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篇“ 口服抗凝血药“的相关文章
- 直接口服抗凝血药所致抗凝相关性肾病的文献病例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直接口服抗凝血药所致抗凝相关性肾病(ARN)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截至2023年9月30日),收集直接口服抗凝血药所致ARN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合并疾病、肾损伤发生情况以及处置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6例患者(国内3例,国外33例),其中涉及达比加群酯26例,利伐沙班7例,阿哌沙班3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59~89岁,平均年龄为75.75岁;肾功能正常22例,既往有慢性肾病14例;36例患者均有合并疾病/既往史;22例有联合用药,14例未提及。患者使用抗凝血药至发生肾损伤的时间为2 d至3年,其中30例在用药1年内出现肾损伤;24例患者进行了肾脏活检;36例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均升高,主要表现为血尿(肉眼血尿16例、镜下血尿7例),少数患者表现为少尿(7例)、无尿(1例)或蛋白尿(10例)。发生肾损伤后,36例患者均停药,并接受了不同的治疗;其中6例使用达比加群酯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14例进行血液透析,15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静脉注射液体。经过停药及对症治疗后,24例患者的肾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但仍有6例患者未改善,3例患者出现恶化,3例患者死亡(死于其他并发症)。结论:临床需警惕直接口服抗凝血药所致ARN的发生,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肾功能以及是否有血尿等临床表现,尽早识别和诊断,必要时进行肾脏活检。一旦出现ARN,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 师春焕王维波白陆函王淑廷宁金堂
- 关键词: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
- 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的出血风险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治疗疾病的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研究2022年该院服用口服抗凝血药和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的住院患者158例,根据是否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分为联合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包括丹参、川芎、牛膝等。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等。结果: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PT-INR、FIB、D-D、APTT和T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6.25%(53/80),高于对照组的42.31%(3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联合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与口服抗凝血药后,虽然相关凝血指标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是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临床用药时,需重点关注含有丹参、川芎、牛膝和红花等的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或中药复方制剂与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应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本研究为中西药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 杜秋丁淜郭华
- 关键词:口服抗凝血药出血风险中西药联合应用
- 决奈达隆和直接口服抗凝血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房颤患者在接受抗凝治疗的同时,常需要联合抗心律失常药。在抗凝血药与抗心律失常药联用方案中,直接口服抗凝血药联合决奈达隆较为常见。直接口服抗凝血药均为P-糖蛋白(P-gp)的底物,且部分经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代谢;而决奈达隆能抑制P-gp的转运,是CYP3A4的中度抑制剂,两者联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安全性。由于相关研究数量有限,目前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对决奈达隆与直接口服抗凝血药联用的推荐存在不一致现象,本文对决奈达隆分别与四种直接口服抗凝血药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 姚云娟张峻吴迪
- 关键词:决奈达隆房颤药物相互作用
- 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生物样本中口服抗凝血药含量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生物样本中口服抗凝血药含量的方法,涉及临床生物样本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a)标准品溶液的配制;(b)内标液的配制;(c)生物样本的预处理;(d)在混合内标工作...
- 周洲王恺隽赵丽平肖滋兰栗琳丁亮何启鑫
- 文献传递
- 新型口服抗凝血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血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人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用检索词“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心房颤动、卒中、栓塞”,通过对MEDLINE、EMBASE、Cochrane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检索,获得新型口服抗凝血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研究文献。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有关新型口服抗凝血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Meta分析。选取卒中或全身性栓塞、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出血性卒中和大出血作为主要安全指标,得出合并后的风险比(R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进行定量综合评估。结果共检索出192篇文献,其中4篇RCT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较小,研究间异质性较小。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血药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或全身性栓塞(RR=0.83,95%CI:0.76~0.91,P〈0.0001);显著降低发生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RR=0.89,95%CI:0.85~0.94,P〈0.0001);显著降低发生出血性卒中(RR=0.47,95%CI:0.35~0.63,P〈0.00001);降低发生大出血(RR=0.79,95%CI:0.65~0.97,P=0.02)。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血药在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华法林。
