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7篇“ 双侧大脑“的相关文章
开颅夹闭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的疗效
2024年
目的探讨单开颅夹闭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的可行性与神经内镜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每个病例是否应用内镜、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时对瘤颈有无残留、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单开颅一期成功夹闭对动脉瘤9例,其中单纯显微镜下夹闭成功4例,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夹闭成功5例;一期手术失败需二期手术4例。在单开颅一期成功夹闭对动脉瘤中,术后3个月CTA提示对瘤颈无残留6例(其中单纯显微镜下夹闭2例、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夹闭4例),瘤颈残留3例(其中单纯显微镜下夹闭2例、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夹闭1例)。单纯显微镜手术时间为(171.0±9.2)min,内镜辅助显微镜为(179.3±6.6)min,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时间无明显增加。术后3个月GOS:5分11例,4分2例。结论单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镜像动脉瘤手术具有可行性,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有助于提升手术疗效。
李远超张国栋张家旗程振国兰彦平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神经内镜
经非责任动脉瘤翼点入路开颅一期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024年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一开颅夹闭中动脉动脉瘤在国内已广泛开展,经验证其安全有效,其原则为选择责任动脉瘤开颅先处理责任动脉瘤,而对未破裂动脉瘤根据术中情况决定,若无法安全有效显露需适时放弃夹闭。而当责任动脉瘤较简单易夹闭,而非责任动脉瘤相对复杂时,有经验的术者可选择从非责任动脉瘤开颅进行动脉瘤夹闭。本文分析了1例中动脉动脉瘤患者的诊疗过程,因其责任动脉瘤为常规囊状动脉瘤,而非责任动脉瘤为大型宽颈动脉瘤,为一期夹闭动脉瘤采用了非责任动脉瘤开颅,最后成功夹闭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陈军许明伟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开颅夹闭
伴单肢体运动症状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大脑半球胶质淋巴系统功能改变
2023年
目的观察伴单肢体运动症状的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半球胶质淋巴系统功能改变。方法前瞻性纳入52例仅单肢体出现运动症状的早期PD患者,包括左发型(LPD)21例(LPD组)、右发型(RPD)31例(RPD组);另招募28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比较3组及两两组间临床表现及沿血管周围间隙的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TI-ALPS)指数,分析后者与临床量表评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D组和RPD组HAMD评分均高于HC组(P均<0.017)。3组间左大脑半球DTI-ALPS(DTI-ALPS_L)和右大脑半球DTI-ALPS(DTI-ALPS_R)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PD组DTI_ALPS_R指数、RPD组DTI_ALPS_L指数均低于HC组(P<0.017)。PD患者大脑半球DTI-ALPS指数与临床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PD患者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减退与运动症状同样呈偏化,表现为LPD患者DTI-ALPS_R指数下降、RPD患者DTI-ALPS_L指数下降。
刘玉靖袁佳莹廖海燕谭长连蔡赛男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
震颤/强直症状不对称性PD患者STN-DBS手术短期疗效及大脑半球STN电生理学特征研究
目的:探究震颤/强直症状不对称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ubthalamic nucleus-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短期...
洪俊
关键词:丘脑底核运动症状
烟雾综合征合并大脑后动脉栓塞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烟雾综合征合并大脑后动脉(PCA)栓塞非常罕见, 目前国内没有相关报道。现报道1例烟雾综合征合并PCA栓塞患者, 中年女性, 急性起病, 既往有心房颤动、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 临床表现主要以眼失明、右肢体无力起病, 影像学表现为颞顶枕叶急性脑梗死, 大脑前、中动脉烟雾血管生成, 大脑后动脉闭塞伴远端烟雾血管生成, 结合病史, 病因考虑为不明原因型栓塞。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后, 患者意识转清, 肢体无力好转, 但失明未见改善。报道本例患者, 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烟雾综合征患者出现PCA同时栓塞的认识, 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宋良付胜奇张淑玲周俊超周晓影禹萌任雅芳
关键词:梗死大脑后动脉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栓塞
143例大脑半球同时急性脑梗塞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同时急性脑梗塞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研究对2015年01月01日-2021年10月0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收治的大脑半球同时急性脑梗塞患者(n=143)作为脑梗塞组,另选择在...
王小虎
关键词:双侧大脑半球脑梗塞高凝状态病因分型
基于Slicer软件建立3D模型预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参数研究
目的:通过对bMCA动脉瘤患者形态学参数研究来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收治大脑中动脉(bMCA)动脉瘤患者的形态参数,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
蔡略明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瘤2例
2022年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发生率约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1]。目前临床上对其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争议。通常,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未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首选,同时在治疗很多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中也具有较大优势。国外的文献显示,对于经济受限的多发动脉瘤患者,单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2],目前国内鲜有报道。2020年4―11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例均获良好疗效,现将诊疗经过报道如下,旨在探讨经单眉弓锁孔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策略。
邱俊韩浩王志梦冯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夹闭术
SWI大脑内静脉信号不对称与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恶性脑水肿及预后不良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大动脉闭塞(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M1近端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大脑内静脉(ICV)信号不对称与进展为恶性脑水肿以及远期预后不良是否有关。方法收集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SWI上ICV信号是否对称将其分为ICV信号对称组及ICV信号不对称组,比较2组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及远期不良预后的差异。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位数17分,ICV信号对称组19例,ICV信号不对称组13例。与ICV信号对称组相比,ICV信号不对称组进展为恶性脑水肿的比例更高(76.9%vs.5.9%,P<0.001),3个月预后良好的比例更低(23.1%vs.70.6%,P=0.025),3个月病死率更高(46.2%vs.0%,P=0.00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V信号不对称与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恶性脑水肿相关(OR=43.333,95%CI:3.897~481.820,P=0.020),脑水肿进展与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相关(OR=0.330,95%CI:0.002~0.653,P=0.025)。结论大动脉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MRI SWI序列上ICV信号不对称可能与进展为恶性脑水肿有关,而脑水肿进展可能与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有关。
唐欢杨峰吴承龙章燕幸
关键词:预后不良
大脑半球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6
2021年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患大脑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D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健组和患组,每组15例,而组因个人原因退出1例,最终为14例患者纳入研究。3组患者均给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由同一位经过专业训练的言语治疗师对患者进行训练指导,每次30 min,1次/日,每周5 d,共2周;3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在、健、患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运动皮质代表区均给予不同刺激方式的5.0 Hz高频rTMS,刺激的时间和疗程均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各组患者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检查,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吞咽障碍量表(FD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测量患者舌骨上肌群均方根值(RMS),评估各组患者的肌肉活动功能;通过测量患者健半球静息运动阈值(RMT)来对皮质兴奋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PAS评分、FDS评分、RMS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于RMT,仅组和健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和健组的PAS评分、FDS评分、PAS差值、FDS差值、RMT差值分别与患组的相应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组比较,组治疗前后FDS评分的差值较大,2组患者治疗后FD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治疗后PAS评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 Hz高频rTMS刺激、健、患大脑皮质均可有效改善PSD患者的吞咽功能,其中刺激时效果显著,刺激健时效果次之。
王曈孟萍萍董凌辉杨传美张子青李展菲王强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表面肌电图

相关作者

周中和
作品数:95被引量:42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凝血酶 大鼠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
费兆霞
作品数:27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肠外营养 肠内 早期营养 梗死 米老鼠
周存河
作品数:52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大脑中动脉 血管内治疗 血管造影术
崔彩霞
作品数:65被引量:229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MRI DTI 脑脊液
刘增品
作品数:111被引量:32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颅内动脉瘤 溶栓 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