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3篇“ 双腔心脏起搏器“的相关文章
- 双腔心脏起搏器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双腔心脏起搏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心律管理的医疗器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盛建华程灿高梅
-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 2024年
- 对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将射阳县人民医院于2021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49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双腔组(25例,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单腔组(24例,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比2组效果。结果 双腔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单腔组(P<0.05);双腔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心功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双腔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悸、心肌梗死)发生率比单腔组更低(P<0.05)。结论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经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王莹君沈进
-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
- 双腔心脏起搏器左束支起搏与右室起搏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
- 2024年
- 探察且评估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分别采取双腔心脏起搏器的左束支起搏与右室间隔起搏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起始时间为2019.06至2022.06,观察目标的择选均来自于本院治疗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总计70例入选,对其平分为两组,观察术后6个月,双腔心脏起搏器右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的35例患者组为对照组,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左束支起搏治疗的35例患者组为观察组,最终在评估疗效方面,以症状评分、心功能指标水平、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为参考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心功能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六个月治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中运用双腔心脏起搏器左束支起搏治疗组的疗效在观察指标上优于双腔起搏器治疗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可改善并稳定改善提高患者心功能水平,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张叶潘子磊李方方
-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
- 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首次安装永久性心房心室双感知双起搏双反应型(DDD)起搏器且心室起搏比例>40%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6个月检测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并在随访结束后检测心功能参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患者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6MWT距离较短(均P<0.05)。术后6个月100例患者中41例发生心力衰竭。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QRS时限、左心房内径、LVESD、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NT-proBNP较高[(156±10)ms比(113±11)ms、(39.1±2.1)mm比(37.2±1.8)mm、(34±4)mm比(33±4)mm、(50±9)mm比(47±4)mm、(46±6)ml比(42±4)ml、(109±7)ml比(106±7)ml、(811±208)ng/L比(588±210)ng/L],LVEF较低[(48±4)%比(59±4)%],6MWT距离较短[(366±54)m比(538±58)m](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QRS时限、LVESV、LVEDV、LVEF、NT-proBNP、6MWT距离是患者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年龄以及NT-proBNP、6MWT距离等心功能参数均与DDD起搏器术后心力衰竭发生密切相关。
- 格日勒郭欣君赵平滕菲刘鸿亚许利冬
-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心力衰竭影响因素
- 双腔心脏起搏器对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对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120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研究组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永久性房颤发生率、因心衰住院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R、SV、CI、LVEF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永久性房颤发生率、因心衰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改善。
- 唐学文
-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双腔心脏起搏器生活质量心功能
-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其临床干预效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2 5,P<0.05)。结论 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冬先魏淼
-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
-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巨野县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2年5月期间收诊的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院登记时间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将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入院者纳入常规组,施行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将2021年7月—2022年5月期间入院者纳入研究组,施行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患者认知功能(MoCA、MMSE)评分。结果相较常规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97.37%vs 78.95%),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oCA(25.48±1.30)分、MMSE(26.89±1.40)分高于常规组(21.45±1.18)分、(21.44±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49、18.220,P<0.05)。结论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可有效提高其心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预后。
- 梁红娟马章鲁石胜伟
-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双腔心脏起搏器心功能
- 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研究组行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内径、心脏指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对心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杨潇段露婷
-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双腔心脏起搏器心功能
- 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用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仪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予以单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予以双腔心脏起搏器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和全血黏度(BV)、血小板聚集率(PAV)、血浆黏度(PV)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心功能、血液黏稠度及血清cTnI、CK-MB的水平。
- 王坤史俊康王磊
- 关键词:双腔心脏起搏器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功能
- 双腔心脏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估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16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82例,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和试验组(82例,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房内径(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CI均高于治疗前,LAD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LVEF、CI均高于对照组,LA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
- 刘杰刘军
- 关键词:缓慢性心律失常双腔心脏起搏器心功能生命质量
相关作者
- 牟延光

- 作品数:53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心电图学 心电图表现 冠状动脉造影 心室安全起搏
- 周益锋

- 作品数:38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可吸入颗粒物 心脏 交感神经 Β受体阻滞剂 心脏起搏器
- 魏子秀

- 作品数:51被引量:217H指数:8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心房颤动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
- 薛聪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房室延迟 左心房 双腔心脏起搏器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房功能
- 张连仲

- 作品数:188被引量:5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重构 超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