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36篇“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相关文章
基于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毛细电泳分析法的儿童常见13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基于毛细电泳多重RT-PCR法探讨宁波地区儿童常见1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2022年6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25686例29 d~14岁患儿咽拭子或痰液标本,采用多重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并使用SPSS和Joinpoint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686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55.64%(13749/24711)。检出率前3是HRV(22.69%)、HRSV(9.58%)和Mp(7.97%),H1N1检出率最低,仅43例(0.17%)。不同年龄组间13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除H1N1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Ρ<0.05)。不同季节呼吸道病原体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以秋季检出率最高(56.94%,2571/4515)。13种呼吸道病原体中Boca、Ch、HCoV、HMPV、HPIV、HRV、HRSV、FluB和Mp有季节差异性(Ρ<0.05)。HADV、FluA、H1N1和H3N2无季节差异性(Ρ>0.05)。通过Joinpoint回归分析可得到各病原体总体流行趋势和趋势拐点,并得到13种呼吸道病原体月度变化百分比(monthly percent change,MPC)。结论宁波地区呼吸道病原体以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与年龄、季节有关。
徐飞刘鑫卢文波邱海燕刘文渊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
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于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检测效能
2021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用于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有腹泻、腹痛、呕吐症状患儿40例,采集两份粪便样本检测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均采用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检测方式,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常规RT-PCR对诺如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82.4%(28/34),特异度3/6,阳性预测值90.3%(28/31),阴性预测值3/9,准确率77.5%(31/40)。荧光定量RT-PCR对诺如病毒的检测灵敏度为100%(34/34),特异度5/6,阳性预测值97.1%(34/35),阴性预测值5/5,准确率97.5%(39/40)。结论荧光定量RT-PCR与常规RT-PCR对GⅠ型和GⅡ型诺如病毒均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前者更准确。
胡颖
关键词: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诺如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毛囊干细胞中VEGF165mRNA表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毛囊干细胞中VEGF165mRNA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提取总RNA;2)毛囊干细胞RNA的逆转录体系;3)聚合酶反应;4)琼脂糖电泳:取扩增产物6μl上样,1....
全仁夫黄忠名郑宣许世超
文献传递
诺如病毒基因测序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改良
2014年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原.由于早期缺乏快速、简便的诊断技术,对NoV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取得进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NoV在腹泻中的重要病原地位才得以确定,学者们逐渐认识到NoV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1].在NoV感染诊断的过程中,基因分型非常重要.而进行基因分型过程中,需扩增较易变异的一段序列,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使用3条上游兼并引物,1条高度兼并的下游引物[2].这给后续PCR产物的直接测序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文献中多采用繁琐的克隆测序法.
龚智翔缪晓辉倪武徐文胜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反转录急性胃肠炎病毒病原
丙型流感病毒RNA标准品的制备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GenBank中丙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的序列,建立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检测方法,并制备丙型流感病毒的RNA标准品。方法下载GenBank中丙型流感病毒的序列,使用Beacon Designer 8软件在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人工合成病毒HE、NP、MP和NS基因序列,克隆到pBluescriptⅡSK(+)质粒载体,进一步通过体外转录获得RNA模板,并验证检测方法的检测极限值和特异性。结果建立了针对丙型流感病毒HE、NP、MP和NS基因的快速、可靠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同时制备了RNA标准品。结论本文建立的丙型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以在日常监测和临床鉴定中快速、准确地检测丙型流感病毒。
蓝雨赵翔李晓丹隗合江王大燕舒跃龙
关键词:流感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毛囊干细胞中VEGF165mRNA表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染后毛囊干细胞中VEGF165mRNA表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提取总RNA;2)毛囊干细胞RNA的逆转录体系;3)聚合酶反应;4)琼脂糖电泳:取扩增产物6μl上样,1....
全仁夫黄忠名郑宣许世超
一步法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TaqMan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乙脑病毒毒株序列,应用生物软件在乙脑病毒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与筛选引物和探针,对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与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通过对蚊虫样本的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优化结果表明荧光定量RT-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0.1gmol/L探针浓度,0.2gmol/L引物浓度,5mmol/L Mg^2+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乙脑病毒的检测有高度的特异性、通用性,对1~4型登革热病毒、狂犬病毒、汉坦病毒(SEO型与HTN型)均无交叉反应,检测的灵敏度达0.1TCID50,重复性分析表明同一样品Ct值的重复检测4次,其标准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分别为0.033、0.079、0.149和0.411。对110批蚊虫标本进行荧光定量RT-PCR检测和病毒分离检测,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7份阳性,而病毒分离则只检测出3份阳性,表明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更敏感,可直接从蚊虫样本中检测乙脑病毒核酸,从病毒核酸提取至完成检测仅需3h左右,且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结论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的特点,适用于乙脑病原学的快速检测。
谢荣辉徐芳朱函坪程胤凯傅桂明姚苹苹翁景清卢亦愚杨章女朱智勇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试验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动物脑组织中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核酸的检测。
王宏伟孙明王传彬陈西钊田克恭
关键词:畜牧业家畜疾病检疫
文献传递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实时定量RT-PCR在检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微小残留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2例AML1-ETO阳性AML患儿进行实时定量RT-PCR检测。诱导化疗结束后及在巩固化疗阶段每1.5-2.0个月行AML1-ETO融合基因定量检测。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融合基因水平患儿生存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32例患儿进行诱导化疗,其中29例(90.625%)达到形态学完全缓解,3例形态学未缓解后放弃。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患儿有更高的无瘤生存率(P=0.0018)。AML1-ETO高拷贝数组生存率低于低拷贝数组(P=0.1080)。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AML1-ETO定量结果示〉10^-3组生存率低于定量〈10^-3组生存率(P=0.0230)。化疗6个月时AML1-ETO定量结果示〉10^-3组生存率高于定量〈10^-3组生存率(P=0.0001)。巩固化疗结束时AML1-ETO定量〉10^-5组生存率低于定量〈10^-5组生存率(P=0.0049)。结论定量评估AML1-ETO阳性的小儿AML微小残留病十分重要,有可能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程翼飞柳彩凤张乐萍陆爱东刘桂兰刘艳荣叶秋月
关键词:融合基因儿童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检测。
关键词:病毒检疫腹泻贴膜

相关作者

兰亚莉
作品数:90被引量:19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诺如病毒 引物 病毒 犊牛腹泻 试剂盒
徐照学
作品数:327被引量:590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奶牛 肉牛 胚胎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李海利
作品数:178被引量:32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副猪嗜血杆菌 试剂盒 药敏试验 血清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邓显文
作品数:655被引量:1,491H指数:22
供职机构:广西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引物 禽流感病毒 试剂盒 禽呼肠孤病毒 检测试剂盒
刘加波
作品数:566被引量:1,455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西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引物 禽流感病毒 禽呼肠孤病毒 检测试剂盒 新城疫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