化疗栓塞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高艳
作品数:21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
研究主题:CT CT诊断 CT导引 双介入疗法 超液化碘油
张战利
作品数:53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
研究主题:MRI 食管癌 介入治疗 磁共振成像 化疗栓塞
崔雄伟
作品数:48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研究主题:CT引导 射频消融 CT导引 肝肿瘤 治疗肝癌
薛南
作品数:20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恶性梗阻性黄疸 双介入疗法 肝动脉化疗
郭秋霞
作品数:21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化疗栓塞 恶性梗阻性黄疸 双介入疗法 肝动脉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