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篇“ 右旋走滑“的相关文章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时限的探讨
2024年
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争议主要集中在右旋开始的时期.以渤海海域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为例,基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学和沉积学两个方面基于多种证据系统探讨了郯庐断裂带的右旋活动时限.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活动切割改造了早期(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伸展断裂系统,R剪切断裂形成于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派生构造主要发育在东营组沉积期至今;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的右旋活动错开了先期(孔店组-沙河街组沉积期)形成的沉积体,同沉积期活动导致了鱼跃式砂体、轴向或斜向砂体的发育展布,弯曲断裂的释压作用控制了的局部洼陷的形成.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主要在古近纪渐新世晚期东营组沉积期,此后逐渐减弱、持续至今.
李伟李嘉吴宛秋张同杰陈兴鹏蒙美芳曹明月张巧
关键词:右旋走滑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石油地质
郯庐断裂右旋活动对东濮凹陷构造演化的影响
2023年
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造成郯庐断裂由左旋向右旋转变,渤海湾盆地东部各个凹陷对该构造事件响应明显,盆地西部的东濮凹陷是否受其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东濮地震解释方案的制定。结合三维地震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兰聊断层的控盆特征;根据雁列断层组合演化与区域年代资料,探讨雁列组合与区域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通过低序级断层向统计,明确该区新生代所处的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兰聊断层西部分支是控制东濮凹陷整体结构的关键断层;雁列断层组合形成时间与区域右旋耦合性差;东濮地区古近纪应力场稳定,未见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前后的明显差异;拉张应力是东濮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动力,右旋扭应力对该区构造影响较小。
冯阵东谭浩林吴伟王光绪刘惟庆魏国营贾天让
关键词:郯庐断裂东濮凹陷边界断层应力变化右旋走滑
青藏高原东北缘右旋断裂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及其构造变形模式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下构造活动强烈,是高原向外生长和隆升扩展的前缘位置,该区域发育了丰富的断裂系,其中不同向活动断裂之间相互作用研究,涉及到区域应变分配与构造转换、不同强震...
刘金瑞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右旋走滑
右旋应力场内高砂地比断裂精细解释及特征:以新北油田为例
2023年
新北油田是近年胜利油田滩海石油地震勘探重点研究区,为郯庐大型断裂系统右旋应力场所控制的断块、断鼻构造油藏。新北油田断裂系统下断裂发育非常复杂并且高砂地比,常规的地震解释方法精度低、断裂组合困难,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在断层静态地质模型的约束下,通过建立“三级解释”模式,采用新一代相干体分析识别大断层、蚂蚁追踪技术落实小断层和时间切片降低多解性等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对研究区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从而揭示了右旋应力场内高砂地比背景下的断裂展布特征。研究认为不同地层、不同性质、不同向的断层相互交织而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鼻、断块构造圈闭,这些圈闭主要受断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层和褶皱构造控制,是新北油田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潘福友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右旋走滑应力场
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晚期最新右旋运动的定量研究及其构造意义——基于板泉拉分盆地的构造和沉积约束
活动地块理论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一系列受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的活动地块。地块内部通常相对稳定,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地块边界带上。有历史记载以来的全部8级地震和80%以上的7级以上...
疏鹏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拉分盆地右旋走滑磁性地层华北地块
板泉拉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对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晚期右旋运动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板泉盆地是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晚期右旋运动产生的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典型的拉分盆地,其沉积历史记录着郯庐断裂带右旋运动的起始时间和演化过程.文章利用地震反射勘探、钻孔探测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方法揭示了板泉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解析了拉分盆地与断裂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了郯庐断裂右旋的起始时间及构造意义.研究表明板泉盆地经历了前拉分弱裂陷、同拉分伸展和后拉分沉降三个演化阶段,反映了控制盆地发育的郯庐断裂带微弱活动、活动增强和活动性向盆地中央迁移的演化过程.盆地的沉积充填对盆地遭受的幕式拉分伸展作用有着明显的响应,盆地内白垩系基底之上保留了强烈拉分前因局部裂陷作用而缓慢堆积的薄层中新统泥岩,拉分开始后盆地内依次充填了冲积扇相、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地层.华北地块内郯庐断裂带新生代晚期最新的构造运动以幕式右旋为主,这种变形样式开始于(4.01±1.27)Ma.华北地区新生代晚期以来的最新构造变形受控于青藏高原东缘晚中新世以来的挤出造山作用,六盘山构造带向东推挤和秦岭断裂带的左旋剪切作用,使得华北地块区内次级地块发生“书斜式”推挤旋转变形,这种构造变形样式自~4.01Ma扩展至华北平原并持续至今.这种“书斜式”转动伴随着华北地块区南北两侧近EW向边界断裂带的区域性左旋运动和各次级地块间NNE边界断裂的右旋应是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强烈挤出的远程效应.
