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4篇“ 变分过渡态理论“的相关文章
从头算及过渡态理论研究尿素和甲醛的反应
2012年
用从头算方法在MP2/6-31+G(田水平下研究了尿素和甲醛反应机理,在从头算给出的信息基础上,用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计算T(200-3000)K温度范围内尿素和甲醛反应的速率常数。脲与甲醛的反应是较简单的加成反应,反应的基元过程主要是氮氢键的断裂和氧氢键的生成。在MP2/6.31+G(奶理论水平下,反应的势垒高度为32.83kcal·mol-1。计算的速率常数展示出较强的非Arrhenius行为,速.
马金广张纪明周建华
关键词:反应机理变分过渡态理论动力学研究
微正则过渡态理论直接动力学计算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新方法
2002年
在微正则过渡态理论(μTST)和微正则过渡态理论(μVT)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种量子RRKM速率常数的新算法,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k(E,J),k(E)和k(T).该算法包括了Beyer-Swinehart的隧道校准方法的微正则速率常数的计算.在该方法中发展了一种截断式内插法,可有效的计算热速率常数中的Boltzmann积.通过对H(D)2CO→H(D)2+CO,CH2CO→CH2+CO和CH4+H→CH3+H2反应的检验可看出,其计算结果与采用更精确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当符合,但本方法可节省大量机时.
王艳冯文林刘若庄钱英
关键词:隧道效应计算方法
过渡态理论研究H和Si_2H_6反应的动力学被引量:2
2001年
理论研究了氢和乙硅烷的反应. 该反应包含着2种类型的反应通道:抽提反应和取代反应; 对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抽提反应是主要反应通道; 用过渡态理论加小曲率隧道效应对该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比较该反应与氢和硅烷的反应, 结果表明乙硅烷中Si-H键的反应活性比硅烷中Si-H键的活性高.
张庆竹王少坤刘传卜顾月姝
关键词:反应机理变分过渡态理论隧道效应速率常数化学反应动力学
过渡态理论对CH_3SiH_3+O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研究
2000年
过渡态理论对CH3 SiH3 与氧原子O的抽提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从头算计算了反应体系的构型、振动频率和能量等信息 ,析了此反应的反应机理 ;在 2 9810 0 0K计算了主要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 ,在低温下 ,对于此反应影响较大 ,隧道效应较明显 ;
张庆竹王少坤刘传朴张吉果茹淼焱顾月姝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速率常数抽提反应动力学
过渡态理论时H+(CH<,3>)<,4-n>SiH<,n>(n=1-4)反应体系的研究
该文对H原子与硅烷SiH<,4>及甲基硅烷(CH<,3>)<,4-n>(n=1-4)的抽提反应进行了详 细的理论研究.该文采用UMP2/6-31G(d)理论水平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的所有驻点,并在此 水平基础上进行了内禀反...
张庆竹
关键词:H原子反应势能面SI-H
文献传递
过渡态理论研究CH_3SiH_3+H→CH_3SiH_2+H_2反应动力学被引量:1
2000年
过渡态理论对CH3SiH3与H的抽提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从头算计算了反应体系的构型、振动频率和能量等信息;计算了温度在298—1700K内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穿透系数。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对于此反应影响较大,隧道效应特别明显,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张庆竹刘传朴王少坤谢新记顾月姝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速率常数H
过渡态理论研究NH_3+NH→2NH_2反应动力学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过渡态理论的“直接动力学”方法对NH3子和基NH(X3∑)自由基的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从头算计算得到反应体系的电子结构能和能量梯度等信息,计算了200~2500K温度范围该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穿透系数,析了影响隧道效应和反应速率常数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在低温情况下,对于此反应影响较大,隧道效应特别明显.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尹鸿鸣刘传朴张晓平郭敬忠顾月姝居冠之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隧道效应速率常数
过渡态理论的新应用
1995年
提供了过渡态理论的新应用-用于气固界面上的反应,重点是气相子在面心立方晶体上发生的解离吸附反应,给出了反应的物理图象,用新的势能面计算了H_2在Ni(100)面上的解离吸附的速率常数,结果与Truhlar的结果相符。
时术华黄玫清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
过渡态理论对OCS、CO_2、CS_2体系的研究
1993年
本文用过渡态理论,首次对无鞍点的释能反应O+CS→CO+S、O+CO→CO+O和S+CS→CS+S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反应动力学瓶颈区性质,计算了反应的速度常数,并将O+CS反应的速度常数值与实验值及经典轨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三者基本相符.
杨玉伟居冠之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动力学
过渡态理论对Cl+HBr,Cl+DBr,Br+HI及Br+DI反应的研究被引量:8
1993年
本文在几个由Persky等人最近得到的扩展-LEPS势上,用过渡态理论研究了Cl+H(D)Br、Br+H(D)I的动力学,计算了这些反应的速度常数、势能面瓶颈区性质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我们对Cl+HBr和Cl+DBr反应的计算结果与Persky等在同样势能面上的QCT计算结果及现有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有关Cl+H(D)Br体系的这个新势能面可用于进一步的动力学计算。但本文对Br+H(D)I的VTST计算与实验和QCT计算差别较大,我们认为歧异的原因是有关Br+H(D)I体系的这个势能面不很理想,有可能它在鞍点附近未能重现真实势能面的性质,因此还需对其进一步鉴定和改进。
边文生居冠之邓从豪
关键词:变分过渡态HBRHI

相关作者

冀永强
作品数:51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从头算 DFT CH O+
张庆竹
作品数:60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吸附剂 脱汞 反应机理 变分过渡态 速率常数
冯文林
作品数:66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从头算 速率常数 反应机理 CH 单分子
李会英
作品数:13被引量:5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反应机理 丁烯 CH 变分过渡态理论 DFT法
刘靖尧
作品数:35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速率常数 反应机理 直接动力学 从头算 金刚石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