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8篇“ 变异性心绞痛“的相关文章
- 变异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 2024年
- 变异性心绞痛属于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即冠状动脉血管壁平滑肌的异常收缩导致的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绞痛症状。近些年来,医学领域加大了对变异型心绞痛的研究力度,也对其治疗有了深入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综述变异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 覃春垦
-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发病机制
- 地尔硫[艹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反复发作伴晕厥1例并文献回顾
- 2024年
- 变异性心绞痛又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1959年由Prinzmetal教授首先提出,多于静息状态下发生,冠状动脉造影能明确是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1])。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是因各种原因诱发冠状动脉主干血管发生强烈收缩或紧张度增加引起,若冠状动脉血管持续痉挛,则会导致血管腔发生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阻塞,前向血流障碍,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心肌酶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的狭窄(狭窄<50%)。
- 李涛张晶晶
-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地尔硫[艹卓]冠状动脉痉挛晕厥
- 24例变异性心绞痛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
- 2023年
-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的数量及部位与变异性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探讨规范药物治疗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既往资料,根据发作时心电图ST段改变导联数及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明确痉挛的冠状动脉,同时观察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情况。结果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程度与痉挛血管的数量相关,且右冠状动脉最容易痉挛,其次为左前降支,最后是回旋支,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与恶性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发生明显相关,多种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应用可能减少发作。结论 单支病变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减少发作,预后良好。多支血管痉挛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需强化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CD)。
- 夏梦怡冯洁渊王俊锋吕晓蕾
-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
- 变异性心绞痛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性停搏一例
- 2023年
- 患者女性,43岁。因胸闷、胸痛就诊,入院2天后凌晨出现胸痛。动态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I、aVL导联ST段显著压低,同时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持续约30min胸痛好转,心电图ST段回落至正常。动态监测心肌标志物未见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狭窄病变,给予地尔硫[艹卓]联合硝酸酯类药物预防冠状动脉痉挛治疗。
- 申荣芳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变异型心绞痛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
- 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 2023年
- 探究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82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为病例,全部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监测,总结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动态心电图监测提示靶病变血管准确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异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价值突出,可推广应用。
- 扈景英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变异性心绞痛冠脉造影
- 心电图QT间期改变对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心电图QT间期改变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8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次日均行24h动态心电检测.连续随访3个月,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16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52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分析心电图QT间期改变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结果:发生组QT值明显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心电图QT值预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704~0.933).结论:心电图QT间期改变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熊志伟楚咏晗
-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QT间期
- 以反复晕厥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心绞痛诊治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患者男性,64岁。因反复晕厥2个月入院。动态心电图发现了伴随ST段可逆性损伤改变发生的房室传导阻滞演变过程。经冠状动脉造影后于前降支中段植入支架1枚。门诊随访3年,无晕厥发作,复查动态心电图未见房室传导阻滞。
- 汪蒙张福李建伟任新平谢萍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晕厥变异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
- 四逆汤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取四逆汤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中选择5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使用常规药物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实验组患者25例,使用四逆汤联合地尔硫卓治疗,观察两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率仅为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使用四逆汤联合地尔硫卓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杨芹
- 关键词:四逆汤地尔硫卓变异性心绞痛心功能指标
- 四逆汤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 2021年
- 目的观察四逆汤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变异性心绞痛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逆汤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生情况及血清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χ^(2)=4.320,P=0.038);2组心率(HR)、缩短分数(FS)均较治疗前降低,心脏排出量(CO)、闭合容积(CV)、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HR低于对照组和CO、CV高于对照组(均P<0.01);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每次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给予四逆汤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生和缩短其持续时间,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谢李平
- 关键词:变异性心绞痛四逆汤地尔硫[艹卓]心功能
- 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应用通心络治疗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 目的探讨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应用通心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的药物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好...
- 王海波
- 关键词:通心络
相关作者
- 王平

- 作品数:51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培哚普利 卡托普利 高血压 急性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 沈玉祥

- 作品数:118被引量:4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血栓栓塞 心房颤动患者 心电图 变异型心绞痛 心房颤动
- 王丽华

- 作品数:81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舰员 航海人员
- 李牧蔚

- 作品数:135被引量:9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冠心病患者
- 牛振民

- 作品数:70被引量:38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