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8篇“ 反倾岩质边坡“的相关文章
- 某露天矿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反倾岩质边坡对露天矿边坡变形的影响,本文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计算,结合合成孔径边坡雷达监测数据,对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倾岩质层状边坡对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采场边坡在自然、地震及爆破3种工况下,采区现状及年度计划均满足安全系数要求;采用合成孔径边坡雷达监测,结合现场监测数据情况,受冻土融化影响,区域受到自然沉降的影响而产生变形,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合成孔径边坡雷达监测技术相互验证采场区域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该类边坡的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 王学平
- 关键词:反倾岩质边坡刚体极限平衡法稳定性露天采场
- 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多级折断的突变特征研究
- 2024年
- 弯曲倾倒破坏是反倾岩质边坡中常见的破坏模式,而倾倒变形可能导致坡体发生多级折断。为研究这种现象,通过大型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弯曲倾倒多级折断的突变特征,并基于突变理论建立多级折断的预测模型,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是一种累积应变能的过程,并通过折断破坏来释放应变能;根据突变特征,发生多级折断的反倾边坡可以分为无影响区、叠合倾倒区、缓倾结构面影响区和变形区。在叠合倾倒区,岩层的多级折断破坏深度逐渐增加,而在缓倾结构面影响区,折断面基本与缓倾结构面一致;采用突变理论分析叠合倾倒区的多级折断深度,计算结果与离心试验结果相符。研究成果对于该类边坡稳定性和破坏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 赵天丞魏玉峰国鸿圆梁彭金磊磊
- 关键词:边坡工程突变理论
- 考虑变形协调的地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2
- 2024年
- 我国西南地区高陡反倾岩质边坡广泛分布,坡体深部折断贯通容易形成规模巨大的滑坡,而地震是诱发反倾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外部因素。为分析地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以相邻岩层为基本力学分析单元,将其视为自由变形或协调变形的叠合悬臂梁,提出2种变形模式的判别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破坏力学模型,建立各岩层自由变形和协调变形的力学平衡方程,给出划分岩层变形类型的计算方法和边坡整体稳定性判别方法,并基于Matlab实现了地震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弯曲倾倒分析的程序化。通过与不同地震影响系数下边坡UDEC模拟结果对比发现,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相差最大不超过16%,自由变形区和协调变形区范围基本吻合,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采用理论方法进行参数分析发现:岩层倾角对地震作用的影响显著,在相同地震影响系数下,边坡安全系数的降低幅度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加而增大,而边坡坡度和岩层厚度对地震作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地震高危区域反倾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 王润清陈从新郑允郑允吴润富
- 关键词:边坡工程地震作用分析方法
- 一种用于反倾岩质边坡模型实验土块制取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倾岩质边坡模型实验土块制取模具,包括:底座;至少一支撑块,各支撑块分散设置于底座上;框架,其可竖直滑动的设置于底座上方,框架呈网格状,其网孔大小形状与支撑块相适配,以使框架的各网孔可沿着各支撑块...
- 吴世伟唐辉明丁柄栋
-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反倾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及地震稳定性研究
- 谌永刚
- 反倾岩质边坡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由于岩石的脆性和节理的不规则性,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是反倾岩质边坡最常见的倾倒失稳类型。首先通过离心模型试验揭示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的破坏机制,建立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的力学模型,其次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分别推导出了完整岩层和块状岩层稳定性的力学解析公式,并提出一种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的破坏面搜索算法,最后,通过Matlab编程实现稳定性分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的边坡可以划分为倾倒区、裂缝区、变形区及无影响区,块状–弯曲复合倾倒破坏的破坏面呈台阶状,且破坏面的台阶高度等于块状岩层内块体高度的倍数;理论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离心试验结果相互吻合;采用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缓倾节理倾角及边坡坡角对倾倒Ⅰ区的破坏面范围影响较大,岩层厚度、抗拉强度及缓倾节理倾角对临界失稳高度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该类边坡的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 张海娜胡瑞奇常锦陈从新郑允吴润富江欣悦