疏鹏徐锡伟酆少英刘保金李康Paul TAPPONNIER邓小娟陈桂华夏暖许洪泰秦晶晶何付兵马严郑荣章
关键词:走滑运动拉分盆地郯庐断裂带华北平原
山西地堑系北部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晚第四纪右旋速率的约束被引量:5
2022年
山西地堑系是华北中部的一个不连续的右旋剪切拉张构造带,这一观点似乎早已被学界所广泛认同。然而,目前仍缺乏对山西地堑系内部NNE向断裂右旋特征的深入认识。本研究主要以山西地堑系北部六棱山北麓断裂的西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光释光测年等手段对断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厘定。跨断裂冲沟的一致性右旋偏转等表明断裂具有右旋活动,断裂露头的构造解析及断层三角面、断层崖和冲沟裂点等指示断裂还具有正断分量。对断错地貌面和地质体的精确测量结果表明断裂应以右旋为主,兼有正断分量,且分量远大于垂直分量。结合年代学估算出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右旋速率为1.6±0.3 mm/a,垂直动速率约为0.2 mm/a。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的右旋速率与GPS测量的山西地堑系的右旋剪切速率大体相当,表明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在山西地堑系的右旋剪切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的右旋运动未被六棱山北麓断裂中段的水平拉张作用完全吸收和调节,剩余的应变分量可能继续向NE方向传递,故与六棱山北麓断裂西段向基本一致的六棱山北麓断裂的东段也可能具有右旋特征。
罗全星李有利胡秀郭爱伦刘晴日姜珊汝
关键词:山西地堑系右旋走滑滑动速率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晚三叠世右旋:对中亚造山带西南缘造山复活的响应
2022年
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位于东天山地区,是重塑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演化过程的关键断裂之一。在雅满苏南,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韧性变形强烈。野外观测和镜下观察表明,剪切带具有典型的右旋特征。糜棱岩化片岩的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11.5±1.3)Ma,说明该变形事件发生在晚三叠世。进一步综合区域资料分析认为,中天山北缘剪切带东段晚三叠世的韧性是对中亚造山带西南缘聚合后再次复活造山的响应;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晚三叠世复活造山时限为230~210 Ma,其动力主要来自于NWW方向的波罗的海克拉通的挤压。
刘博陈正乐袁峰张青韩凤彬张文高霍海龙李季霖赵同阳韩琼李平夏冬屈梦梦
关键词:晚三叠世右旋走滑
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河—箐河断裂带右旋变形的证据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演化是认识高原向东扩展的关键。位于该区的金河—箐河断裂带总体呈NE向展布,现今表现为左行特征。最新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金河—箐河断裂带的北段发育一套具有典型韧性剪切变形特征的糜棱岩,其原岩为泥盆纪的火山凝灰岩和中—上元古界的流纹质火山岩。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岩层的变形特征指示断裂带发生了右旋剪切变形。对剪切带内特征矿物显微构造分析,结合EBSD测试限定整条韧性剪切带的变形温度为~400℃。目前对这期右行的时代缺乏研究,结合区域相关资料,推断其可能发生在晚始新世—早中新世。这对于完善和认识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具有重要意义。
尹启航李海龙王强茂张岳桥范艳霞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右旋走滑韧性剪切带
新北油田右旋应力场内断层封堵性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新北油田是胜利油田滩海石油勘探的重点区域,郯庐断裂带位于其东部,右旋为研究区应力场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内形成张扭应力场,产生NNE-SSW向的同向和NEE-SWW向的拉张。新北油田主要为断块、断鼻构造型油藏,含油高度在20 m以上的多个圈闭钻探失利,表明该区断层封堵性的复杂性。创造性地提出了断层封堵性的"三级评价"模式:通过定性的描述--区域应力场分析、断距分析、"砂-泥"并置关系研究、断层与岩层产状配置关系研究;定量的计算--SGR参数、断层泥厚度以及油柱高度与圈闭闭合幅度的匹配程度等单因素进行分析;多因素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北油田近南北向断层开启性较强,近东西向断层封闭性较强且断距大,SGR≤0.26且断层泥厚度小于0.2 m的断层封堵性最差,断层面泥质含量高的断层其圈闭的含油高度也相对较高,在断层封堵性分析基础上获得的馆下段Ⅱ砂组、馆下段Ⅲ砂组、馆下段V砂组和东营组Ⅲ砂组4个砂组的圈闭评价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下一步的勘探研究工作。
王志伟
关键词:新北油田断层封堵性SGR

相关作者

常祖峰
作品数:75被引量:405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发震构造 晚第四纪 M 晚第四纪活动
张波
作品数:431被引量:1,13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抽油机 气井 天然气 苏里格气田 油田
俞晶星
作品数:36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东北缘 青藏高原 地震 阿拉善地块 山前断裂
张培震
作品数:199被引量:5,944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东北缘 青藏高原 地震 滑动速率 古地震
杜鹏
作品数:36被引量:539H指数:13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研究主题:钻孔联合剖面 滑动速率 古地震 银川盆地 隐伏活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