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篇“ 变质条件“的相关文章
新疆中天山地块星星峡群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峰期变质条件
2022年
中天山地块是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寒武纪基底的年龄自西向东逐渐变老。星星峡群位于中天山地块最东端,是天山造山带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目前为止,有关星星峡群原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后期发生的变形变质作用尚无详细研究。文章重点对星星峡群的变质片岩和片麻岩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取样,室内开展了薄片观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以及全岩地球化学测试。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星星峡群变质片岩和片麻岩的原岩主要为泥质岩和砂岩;微量与稀土元素结果显示,星星峡群沉积形成于大陆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依据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数据结合全岩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计算获得,星星峡群所经历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大致为610~730℃,6.8~8.5 kbar。此外,通过最新的基底岩石变质年龄限定星星峡群发生峰期变质的时间大概在380 Ma。
朱米西朱文斌葛荣峰王逸琼
关键词:地球化学变质条件
桂北元宝山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矿物化学特征及变质条件被引量:1
2022年
桂北元宝山花岗岩岩体内发育一条长约25~30 km,宽约8~10 km,呈NNE向延伸的韧性剪切带,代表性的构造岩类型为长英质糜棱岩,其主要矿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脆性–韧性变形。本文对韧性剪切带中代表性糜棱岩样品进行了细致的显微观察,同时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糜棱岩中不同产状的黑云母、白云母和绿泥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绿泥石成分地质温度计、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白云母/黑云母Ti温度计,结合多硅白云母Si压力计展开变质–变形温压研究,以期合理解译糜棱岩化过程中变形作用对云母类矿物中放射性成因氩(^(40)Ar^(*))保存能力的影响以及这些云母矿物的^(40)Ar/^(39)Ar定年结果是代表冷却年龄还是变形年龄,为进一步探讨该地区在加里东期及其后的构造–热演化历史打下良好基础。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糜棱岩中的云母类矿物主要以大颗粒残斑和细粒基质两种形式存在,其产状和粒径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残斑云母与基质中新生或重结晶云母在化学成分上具有较大差异:与基质中的新生或重结晶白云母相比,残斑白云母相对富SiO_(2)、TiO_(2)和FeO,贫Al_(2)O_(3);而与基质中的新生或重结晶黑云母相比,残斑黑云母相对富TiO_(2)和FeO,贫MgO。选取糜棱岩基质中新生白云母、黑云母和绿泥石三种矿物,利用上述4种地质温度计对长英质糜棱岩的变质–变形温度进行了估算,对应的温度值分别为326~403℃、380~510℃、452~528℃和452~534℃;利用多硅白云母Si压力计,获得了基质中新生白云母的变质–变形压力为0.38~0.66 GPa。残斑和基质云母类矿物产状、粒级和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暗示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下,是多世代产物;温度计算结果则显示韧性剪切作用时的温度足以部分甚至完全重置花岗岩中的云母类矿物的Ar同位
胡荣国冯佐海吴杰李赛赛秦亚刘诗云郭阿龙
关键词:糜棱岩化韧性剪切带地质温度计
龟山杂岩的形成时代、构造属性及变质条件:对秦岭-桐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指示
2021年
秦岭-桐柏-大别造山带是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碰撞拼合的产物。桐柏造山带作为古生代秦岭增生造山带与中生代大别碰撞造山带之间的纽带,记录了两大板块之间从洋壳俯冲、地体增生到最终的碰撞造山过程。本文选取桐柏造山带龟山杂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变沉积岩、斜长角闪岩和花岗质脉体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指示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主要为~411 Ma,次要年龄峰值为~490 Ma,最年轻四颗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52±11 Ma。斜长角闪岩原岩结晶时代为498±18 Ma,花岗质脉形成时代为412.8±4.4 Ma,两者中变质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320±10 Ma,指示它们共同经历了早石炭世变质作用。变质峰期温压条件为T=571~632℃,P=0.59~0.76 GPa,属于中压相系角闪岩相变质。区域年代对比分析显示,龟山杂岩变沉积岩物源来自于北侧的北秦岭地体,属于弧前沉积,沉积时代下限为早石炭世早期。结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在古秦岭洋向北的俯冲过程中,上述沉积岩与斜长角闪岩因构造作用拼贴在一起,于~320 Ma发生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该研究结果也指示了古秦岭洋最终闭合时间可能晚于早石炭世早期。
李加好邓聚王晴杨挺宇任升莲宋传中谭静陈守文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变质条件
佛子岭群区域变质条件及年代学研究
秦岭-桐柏-红安-大别-苏鲁造山带是由华北和扬子板块碰撞而成,其横贯于中国中部,近东西向延伸,规模巨大,自西向东划分为秦岭造山带、桐柏-红安造山带、大别-苏鲁造山带。截止目前为止,秦岭-桐柏-红安造山带古生代演化研究较为...
