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篇“ 古籍校勘“的相关文章
古籍校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4年
古籍校勘是为了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而校勘过程中的几个问题将影响我们所认定的“本来”。本文由文本的古今异语出发,强调尊重宋元古本,从古本异文而牵涉古书文字的生成,再从注疏文本的多层次、复杂来源提出尊重疏文,多逆测作者、注者、疏者甚至刊刻者之意,溯源致误可能性,审慎校勘
陈廷烨
关键词:古籍校勘注疏
中医古籍校勘中的目录学应用
2024年
掌握和践行目录学的方法路径,有助于提高古医籍阅读、校勘效率,校勘因得目录门径而事半功倍。从校勘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医学书目的内容和在校勘中发挥的功用,梳理常供医籍校勘选用的3类目录:版本目录、辨伪目录、引用目录。阐明医籍校勘工作中目录学的应用思路:核验传承流序,鉴别医籍真伪;考察版本递藏,确定底本所出;审定卷帙缺佚,追溯卷次变化;通过《中华医藏·养生卷》校勘实例,说明在校勘工作中,应实地考察馆藏,确定删、增、调、补。以期为中医药古籍校勘与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王婧琳李鸿涛葛政
关键词:目录学中医古籍校勘
从《西厢记》张本到霍本看古籍校勘的重要性
2024年
张深之版的《西厢记》与霍松林本《西厢记》相比,前者在版本上得到学界称道,后者则显然没有经过校勘。霍本的增、删,除个别处外,大都不得体,没有张本原生的鲜活。张本的眉批指出了《西厢记》文本的一些错讹。此外,王季思的《西厢记》校注本虽是诸本中最好的本子,却仍有百密一疏的问题。
刘火
关键词:眉批王仲闻
试论宋代古籍校勘新特点
2022年
中国的典籍校勘传统由来已久,自西汉刘向父子校理群书,校勘专业化初露端倪。历代以来形成的校勘传统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尤其以宋代最为突出。宋代官方史料中首次出现校勘规范与校勘符号的记载,打破了传统校勘缺少专业符号的局面。除“分代而校”外,宋代学者关注到定本刊刻之前存在着所谓的“草稿阶段”,强调重视手稿,聚焦作者在文本凝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伴随校勘目的改变而兴起的单行校勘记,则标志着校勘记脱离附文本形态逐渐走向独立。
李丹
关键词:宋代古籍校勘校勘记手稿
中医古籍校勘的新思考与新探索被引量:3
2021年
通过《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等书中的25个典型实例,剖析当前中医古籍校勘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古籍校勘的目标定位、版本考察、校勘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探寻失误的根源,特别是基于古籍基本构成考察的思路,对现代校勘学的"衍文""脱文"概念进行反思和重定义,提出中医古籍校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通过对文史界古籍校勘成功经验的总结,为中医古籍整理重大项目提供思路和方法创新的借鉴。
黄龙祥
关键词:中医古籍本校
中医古籍校勘的新思考与新探索(续完)
2021年
(续上期)3.异文处理的通则与实施异文可分为两大类(也有人分为三类):其一,由于文字书写不统一所致的异文;其二,传抄失误(讹、倒、衍、脱)所致的异文。两类异文的处理原则和方式皆有不同。本节重点分析当下中医古籍校勘存在的突出问题,那些与文史类古籍校勘共通的问题且文史界已有明确、有效解决方案者不论,或一带而过。笔者从自身及古人、前人的校勘实践中认识到,中医古籍校勘在异文处理环节最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确认校出的异文中哪些需要处理.
黄龙祥
关键词:中医古籍本校
中医古籍校勘的新思考与新探索(续)
2021年
通过《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等书中的25个典型实例,剖析当前中医古籍校刊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古籍校勘的目标定位、版本考察,校勘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探寻失误的根源,特别是基于古籍基本构成考察的思路,对现代校勘学的"衍文""脱文"概念进行反思和重定义,提出中医古籍校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通过对文史界古籍校勘成功经验的总结,为中医古籍整理重大项目提供思路和方法创新的借鉴。
黄龙祥
关键词:中医古籍本校
古籍校勘方法论
本书是宋史专家、文献学者王瑞来先生所写关于古籍校勘的方法论之作。本书分综论、方法、辅助知识和案例四部分,凡收文八十篇,以类相从。综论部分主要讲校勘底本的选择及校勘四法及其反思;方法部分主要讲校勘原则、校勘范围、出校等问题...
王瑞来著
语言学研究在古籍校勘与解读中的运用——《墨子·备城门》“选本”句文字校勘与句法语义解析被引量:2
2019年
《墨子·备城门》"我亟使穴师选本迎而穴之"句中"本"为讹字,王念孙认为当为"士",孙诒让倾向于为"卒"。当今译注本多采用王说,并将"选本"解作动宾式,译为"让穴师挑选士卒"。考察《墨子》城守诸篇"士""卒"使用的差异,可知"本"为"卒"的可能性更大。细辨语意,"选"当是作定语修饰"卒","穴师"与"选卒"并列,为"使"字兼语句中的兼语成分。
张萍
关键词:《墨子》校勘句法
当代美术古籍校勘、标点及注释问题分析——美术古籍整理研究的三关被引量:1
2018年
古籍整理研究通常包括校勘、标点和注释三项工作,也可以说是古籍整理研究的"三关",美术古籍整理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然而20世纪以来,相较于文史古籍整理研究的高水平成果,美术古籍的整理研究,在校勘、标点和注释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严重的应视为未过"关"产品。美术古籍整理研究者应重视"三关"标准,提高整理研究的水平。
倪志云
关键词:校勘标点注释

相关作者

黄龙祥
作品数:153被引量:71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研究主题:针灸学 针灸 经络学说 腧穴主治 腧穴
张徽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宋书》 校勘 标点 校释 标点本
王世伟
作品数:133被引量:2,47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上海图书馆
研究主题:图书馆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事业 图书馆建筑
王瑞来
作品数:27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周必大 校勘 宋代 士大夫政治 宰相
孟鸥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文子》 伦理道德 社会政治 宇宙论 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