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4篇“ 古代宗教“的相关文章
- 儒释道融合背景下的古代宗教绘画艺术 以北宋《宣和画谱》为中心的考察
- 2024年
- 一.《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是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绘画目录丛书之一,共20卷,书中共收录魏晋至北宋画家231人,作品总计6396件,并且按照“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均有叙论,叙述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
- 林雪
- 关键词:《宣和画谱》宗教绘画绘画作品
- 从德(礼)、刑到礼、法--中国古代宗教政治思想的演进与发展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国古代国家是在家族血缘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家国同构的形态,宗教和刑罚是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礼最初是指祭祀的礼仪,由于中国古代国家是通过宗教的力量实现社会分层,进行政治统治,宗教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后来也泛指氏族内部的习俗、习惯等,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是德。刑最初是指对待战争俘虏的刑罚,其用于治民,便要与典、彝也就是德相结合。法最初是指刑罚,后衍生出法令、法度、法律之意。中国古代“兵刑合一”,故最早的法律形式乃是军法,体现的是君王的意志。在中国古代,宗教变革及其由之带来的德(礼)与刑的政治工具化,推动着国家的形成;而二者之间关系经过不断调整优化,最终确立起周代德主刑辅的治国理政思想。
- 梁涛
-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
- 丁山
- 古代宗教管理研究
- 《古代宗教管理研究》试图就中国古代的宗教管理问题贯通源流,把握宗教团体作为社会自组织的管理模式、宗教信仰作为社会管理的文化资源两条主线,又以断代的宗教叙述为纬,力求交织出古代宗教管理的基本图景。
- 王璐作
- 浅析中国古代宗教发端的文化语境和社会土壤
- 2020年
- 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史,区别于其他古文明,古代中国对于宗教的态度似乎很冷静,宗教文化始终未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一直服务于上层建筑构建。相比于其他宗教的发源及发展史,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语境更多的与不同经济基础下的政治体制构建相关联。探究中国古代社会本土化宗教形成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对于当今的宗教政策制定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积极意义。
- 刘子晨
- 关键词:外来宗教本土化文化语境
- 浅谈中国古代宗教艺术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通过对商朝青铜器纹饰、战国和汉代墓葬帛画、汉代画像石砖的浅述探析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在文中,笔者对商代青铜器纹饰的社会作用及图腾含义做了探讨,并对青铜器上人与兽的艺术形象关系做了分析;笔者还对战国和汉代墓葬帛画的社会作用做了说明,对墓葬帛画各个时期的典型作品做了梳理;在汉代墓葬画像石砖的部分,笔者介绍了画像石砖的作用、时代意义及受黄老思想和儒家学派的影响,在此部分,笔者还梳理了汉代画像石砖中常出现的艺术形象,并试析了这些艺术形象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
- 张重阳
- 关键词:宗教艺术青铜器纹饰帛画
- 互文性视角下宗教元素文本翻译策略研究--以《古代宗教》为例
-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核心的组成部分,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文本中存在宗教元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在互文性视角下对其翻译策略的探究,有助于减少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缺失,提高翻译质量。 本实践报告以《古代宗教》...
- 郑慧
- 关键词:英汉翻译互文性理论翻译策略
- 文献传递
- 《俄狄普斯王》对古代宗教仪式形式的利用
- 2020年
- 索福克勒斯在《俄狄普斯王》中利用了多种古代希腊流行的宗教仪式因素,如其节日、司芬克斯以及"净化"仪式等来为他的创作服务,特别是《俄狄普斯王》中包含着相对比较完整的"净化"仪式的程式断片。参照索福克勒的其他悲剧文本,我们可以看到索福克勒斯非常擅长于利用古代宗教主题来创作新的悲剧。结合当时亚里士多德利用"净化"这一术语来评论悲剧的具体情况,可发现索福克勒斯时代利的戏剧创作及评论界利用古代宗教因素的总体风貌。
- 犹家仲
-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古希腊
- 丝绸之路与中国古代宗教音乐
- 2019年
- 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互鉴。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音乐艺术,不仅使中国宗教音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形成了中国宗教音乐的多样性传统。从此之后,中国宗教音乐的艺术形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延续、发展。丝绸之路不仅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路线,更是中国和亚欧各国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交流的通道。
- 张鹭
- 关键词:宗教音乐中国古代宗教相和歌西域音乐古印度
- 中国古代宗教治理的法律解读被引量:4
- 2019年
- 自孔子以来的儒学体系,奠定了中华文明重视道德伦理的文化特征,因此,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礼乐刑政"并用。汉末以降佛教东传,道教兴起,宗教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作为外来的佛教在经典翻译、信仰体系传播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并和王权博弈以适应中国"礼乐刑政"共治的大传统。佛教通过对儒家经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传统法治的法律思维与法律思想。隋唐之际中国宗教形成独特的宗教"道统",国家针对宗教"道统",形成道德疏导与相对自治的法律管理模式。宋元以来,传统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部分思潮与区域化的宗法体系相结合,形成隐蔽独立的社团组织,给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也带来一定困难,社会不稳定时,尤为显现。
- 建志栋
- 关键词:宗教法治道德
相关作者
- 才吾加甫

- 作品数:29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藏传佛教 佛教 丝绸之路 藏传 佛教宗派
- 谢热

- 作品数:25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原始宗教 藏族 藏区 自然崇拜 原始信仰
- 李远国

- 作品数:71被引量:156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道教 考辨 道家 道法 雷法
- 张践

- 作品数:117被引量:22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儒学 宗教 政教关系 儒家 实学
- 邹华

- 作品数:47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美学 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古典主义 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