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系统分析方法评价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科学网(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中由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的有关DFPP治疗HLAP的临床对照试验(CCT)或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DFPP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DFPP;主要结局指标为: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体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为:三酰甘油(TG)、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由2名研究者收集数据,依据Cochrane 5.1手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检验,用漏斗图分析文章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6篇中英文文献,共涉及835例患者,其中DFPP组450例,对照组38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FPP组住院时间缩短〔均数差(MD)=-5.28,95%可信区间(95%CI)为-7.14~-3.15,P<0.00001〕、ICU住院时间缩短(MD=-3.90,95%CI为-5.71~-2.05,P<0.0001),TG(MD=-10.75,95%CI为-15.23~-6.27,P<0.00001)、血淀粉酶(MD=-219.01,95%CI为-320.05~-117.96,P<0.0001)、CRP(MD=-34.84,95%CI为-59.11~-10.57,P=0.005)均显著降低。但两组总体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77,95%CI为0.20~3.03,P=0.71〕。对纳入文献数量超过10篇的TG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文献可能存在一定发表偏倚。结论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DFPP能提高HLAP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预后。
目的比较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DFPP+胰岛素、胰岛素3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患者降低三酰甘油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确诊为HTG-AP患者62例,将其分为DFPP组、DFPP+胰岛素组和胰岛素组,分析3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检验结果。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者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DFPP+胰岛素组较另外2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4.414,P=0.016),医疗费用(K=35.923,P<0.001),入住ICU时间(K=46.105,P<0.001),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K=9.089,P=0.011)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评分(K=12.059,P=0.00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DFPP组与胰岛素组在治疗前血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K=-2.136,P=0.098),在三酰甘油降至5.65 mmol/L上存在显著性差异(K=25.50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入院时胆固醇(β=0.320,P=0.005)、降钙素原(β=0.243,P=0.042)、D二聚体(β=0.385,P=0.001)、血糖指标(β=0.251,P=0.050)、是否有糖尿病(β=﹣0.284,P=0.008)及患者年龄(β=0.302,P=0.007)独立相关。结论对于严重高三酰甘油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行DFPP治疗能够快速降低患者三酰甘油水平。
目的:报道2例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口服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病例,旨在为MG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报道2例全身型MG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诊疗经过以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作用。结果:病例1以“胸闷、气促3月余,加重伴双眼睑下垂、饮水呛咳1月”为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四肢肌力4级,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 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评分(Quantitative MG Score,QMGS)为19分,MG日常生活质量(MG-activitie s of Daily Living Profile,MG-ADL)为13分。病例2因“吞咽乏力1月,加重伴四肢乏力1周余”入院诊治,查四肢肌力5级,洼田饮水试验3级,疲劳试验阳性。QMGS为6分,MG-ADL为11分,抗Ach R抗体>80 nmol/L。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2例均诊断为MG中度全身型,急性加重期。2例患者均采用DFPP联合醋酸泼尼松口服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治疗后2例患者QMGS评分分别为7分和0分,MG-ADL分别为5分和0分。结论:本研究采取DFPP联合口服小剂量醋酸泼尼松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改善MG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可预防长时间使用激素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所以该病例治疗方法对MG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提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