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2篇“ 双微体“的相关文章
人结直肠癌细胞周期各时相中微体存在形式及复制分离时期的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微体(Double minute chromosomes,DMs)在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明确DMs的复制、分离时相。方法通过无血清饥饿法阻滞人结直肠癌细胞COLO 320DM周期进展后,取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Calyculin-A)诱导间期细胞以染色质超前凝集制备核型样本。用秋水仙素处理COLO 320DM细胞以获取有丝分裂(M)期细胞进行核型分析。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后期(G2期)、M中期、M后期和M末期核型,并统计DMs数量。结果DMs在G1期、M后期和M末期时相细胞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在G2期和M中期时相细胞中主要以体形式存在。结论单体型DMs在S期发生复制后由单体转变为体,体型DMs在M后期完成分离并由体转变为单体。
朱世豪董科显蔡梦迪杜硕萌张硕鹏傅松滨
关键词:双微体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微小RNA-34a-5p通过靶向鼠微体4抑制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5p(miR-34a-5p)通过靶向鼠微体4(MDM4)抑制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方法THP-1人单核细胞复苏后,培养分化为巨噬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剩余细胞加入人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8 h,分化为巨噬泡沫细胞。设立动脉粥样硬化(AS)对照组。miR-34a-5p质粒转染,设为miR-34a-5p质粒转染组。每组24个重复。比较三组巨噬细胞凋亡情况,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及活性氧(ROS)水平,MDM4阳性率。结果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2.55±0.32)%,AS对照组凋亡率为(28.16±4.23)%,miR-34a-5p转染组为(13.48±1.6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与miR-34a-5p转染组,miR-34a-5p转染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DA、SOD蛋白及RO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对照组MDA、ROS水平最高,SOD水平最低,其次为miR-34a-5p转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MDM4阳性率为(8.33±0.35)%,AS对照组为(29.26±3.48)%,miR-34a-5p转染组为(14.26±1.5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4a-5p可下调MDM4,进而抑制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刘磊傅立国鞠勐
关键词:靶向巨噬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激活蛋白激酶B/鼠微体基因2/p53信号通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增殖和侵袭
2024年
目的观察调控蛋白激酶B(Akt)/鼠微体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取对数期H1975细胞株(美国类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别用Akt/MDM2/p53信号通路激活剂SC79(4μg/ml)、抑制剂perifosine(5.0μmol/L)处理,设为SC79组、perifosine组,取不做任何处理的H1975细胞株设为空白组。干预24 h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及侵袭能力。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SC79组24、48、72 h吸光度值(0.38±0.05、0.63±0.07、0.89±0.12)高于空白组(0.25±0.04、0.46±0.07、0.62±0.11,t=4.540、3.840、3.709,P<0.01);perifosine组24、48、72 h吸光度值(0.16±0.04、0.29±0.06、0.40±0.09)低于空白组(0.25±0.04、0.46±0.07、0.62±0.11,t=3.558、4.123、3.461,P<0.01)。SC79组凋亡率[(2.01±0.57)%]低于空白组[(3.21±0.74)%,t=2.813,P<0.05];perifosine组凋亡率[(12.38±3.01)%]高于空白组[(3.21±0.74)%,t=7.569,P<0.01]。SC79组每个视野透膜细胞数量(95.20±15.62)高于空白组(54.80±9.13,t=4.993,P<0.05);perifosine组每个视野透膜细胞数量(30.40±8.41)低于空白组(54.80±9.13,t=4.395,P<0.01)。结论激活Akt/MDM2/p53信号通路可促进NSCLC细胞增殖、侵袭,抑制其凋亡。
潘宇傅静云陈涛
关键词:蛋白激酶B非小细胞肺癌增殖
肺腺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鼠微体2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鼠微体2(MDM2)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二者在肺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手术切除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患者60例,术中收集其肺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各60例份。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TGF-β_(1)、MDM2蛋白定位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肺腺癌组织中TGF-β_(1)、MDM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肺腺癌组织中TGF-β_(1)、MDM2蛋白均呈过表达状态,TGF-β_(1)大量表达于细胞质、少量表达于细胞核,MDM2绝大多数表达于细胞质。肺腺癌组织TGF-β_(1)蛋白阳性表达42例份(70.00%)、MDM2蛋白阳性表达47例份(78.33%),癌旁正常肺组织分别为24例份(40.00%)、24例份(40.00%);肺腺癌组织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均<0.05)。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及低分化的肺腺癌患者癌组织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及高中分化者(P均<0.05)。肺腺癌组织中TGF-β_(1)、MDM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39,P<0.05)。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TGF-β_(1)、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且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期及低分化的肺腺癌组织升高更明显,二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韩晓丽黄景涛赵宝山孙光蕊朱翠敏梁宗英
