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发状根“的相关文章
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吉碱和次碱)含量的影响,为雷公藤次生代谢产物的开发利用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配制1/4 MS,1/2 MS,3/4 MS和MS 4种培养基,恒温避光培养雷公藤发状根35 d,测定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及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含量,筛选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以最适培养基培养雷公藤发状根,每7 d取样1次,共取样7次,测定发状根干质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发状根干质量为纵坐标绘制发状根生长曲线并确定添加诱导子的时间;提取和分离不同处理发状根及培养基中的雷公藤吉碱和次碱,并进行HPLC分析,探究不同诱导子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次碱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培养35 d时,1/2 MS和MS培养基中雷公藤发状根干质量分别为0.86和0.81 g/瓶,且MS培养基中发状根系长势更好;MS培养基中发状根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070.57和331.72μg/g,因此确定MS培养基为雷公藤发状根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雷公藤发状根的干质量以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在培养21~28 d内迅速增长,28~35 d处于稳定阶段,35 d后生长速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确定雷公藤发状根培养28 d添加诱导子。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水杨酸(SA)促进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100μmol/L SA处理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1777.09±70.02)和(592.16±85.61)μg/瓶;高浓度硝酸银(AgNO _(3))抑制了雷公藤发状根的生长,但显著提高了发状根中吉碱和次碱的产量,AgNO _(3)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达到(3926.82±273.59)和(669.31±33.23)μg/瓶;5和10 g/L山梨醇对雷公藤发状根生长及吉碱和次碱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10 g/L山梨醇处理时吉碱总产量为(1567.84±135.78)μg/瓶,5 g/L山梨醇处理时次碱总产量为(388.68±30.11)μg/瓶;壳聚糖对雷公藤发状
王晓丽杨莉莉何泽东陈蒙蒙马志卿张斌祝传书
关键词:雷公藤发状根诱导子
透骨草发状根诱导体系及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杀虫植物透骨草(Phryma leprostachya)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四氢双呋喃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双氧木脂素A(Haedoxan A,HA)的杀虫活性可媲美化学合成杀虫剂,但在透骨草中含量非常低、分离纯化困难,化学合...
曹文涵
关键词:透骨草生物合成途径发状根
一种非组培诱导普通丝瓜转基因发状根形成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组培诱导普通丝瓜转基因发状根形成的方法,包括:(1)普通丝瓜培养:将普通丝瓜种子破口播种于育苗基质,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直至丝瓜植株长至一心期与一叶一心期之间;(2)扎孔涂抹法侵染:以丝瓜植株的子叶节至子...
方萍萍郭勤卫杨立飞穆好鑫张婷韦静王雪艳赵东风李朝森项小敏
基于绿豆发状根的快速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2023年
由于缺乏有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导致基因编辑技术在绿豆中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也使绿豆基因功能研究受到极大阻碍。因此,建立一套基于发农杆菌的操作简便、快速且高效的绿豆嵌合植株转化技术,可以为绿豆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首先在CRISPR/Cas9载体骨架中插入1个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框用于阳性发状根的快速筛选,然后将含有靶标基因gRNA的CRISPR/Cas9质粒导入发农杆菌K599。菌液注射侵染绿豆幼苗植株下胚轴,评价K599在绿豆中诱导发状根发生及CRISPR/Cas9系统在绿豆转基因发状根组织中的效率。结果显示,K599菌液侵染种植7 d的绿豆幼苗植株并在保湿条件下培养3周可在侵染点诱导发状根产生,此嵌合植株在切除原生后可在霍格兰培养液中正常生长且培养1周后即可用于后续检测。用GFP筛选的结果显示,阳性发状根占比约为(57.8±10.0)%。随机选择15个荧光检测阳性的转基因发状根组织,利用测序检测靶位点的编辑效果,结果显示有10个靶位点的序列发生了突变,突变比例达到67%,其中碱基缺失突变9个,碱基转换突变1个。由本研究结果可知,利用该方法可以在无菌组织培养的条件下于4周内获得目的基因编辑的转基因组织,极大地便利了绿豆分子水平上的功能研究,也为其他尚缺乏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作物进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闫强胡亚群薛冬周琰琰丁佩韦雅雯袁星星陈新
关键词:绿豆绿色荧光蛋白
一种基于发状根培养的尖压片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发状根培养的尖压片分析方法,本发明涉及尖压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使用镊子取植物尖一个,放入试管中,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洗净,向试管内部加入盐酸,静置,再对恒温水浴锅进行加热,加热到指定温度后,...
