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76篇“ 可溶性有机碳“的相关文章
一种淡水河流自源可溶性有机碳汇的估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河流自源可溶性有机碳汇的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淡水河流河水样品,获得样品水体光谱图;建模获取水样中主要荧光基团;比较分析获得荧光基团的性质和来源,并获得荧光基团的发散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基团性质,选...
贺秋芳肖琼谢海波吴泽
一种可溶性有机膦酸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溶性有机膦酸铜的制备方法,具体指的是由分子结构中含有缩水甘油基的不饱和季铵阳离子有机膦酸基甜菜碱与水溶性无机铜盐反应制得的一种水溶性有机膦酸铜复盐,既可用作聚烯烃等高分子材料表面的自由基接枝功能单体,或混...
刘霖李擎余行康高自菲王德科叶宁辰杨孝轩马娟娟
一种用于过滤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过滤设备
本发明涉及土壤可溶性物质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的过滤设备,包括用于吸取土壤溶液(3)的注射器(1)和用于过滤土壤溶液(3)中可溶性有机碳的0.45μm滤膜(2);过滤设备还包括:密闭腔体(4...
杨巍苏德毕力格包扬尚洪磊赵艳华吕凤春裴盈白玉丽耿雅妮
一种可溶性有机硼盐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溶性有机硼盐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一定量的硼盐与一定量的有机胺置于干燥的有机溶剂中,机械搅拌下慢慢通入干燥的卤化氢气体;步骤二,在搅拌一定时间后所得反应液过滤除去不溶物,真空...
高伟
一种可溶性有机微量元素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溶性有机微量元素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是以浒苔提取液、海藻糖‑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硼酸、四水合钼酸铵、七水合硫酸锌、四水合硝酸钙、七水合硫酸亚铁、五水合硫酸铜、七水合硫酸钴、四水合硫酸锰、亚硒酸钠...
张钦强王湧沈彩芹何北闫霞王旭程利红张文娟
南充市城市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2024年
土壤可溶性、氮在城市生态系统、氮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解城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以南充市城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了城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充市表层城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在99.84~188.13 mg·kg^(-1)之间,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在7.57~75.09 mg·kg^(-1)之间,二者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不同植被类型下差异均显著,前者表现为:常绿林>草本>落叶林>灌木,后者从大到小依次为常绿林、落叶林、灌木、草本;防护绿地、附属绿地、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五种绿地类型城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差异显著,其均值依次增大,而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在不同绿地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城市功能区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前者从大到小依次为文教区、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后者表现为:文教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城市土壤利用年限越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越高,但这种差异在不同利用年限间均不显著。城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不同植被类型、绿地类型、功能区和利用年限下的差异是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王建刘金胜傅裕杜子银代清林
关键词:城市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
一种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检测方法,将农田土壤投入KCl溶液中,取滤液,先测得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取另一份滤液加入以滤液样品体积计小于等于10%的质量浓度为3%碱性过硫酸钾溶液,高温氧化后加入盐酸,测定硝...
段英华邹洪琴李德近
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可溶性有机碳分解特征研究
随着全球变暖和多年冻土退化,储存在冻土区中的大量有机变得越来越容易分解和运输。可溶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作为一种活性和流动,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均起着至关重要...
姜静宜
关键词:泥炭地可溶性有机碳光降解温度敏感性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
2024年
为准确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汇动态、合理制定森林经营措施,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典型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探讨3个演替系列6种典型群落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演替进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呈波动式趋势,0~10 cm层最大,10~20 cm层出现下降趋势,20~40 cm层后开始逐渐升高的趋势。湿生演替系列表现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中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积累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湿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凋落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旱生演替系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毛管孔隙度、砂粒比、凋落物量、土壤全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全磷含量和土壤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张东来张玲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演替可溶性有机碳影响因素
针阔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释放的动态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调整低效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P)人工纯林的林分结构,探明其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释放规律,该研究以马尾松、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C)和香椿(Toona sinensis,T)的凋落叶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树种和质量比例组合为15个处理(3个单一树种处理+12个混合处理)后进行野外凋落叶分解实验,并探讨DOC释放最佳的凋落叶树种组合以及混合比例。结果表明:(1)马尾松和大部分混合处理凋落叶(除了PT64)在分解初期(0~6个月)的DOC含量均显著升高,出现富集现象,之后随着分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分解中后期(12~18个月)或分解末期(18~24个月)再次出现小幅度的富集现象。阔叶所占比例越高,其后期DOC含量越低。(2)分解前期(0~6个月)凋落叶DOC释放的拮抗效应较强(58.33%),仅有8.33%(1/12)的混合处理表现出协同效应。之后(6~18个月)其协同效应逐渐增强(91.67%),分解末期(18~24个月)凋落叶的协同效应有所减弱(66.67%)。在所有混合处理中,PT64在整个分解期间均出现协同效应,其次为PT73、PCT622和PCT613在大部分分解时期(3/4)出现协同效应。(3)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表明,凋落叶初始质量因子中N含量、P含量、木质素含量、缩合单宁含量、C/N、C/P、木质素/N以及木质素/P是影响该研究区域中凋落物DOC释放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马尾松与阔叶凋落叶混合后的DOC释放受到树种、混合比例及分解时间的共同影响。相对于其他混合处理,阔叶占比大于等于30.00%且含有香椿(T)的凋落叶混合处理(PT64、PT73、PCT622和PCT613)更能促进DOC的释放。
李勋张艳宋思梦周扬张健
关键词:马尾松乡土阔叶树种可溶性有机碳拮抗效应

相关作者

杨玉盛
作品数:533被引量:7,269H指数:4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 杉木人工林 土壤呼吸 人工林 亚热带
周建斌
作品数:180被引量:3,052H指数:3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日光温室 土壤养分 可溶性有机碳 氮肥 可溶性有机氮
杨智杰
作品数:202被引量:1,877H指数:25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呼吸 中亚热带 亚热带 增温 杉木
谢锦升
作品数:226被引量:3,490H指数:34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 土壤呼吸 人工林 杉木人工林 植被恢复
刘小飞
作品数:119被引量:838H指数:1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中亚热带 亚热带 米槠 土壤呼吸 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