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台湾乳白蚁“的相关文章
苯酚及其衍生物对台湾白蚁踪迹行为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苯酚及其衍生物对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踪迹行为的影响,筛选对台湾白蚁具有踪迹活性的化合物,为白蚁引诱剂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定性滤纸上画Y型路径,用不同浓度的苯酚及12种苯酚衍生物沿茎和其中的一条分枝划线,另一条分支仅用不含化合物的丙酮划线;测试台湾白蚁工蚁和兵蚁沿化合物划线爬行距离,比较工蚁和兵蚁的踪迹行为。【结果】苯酚(0.05,0.5和5μg/cm)、对氯苯酚(0.005,0.05,0.5,5和50μg/cm)、苯甲酸苯酯(0.0005,0.005,0.05,0.5,5和50μg/cm)、乙酸苯酯(0.5,5和50μg/cm)、4-羟基苯甲醛(0.5,5和50μg/cm)、甲基苯乙基醚(5和50μg/cm)、苯乙醚(50μg/cm)和2-氟苯酚(0.5和5μg/cm)共8种化合物对台湾白蚁工蚁具有踪迹活性(平均爬行距离≥3.0 cm);此外,台湾白蚁工蚁和兵蚁沿苯酚(0.5μg/cm)、对氯苯酚(0.05μg/cm)或苯甲酸苯酯(0.5μg/cm)划线路径的爬行距离均无显著差异,且踪迹行为相似。【结论】苯酚及多种苯酚衍生物对台湾白蚁具有踪迹活性,但它们与此前报道的白蚁踪迹信息素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具有作为白蚁引诱剂的应用潜力。
易聪张治东张浪汪岚峰罗创涟郭荣幸刘迪梁嘉威毛磊李晓媚王德森王偲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苯酚
miR-120对台湾白蚁抵御绿僵菌的免疫反应的影响
2024年
本研究探究了miR-120在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抵御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通过对台湾白蚁注射miR-120 agomir以增加白蚁体内miR-120的含量后,台湾白蚁的存活率降低约35%,绿僵菌对台湾白蚁的致死率提升约55%,同时显著抑制了台湾白蚁对绿僵菌的趋避反应。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试验证实了miR-120靶向结合免疫基因Draper。通过对Draper进行注射法RNAi后,得到了类似于注射miR-120 agomir后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miR-120通过抑制靶基因Draper的表达,抑制了台湾白蚁抵御绿僵菌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台湾白蚁的存活率显著下降。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白蚁的免疫机制,并为开发抑制白蚁免疫防御反应的技术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促进白蚁生物防治的发展。
张泓李志强贾凤龙陈伟文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免疫反应绿僵菌白蚁防治
台湾白蚁味觉受体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在我国分布广泛,对房屋建筑、林业作物等均会造成严重危害。作为一种社会性昆虫,台湾白蚁长期生活于地下,其示踪,蚁巢清理,食物的寻找和鉴别等行为均高度依...
马原飞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RNAI
10%氟铃脲饵剂防治台湾白蚁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 通过现场试验,明确10%氟铃脲饵剂对台湾白蚁的灭治效果。方法 在确定台湾白蚁巢群大体数量的基础上,给每巢台湾白蚁施以不同剂量的饵剂,然后观察巢群的存活情况。结果 10%氟铃脲饵剂对栖息在树木内的台湾白蚁巢群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每巢施用饵剂100~200 g时,可在28~42 d(平均33.7 d)内将整巢台湾白蚁杀灭。结论 10%氟铃脲饵剂可在较短的时间里杀灭台湾白蚁巢群,建议对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促进它在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龚跃刚钟亮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饵剂氟铃脲
9种病毒类杀虫剂对台湾白蚁的毒杀效果研究
2023年
目的 了解9种病毒类农药对台湾白蚁的毒杀效果。方法 参照农药登记用白蚁防治剂药效试验方法及评价(NY_T 1153—2013)第1部分:农药对白蚁的毒力与实验室药效。结果 胃毒试验中,在试验浓度下(稀释50、75、100倍),7 d时间,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10~9 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3×10~9 PIB/g)、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10~7PIB/ml+2 000 IU/μ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1×10~7 PIB/ml+2 000 IU/μl)、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悬浮剂(3×10^(10)OB/ml)、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10~7PIB/ml+0.2%)6种药剂白蚁无死亡;蟑螂病毒饵剂(6 000 PIB/g)各浓度处理组白蚁均在第3天全部死亡;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10~9 PIB/ml)各浓度处理组白蚁分别在第5、5、6天全部死亡;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10~9PIB/ml)50、75倍稀释液处理组白蚁均在第6天全部死亡;触杀试验中,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1×10~7 PIB/ml+2 000 IU/μl)75倍和100倍稀释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10~7 PIB/ml+2 000 IU/μl)100倍稀释液对台湾白蚁无触杀作用;蟑螂病毒饵剂(6 000 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10~9 PIB/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10~9 PIB/ml)50、75、100倍稀释处理组白蚁分别于第1、2、2,2、2、2,2、3、4天全部死亡。结论 蟑螂病毒饵剂、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台湾白蚁有毒杀作用,具有一定的白蚁防治应用前景。
曾小虎王思忠徐鹏李宁郭耀辉唐雪琴张亮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胃毒触杀
CO<Sub>2</Sub>在增加台湾白蚁肠道固氮菌和螺旋体丰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CO<Sub>2</Sub>在增加台湾白蚁肠道固氮菌和螺旋体丰度中的应用。外环境CO<Sub>2</Sub>浓度差异对台湾白蚁后肠共生菌群的物种组成影响较小,而对物种的丰度影响较大。各处理组的核心菌群不变...