- 王茜王利利刘玉芹王先利
- 关键词:华法林心房颤动脑血管意外栓塞
- 开发中的新型口服抗凝血药-Xa因子抑制剂被引量:9
- 2010年
- 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是心肌梗塞、不稳定心绞痛及肺栓塞等疾病发生的关键性因素,抗凝药则是阻止血液凝固的一类药物。Xa因子抑制剂作为新型的抗凝血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Rivaroxaban的上市及处于临床研究中的Apixaban、Eribaxaban、Betrixaban、LY517717、DU-176b、YM150及TAK442等诸多口服Xa因子抑制剂的出现,为血栓栓塞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本文从Xa因子抑制剂与凝血因子Xa结合的晶体结构以及各Xa因子抑制剂的临床特点入手,来综述近年来开发的或正在开发中的Xa因子抑制剂。
- 许昕薛晓文
- 关键词:抗凝血药XA因子抑制剂凝血酶
- 欧盟批准口服抗凝血药dabigatran etexilate
- 2008年
-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2008年3月宣布,其新型口服抗凝血药dabigatran etexilate(Pradaxa)已获准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上市。预计,本品近几周即将投放德国和英国市场。
- 关键词:口服抗凝血药欧盟成员国
- 欧盟批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新型口服抗凝血药dabigatran etexilate
- 2008年
-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2008年3月宣布,欧盟已批准其新型口服抗凝血药dabigatran etexilate(Pradaxa)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上市。预计,本品将在几周内投放德国和英国市场。
- 关键词:口服抗凝血药欧盟成员国
- 口服抗凝血药或非甾体抗炎药不会影响结肠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的准确性
- 2018年
- 目前,大多数结直肠癌筛查人群优先选择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而老年人群中接受口服抗凝血药(OACS)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进行心血管事件预防的比例较高,可能会刺激结肠良性和癌前病变出血,导致FIT结果假阳性。近日研究人员就OACs和NSAIDs治疗对FIT检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次研究为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收集截止2017年6月的相关研究资料.
-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口服抗凝血药结肠癌粪便NSAIDS
- 左心室血栓患者抗栓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左心室血栓(LVT)患者抗栓治疗方案现状,并分析口服抗凝血药使用情况和LVT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为LVT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9月该院电子病历系统中诊断为LV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抗凝血药使用情况,探讨抗凝治疗与非抗凝治疗、新型口服抗凝血药(NOAC)与华法林的血栓消退情况、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56例患者,120例(占76.9%)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其中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为87例(占55.8%),接受华法林治疗的患者为33例(占21.2%)。抗凝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抗凝组[5.0%(6/120)vs.16.7%(6/36),P=0.032],且未升高出血事件发生率[13.3%(16/120)vs.25.0%(9/36),P=0.094];NOAC组与华法林组患者血栓栓塞、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106例有影像学资料患者的血栓转归情况,72例(占67.9%)患者的左心室血栓完全消退。抗凝组患者血栓消退率明显高于非抗凝组[72.4%(63/87)vs.47.4%(9/19),P=0.034],且血栓消退中位时间更短[48.0(32.0,120.0)d vs.(167.4±113.0)d,P=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华法林组比较,NOAC组患者血栓消退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45/63)vs.75.0%(18/24),P=0.739];NOAC组患者血栓消退速度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32.0,85.0)d vs.106.0(32.8,239.8)d,P=0.049]。结论:抗凝治疗可改善LVT患者血栓消退,减少血栓栓塞事件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该院抗凝治疗比例仍有待提高。NOAC可考虑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尤其是对华法林不耐受的患者。
- 齐会红李霞高新培褚智君付连浩周航缴万里
- 关键词:抗凝口服抗凝血药
相关作者
- 邹强

-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达比加群酯 收率 试剂 中间体 一步反应
- 刘洋

- 作品数:314被引量:1,41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关节镜 抗菌药物 局麻 老年人 高龄
- 王睿

- 作品数:1,119被引量:5,581H指数:3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 方翼

- 作品数:289被引量:1,19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中国健康志愿者 加替沙星 耐受性研究
- 王新华

- 作品数:17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房颤 管理新模式 成像评价 房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