杨根山
关键词:大别造山带佛子岭群锆石U-PB定年
文献传递
北淮阳变质单元中“浅变质”带——佛子岭群主期变质条件和碎屑锆石年代学探究被引量:6
2019年
佛子岭群为北淮阳变质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于大别碰撞造山带最北缘,处于扬子和华北板块的结合部位,构造位置极为关键。长期以来,佛子岭群一直被视为扬子板块北缘沉积产物,并以加积楔形式产出。然而,随着年代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的深入,对其构造归属和形成动力学机制产生了差异性认识,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佛子岭群变质属性缺乏准确的判定所致。为此,本研究对佛子岭群展开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区域变质岩石学研究,以及岩相学、热力学和年代学分析。研究表明佛子岭群构成较为复杂,主体由细粒的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和石榴云母片岩构成。主期变质PT条件评价显示,其温压范围为610~620℃和0. 9~1. 0GPa,普遍经历了中-高压角闪岩相变质,并非为"浅"变质产物,并卷入了较深层次的俯冲-折返过程。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佛子岭群年龄跨度较大,范围为3101±48Ma^413±9Ma,可分为5组年龄,年龄峰值分别为2537Ma、1567Ma、940Ma、749Ma和440Ma,显示了华北和扬子板块混合物源特征,最年轻的年龄峰值暗示其形成于早古生代晚期。
赵俊先石永红唐虎李秋立侯振辉侯振辉
关键词:佛子岭群P-T条件
张八岭群峰期变质条件、形成时限和原岩类型探讨
张八岭隆起位于安徽省东部,处于郯庐断裂带南段,主要由北部的张八岭群和南部的肥东群(或浮槎山群)构成,总面积约为4500Km2。张八岭群西界为朱顶—石门山断裂,东界为古河—散兵断裂所限,南北长约90km,东西宽约20km,...
史进飞
关键词:变质条件
大别碰撞造山带佛子岭群主期变质条件和年代学
北淮阳变质单元位于大别造山带北部,是大别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佛子岭群则是北淮阳变质单元主体构成岩石单元。就目前为止,与大别造山带其他岩石单元丰富的研究成果相比,关于佛子岭群的研究相对薄弱,其一,对其主期变质P-T条件和...
赵俊先
关键词:佛子岭群变质条件
文献传递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地块蓝片岩变质条件及年代学约束
碧口地块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由北部浊积岩系及南部中基性火山岩组成,整体发生低级变质。碧口地块北部岩石变质为板岩千枚岩,南部变质为绿片岩蓝片岩。由于其形成条件需要非常低上地幔地热梯度,蓝片岩相与榴辉岩相指示了岩石圈板块俯冲...
许晨光
关键词:蓝片岩扬子板块锆石U-PB测年
文献传递
铝硅合金变质条件下凝固过程及模拟的研究
铸造Al-Si合金广泛应用于铸造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航空工业承受高静载荷零件、气缸体、气缸盖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合金。Al-Si合金的凝固过程是影响铸件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本文通过试验获取数据...
孙玉成
关键词:凝固模拟二次枝晶间距铝硅合金变质条件
秦岭商丹构造带商南段岩石变形与变质条件探讨被引量:14
2011年
秦岭商丹构造带(商南—丹凤构造带)商南段南缘出露一套构造岩组合,其中包括变质砂岩、云母片岩、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初糜棱岩以及糜棱岩等。岩片之间呈逆冲叠置关系、褶皱和断裂发育,其中保留大量的岩石变形—变质方面的信息。本文以含石榴子石云母石英片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特征研究并结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认为其中的石榴子石为铁铝榴石,具有成分环带。利用石榴子石—黑云母地质温压计和多硅白云母地质压力计估算该区变质作用峰期温度为560~588℃,变质压力上限为0.59~0.65GPa,对应变质相为绿帘-角闪岩相到低角闪岩相,为大陆造山带环境。变形强度分析显示本区岩石变形强烈,应变椭球体呈现为三轴扁椭球状(压扁型)。利用商丹带糜棱岩中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粒径计算出糜棱岩变形时的古应力差在23.93~36.70MPa之间,应变速率范围为4.47793×10-15s-1~1.36090×10-14s-1,属中等应变速率。
李加好宋传中任升莲王中涂文传张欢张浩然
关键词:变质条件地质温压计

相关作者

石永红
作品数:96被引量:404H指数:14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榴辉岩 变质 大别造山带 变质条件 岩石学
杨刚
作品数:6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变质条件 变质 烟煤 褐煤 影响因素
王清晨
作品数:162被引量:2,585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作用 超高压变质岩 上二叠统 碰撞造山带
赵俊先
作品数:4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佛子岭群 变质条件 变质带 P-T条件 北淮阳
徐少康
作品数:77被引量:21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金红石矿床 萤石矿床 浙江八面山 晶间卤水 盐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