关键词:肺腺癌TNM分期肿瘤分化
肺腺癌组织中赖氨酸乙酰转移酶5、鼠微体2表达观察
2023年
目的 观察肺腺癌组织中赖氨酸乙酰转移酶5[K(lysine) acetyltransferase,KAT5]和鼠微体2(Murine double minute2,MDM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通过手术切除且经过病理学确诊肺腺癌患者,留取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KAT5、MDM2进行定位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KAT5、MDM2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KAT5、MDM2阳性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法分析肺腺癌组织KAT5、MDM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于癌旁组织,肺腺癌组织中KAT5、MDM2高表达。肺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KAT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39/60)、45.00%(27/60),二者比较,P<0.05;MDM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3%(47/60)、40.00%(24/60),二者比较,P<0.05。KAT5、MDM2阳性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肺腺癌组织中KAT5、MDM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2,P<0.05)。结论 肺腺癌组织中KAT5、MDM2呈高表达。KAT5、MDM2阳性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KAT5、MDM2可能协同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黄景涛孙龙飞郑竞雄米良梁宗英
关键词:肺肿瘤肺腺癌
富含脯氨酸蛋白11和鼠微体基因2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富含脯氨酸蛋白11(PRR11)和鼠微体基因2(MDM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5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RR11和MDM2的表达,采用χ^(2)检验分析PRR11和MDM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PRR11表达率为79.20%(99/12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8.80%(36/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13,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MDM2表达率为63.20%(79/12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1.60%(27/1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87,P<0.01)。PRR1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TNM stage)、浸润深度明显相关(χ^(2)=4.636、5.900、4.616、5.007,P<0.05),PRR1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χ^(2)=0.024、0.019、0.075,P>0.05)。MDM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明显相关(χ^(2)=5.871、4.952、5.566,P<0.05),MDM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相关(χ^(2)=0.021、0.028、0.183、0.005,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RR11和MDM2呈高表达,PRR11和MDM2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两者表达的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判断依据。
张爱玲辛洁房斌潘华涛郭红梅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直肠癌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蛋白激酶B/鼠微体基因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与胃癌复发转移的关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激酶B(AKT)/鼠微体基因2(MDM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与胃癌复发转移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PTEN、p-AKT、p-MDM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癌旁组织、胃癌组织PTEN、p-AKT、p-MDM2蛋白表达水平。随访至2022年6月,按照复发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胃癌组织PTEN、p-AKT、p-MDM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胃癌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GEPIA分析TCGA数据库和GTEx项目来源的数据发现,胃癌组织的PTEN水平低于正常组织,p-AKT、p-MDM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AKT、p-MDM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无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胃癌组织PTE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AKT、p-MDM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对13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6~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9.31±8.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其中复发转移患者59例,无复发转移患者71例。与无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Ⅲ-Ⅳ期、中低分化、浸润深度T 3-T 4构成比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OR=2.125,95%CI:1.101~3.150)、分化程度(OR=2.659,95%CI:1.365~3.953)、浸润深度(OR=3.037,95%CI:1.254~4.821)、p-AKT(OR=3.142,95%CI:2.379~3.906)、p-MDM2(OR=6.666,95%CI:3.241~10.091)均是胃癌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TEN是胃癌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OR=0.394,95%CI:0.014~0.774,P<0.05)。结论胃癌中PTEN/AKT/MDM2信号通路PTEN表达下调,p-AKT、p-MDM2表达上调,与胃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候选治疗靶点。