- 关键词:边坡工程反倾岩质边坡分析方法
- 反倾岩质边坡多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计算模型被引量:7
- 2023年
- 目前对边坡多级破坏折断深度及演化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类问题,在已有破坏边界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悬臂梁极限平衡理论,对边坡多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进行理论推导,建立多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大型离心模拟试验及工程实例对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离心模拟试验展现的多级破坏边界演化过程与提出的岩质边坡破坏边界一致,经计算二级破坏边界的折断深度为215.35 mm,三级破坏边界的折断深度为87.39 mm,模型计算结果与离心机试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计算模型对云南省澜沧江左岸一处反倾岩质边坡多级折断深度进行计算,其二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为8.06 m,三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为2.34 m,经现场测量其二级、三级破坏边界折断深度分别为6~10 m和0.5~2 m,计算结果与边坡实际相符。研究成果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机制的分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王洋魏玉峰贺琮栖金磊磊梁彭
- 关键词:边坡工程
- 坡顶载荷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坡顶载荷作用下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及系统,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边坡倾倒破坏面确定准则,通过反倾岩质边坡的几何边界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进行稳定性评价,能够快速准确确定破坏面和边坡稳定性。坡顶载荷作用下反倾岩质...
- 程浩宋勇军韩林源
- 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深度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破坏类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难以防治。为进一步探明此类边坡倾倒变形深度的变化规律,利用二维颗粒流方法并结合重度增加法,研究了不同岩性组合对倾倒变形深度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1)边坡倾倒变形过程中产生1~3级破裂面,且破坏模式主要有倾倒-滑移破坏、倾倒-弯曲和倾倒-折断3类,破裂面级数和破坏模式随岩层厚度增大而逐渐变化。(2)随着硬岩层厚的增大,软岩层厚为0.5 m的边坡深层主破裂面、第一次级破裂面和第二次级破裂面深度逐渐增大,而软岩层厚为1.0 m的边坡深层主破裂面、第一次级破裂面逐渐减小,第二次级破裂面不发育。(3)总体上,随着软岩层厚的增大,硬岩层厚为0.5 m和1 m的边坡深层主破裂面和第一次级破裂面深度逐渐减小,且影响程度前者大于后者。
- 李涛李林洋赵建军
- 关键词:软硬互层反倾岩质边坡颗粒流
- 库水涨落条件下三峡库区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三峡库区库水涨落对消落带岩体的长期水岩作用导致消落带岩体的力学性质劣化和渗透性增强,进而威胁库区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基于三峡库区反倾岩质边坡的概化模型,使用GDEM软件的裂孔隙渗流分析系统分析反倾岩质边坡在库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的渗流场变化,并采用悬臂梁极限平衡法评价周期性涨落过程中的反倾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库水周期性涨落过程中反倾岩质边坡内的地下水位线升降存在较强的滞后效应,反倾岩质边坡稳定系数呈“库水水位由145 m上涨至175 m过程中,稳定系数增加→库水稳定在175 m之后,稳定系数下降→库水水位由175 m下降至145 m过程中,稳定系数下降→库水水位稳定在145 m之后,稳定系数增加”的变化趋势,边坡渗透性、库水涨落速率、岩层厚度差异和岩层倾角均是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陈冠雄江巍齐志宇王金祥
- 关键词: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三峡库区
相关作者
- 晏鄂川

- 作品数:297被引量:1,758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滑坡 三峡库区 岩石力学 稳定性 片岩
- 陈从新

- 作品数:246被引量:2,436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采矿工程 程潮铁矿 边坡 边坡工程 岩层移动
- 付晓

- 作品数:28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振动台试验 泥化夹层 振动台 动力响应 反倾岩质边坡
- 唐辉明

- 作品数:719被引量:4,333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研究主题:滑坡 岩体结构面 结构面 剪切 边坡
- 范刚

- 作品数:26被引量:2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 泥化夹层 顺层岩质边坡 大型振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