杨强 黄镕 聂威 李江 贺择
3种农杆菌对茶树发状根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以茶树‘福云6号’和‘铁观音’成熟种子下胚轴、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以发状根诱导率为指标,探究菌液浓度、农杆菌菌株、外植体类型和预培养时间对发状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液浓度OD600在0.4~1.2范围内,‘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先升高后降低,ATCC15834在OD600为0.6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为23.96%,A4和K599在OD600为0.8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0.51%和13.11%。(2)3种发农杆菌致能力不同,ATCC15834侵染力最强,致能力大小依次为ATCC15834>K599>A4。(3)发状根诱导率与外植体有关,茶树成熟种子下胚轴可被诱导产生发状根,诱导率‘福云6号’大于‘铁观音’,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难以产生发状根。(4)不经预培养和预培养时间为1~2 d的愈伤组织易褐变,无法产生发状根;预培养3 d的愈伤组织经侵染可产生发状根,诱导率为1.85%(‘福云6号’)和0.59%(‘铁观音’)。(5)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GUS组织化学染色证实GUS基因已被整合进‘福云6号’和‘铁观音’愈伤组织和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基因组中并表达。研究发现,发农杆菌ATCC15834在OD600为0.6时,对茶树‘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最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发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转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对茶树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新型受体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林彩容张冬敏张文静宋时奎陈志丹孙威江
关键词:发根农杆菌发状根下胚轴茶树
一种发农杆菌诱导的大豆发状根与大豆花叶病毒病害系统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农杆菌诱导的大豆发状根与大豆花叶病毒(ARISHR‑SMV)病害系统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发农杆菌侵染大豆子叶诱导愈伤组织;(2)提纯大豆花叶病毒(SMV);(3)大豆愈伤组织...
盖钧镒姜华李凯
文献传递
一种烟草发状根悬浮培养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草发状根悬浮培养设备,包括支撑架和培养罐,所述支撑架左侧的顶部通过固定框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支撑架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内部,所述转动...
黄镕 林文 贺择
文献传递
一种由甘蔗发状根诱导成苗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甘蔗发状根诱导成苗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甘蔗茎尖的获取和接种:于连续晴朗的艳阳天上午9:00‑10:00,砍下成熟的甘蔗茎尖段,剥离外层组织,取幼嫩茎尖,进行接种;(2)外植...
何丽珊张娅顾明华何惠欢梁琼月龚银花杜躅蔓尹嘉晞朱可针何冰吕丽兰许鸿源周凤珏
文献传递
GmVP1基因克隆与转GmVP1/GmNHX1双价基因的大豆发状根耐盐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将Na^+外排和区隔化作用的Na^+/H^+逆向转运蛋白(NHX)的基因和能够为其提供跨液泡膜H^+梯度驱动力的液泡膜H^+-焦磷酸酶(VP)的基因共转化能够提高植物耐盐性。本研究从抗盐大豆品种‘冀豆7号’中克隆得到液泡膜H^+-焦磷酸酶基因GmVP1,构建了GmVP1单价以及GmVP1与GmNHX1双价转化载体,利用发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转化体系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GmVP1在转录水平响应盐胁迫,GmVP1基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转基因大豆发状根对NaCl的耐受性,GmVP1/GmNHX1双价基因过表达比GmVP1单基因过表达更能提高大豆发状根相对生长量及其耐盐性。
赵甜甜范会芬孙天杰肖付明张洁王冬梅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

相关作者

崔红
作品数:166被引量:724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烟草 腺毛 烤烟 基因表达 烟碱
马世伟
作品数:15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白藜芦醇 发状根 特异启动子 白藜芦醇合酶 水稻
邓烨
作品数:3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烟草 基因 白藜芦醇 发状根
张冲
作品数:73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烟草 抗青枯病 基因 接种鉴定
陈华
作品数:89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花生 烟草 抗青枯病 基因 特异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