沙鑫刘彬郦芸芬张存喜
关键词:胃癌复发转移蛋白激酶B
微体的AML和MDS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研究目的:初步探索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微体(DMs)的遗传学特点及分子结构,为深入探讨微体的发生机制提供研究的方向和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
王楠
关键词:双微体复杂核型
微小RNA-520a-5p通过靶向调控鼠微体基因影响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520a-5p(miR-520a-5p)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治疗的胶质瘤病人肿瘤组织作56例为研究对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56例胶质瘤组织和56例正常脑组织中miR-520a-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胶质瘤U251细胞,转染miR模拟对照序列(miR-NC)、miR-520a-5p9模拟物(miR-520a-5p mimics)至U251细胞,分别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染色法(MTT)、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过表达miR-520a-5p对U25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及细胞中鼠微体基因(MDM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21、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20a-5p与MDM2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miR-520a-5p mimics、miR-520a-5p抑制剂(anti-miR-520a-5p)对U251细胞中MDM2蛋白表达的影响。共转染miR-520a-5p mimics和MDM2过表达载体(pcD⁃NA3.1-MDM2)至U251细胞,上述相同方法观察过表达MDM2能否逆转过表达miR-520a-5p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miR-520a-5p表达降低(P<0.05)。与转染miR-NC的U251细胞比较,转染miR-520a-5p mimics的U251细胞24 h、48 h和72 h的OD值[(0.36±0.04)比(0.50±0.05)、(0.49±0.05)比(0.95±0.09)、(0.71±0.07)比(1.36±0.13)]、迁移细胞数[(67±6.26)比(144±13.38)]、侵袭细胞数[(59±5.47)比(135±13.12)]均降低(P<0.05),凋亡率[(21.17±2.06)%比(7.82±0.77)%]升高(P<0.05),细胞中cyclinD1、Bcl-2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而P21、Bax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520a-5p可与MDM2的3’UTR靶向结合,同时转染miR-520a-5p mimics的U251细胞中MDM2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转染miR-NC的细胞,而转染anti-miR-520a-5p的U251细胞中MDM2的蛋白水平显著高�
张坤虎陈勃勃王保江李虎杨帆高良唐宗椿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凋亡
微体基因2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鼠微体基因2(MDM2)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0(CDC20)在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和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25例正常肝组织标本、41例肝硬化组织标本、81例PLC组织标本,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DM2和CDC20表达, 采用χ2检验分析两者的表达与P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与PLC组织中MDM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0%(3/25)、36.59%(15/41)、62.96%(51/81), 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733、19.854、7.627, P<0.05);MDM2表达水平与PLC肿瘤大小、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TNM stage)和血管浸润明显相关(χ^(2)=5.006、7.836、5.871、4.669, P<0.05)。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与PLC组织中CDC2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0%(4/25)、34.21%(19/41)、67.90%(55/81), 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5.302、20.852, P<0.05);CDC20表达水平与PLC血管浸润、肿瘤大小、TNM分期明显相关(χ^(2)=6.860、5.299、6.800, P<0.05)。结论 MDM2和CDC20在PLC组织中表达上调, MDM2和CDC20表达可能与PLC的发生、发展、转移有关, MDM2和CDC20有助于预测PLC进展和预后。
孔潇潇薛超李婕许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免疫组织化学法

相关作者

傅松滨
作品数:427被引量:1,134H指数:1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医学遗传学 双微体 肿瘤细胞 肺腺癌细胞系
白静
作品数:110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医学遗传学 双微体 肿瘤细胞 教学方法
孙文靖
作品数:67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双微体 核苷酸序列 靶向性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
孟祥宁
作品数:90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肿瘤细胞 双微体 耐药肿瘤细胞 靶向性治疗
于旸
作品数:72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肿瘤 双微体 核苷酸序列 基因表达 肿瘤生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