吴文静李志强张世军刘炳荣周虹冯淑怡
台湾白蚁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功能研究
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一种对农业以及木质建筑危害性很高的昆虫,其体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白蚁的能量代谢和各种社会行为,包括信息素的合成、表皮形成、能力储存和抗寒耐旱等特性。在众多...
许丹妮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脂肪酸去饱和酶RNAI
台湾白蚁对几种常见绿化树种木材取食偏好性的研究
2022年
目的为明确台湾白蚁对南通地区常见绿化树种取食偏好性,以期为南通地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台湾白蚁放在单一食物来源的环境下,观察28 d内台湾白蚁分别对雪松、垂柳、银杏、无患子、朴树、榉树、乌桕7种木块的蛀食情况及取食量。结果台湾白蚁对雪松(完好值30)、垂柳(完好值30)、银杏(完好值30)有明显蛀食情况,且取食量(雪松28.96 mg、垂柳28.13 mg、银杏26.18 mg)显著高于其他4种树种。结论台湾白蚁在不同树种间取食差异明显。
王文晶王瑊张文童张新平孙奕然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树种
容器形状和出口位置对台湾白蚁逃遁行为的影响
2022年
【目的】逃离危险对集群生活的动物来说是一项重要挑战。白蚁是真社会性昆虫,群体密度较大。因此,白蚁可能进化出了特殊的策略集体逃离危险情境。【方法】本研究比较了实验室条件下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工蚁在不同形状容器(没有出口的圆形和方形容器)的逃遁行为,并调查了在有出口的情况下,台湾白蚁工蚁从圆形容器边缘、方形容器直角处和方形容器直角边中间的撤离效率。【结果】在没有出口的情况下,受惊的台湾白蚁立即移动到圆形或方形容器的边缘区域并沿着容器的壁移动。然而,在方形容器的直角处,逃遁的台湾白蚁工蚁形成明显的堵塞(直角附近的白蚁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而移动速度显著低于其他区域的白蚁)。当容器上有出口时,大部分台湾白蚁工蚁分散在容器边缘,因此在出口位置周围未发现明显的堵塞。有趣的是,台湾白蚁工蚁逃出有出口的圆形容器的时间与从出口在直角附近的方形容器的无显著差异,但其从出口在直角边中间的方形容器的逃出时间更长。【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形状与出口位置均对台湾白蚁工蚁的逃遁行为与撤离效率造成影响。此外,白蚁使用了特殊的策略来避免多见于其他群居动物(如人类、小鼠等)的“快即慢”效应。由于白蚁工蚁没有视觉,研究白蚁的逃遁策略可为人群如何高效撤离可视度较低的危险环境提供启示。
张健龙靳正雅温秀军陈轩蔡嘉诚王偲
关键词:白蚁台湾乳白蚁
利用植物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银粒子及其对台湾白蚁的毒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利用多种药用植物水提液绿色合成纳米银粒子,测定分析其对台湾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毒杀活性和作用机理,探索绿色合成的(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在白蚁防治方面的潜力,拓宽AgNPs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方法】分别利用药用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根茎、白毛夏枯草Ajuga nipponensis全株、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和鱼腥草Houttuy niacordata全株的水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银粒子,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纳米粒度分析仪验证AgNPs的生成并表征其粒子大小、形状和聚集程度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AgNPs对台湾白蚁工蚁的毒杀效果。通过测定800 mg/L AgNPs处理7 d的台湾白蚁工蚁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滤纸酶活性(filter paper activity,FPA)水平,来探析AgNPs对白蚁的毒杀作用机理。【结果】4种药用植物水提取液合成的AgNPs颗粒均呈球形,粒径在69~180 nm之间;7 d内AgNPs对台湾白蚁工蚁的LC_(50)值分别为150,340,342和309 mg/L;800 mg/L AgNPs处理7 d后台湾白蚁工蚁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AchE活性和FPA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4种植物提取物合成的AgNPs对台湾白蚁工蚁均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它们可通过降低白蚁体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AchE活性和FPA来影响其存活,说明绿色合成的AgNPs在防治台湾白蚁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谢晓俊羊桂英于保庭胡寅莫建初
关键词:台湾乳白蚁纳米银粒子植物提取液杀虫活性

相关作者

莫建初
作品数:248被引量:1,02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白蚁 黑翅土白蚁 引诱剂 蚊虫 引诱
钟俊鸿
作品数:47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台湾乳白蚁 截头堆砂白蚁 白蚁 原始繁殖蚁 家白蚁
陆温
作品数:215被引量:655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
研究主题:天牛 朱红 幼虫 橘小实蝇 饲养
刘炳荣
作品数:31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研究主题:截头堆砂白蚁 原始繁殖蚁 台湾乳白蚁 白蚁 白蚁防治
李志强
作品数:49被引量:119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白蚁 台湾乳白蚁 风筒 截头堆砂白蚁 MATLAB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