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8 篇“ 叶下珠 “的相关文章
苦味叶 下 珠 活性成分叶 下 珠 脂素的抗疲劳机制分析 2024年 本研究探讨了苦味叶 下 珠 (Phyllathus amarus)的主要活性成分——叶 下 珠 脂素的抗疲劳机制。研究显示,叶 下 珠 脂素可以显著提高EIF大鼠的力竭游泳时间,并有效降低血清心肌损伤指标的水平,说明其具有显著的抗EIF活性。机制性研究发现,叶 下 珠 脂素通过激活Nrf2来发挥其抗疲劳作用,同时提高抗氧化酶水平并降低ROS产生,进而提供细胞保护。此外,叶 下 珠 脂素还能优化能量代谢,降低疲劳程度。本研究为开发基于叶 下 珠 脂素的抗疲劳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正琼 沈友华关键词:抗疲劳 NRF2 能量代谢 叶 下 珠 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评价2024年 目的评价叶 下 珠 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及生物等效性。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叶 下 珠 配方颗粒、饮片汤剂溶液(0.4282、2.000 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8、12、24、36 h采血,UPLC-MS/MS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鞣花酸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再考察这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2种制剂AUC_(0~∞)、AUC_(0~t)、MRT_(0~∞)、MRT_(0~t)、t_(1/2)、T_(max)、CL、C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C_(max)、AUC_(0~∞)比值或对数均数的差值均在90%置信度下 符合生物等效标准。结论叶 下 珠 配方颗粒、饮片汤剂药动学特性接近,具有生物等效性。 朱仙慕 黄群 陈丹 谢平 马国萍关键词:药动学特性 生物等效性 UPLC-MS/MS 叶 下 珠 饮片质量标准优化研究2024年 目的:优化叶 下 珠 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叶 下 珠 饮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叶 下 珠 饮片粉末及横切面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的含量;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叶 下 珠 饮片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结果:TLC分析中,叶 下 珠 饮片与对照药材在相近位置均显示紫红色斑点。显微鉴别中,饮片粉末、横切面所含各种组织结构均可作为鉴别依据。含量分析中,没食子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5068X-14509(r=0.9998),含量为0.0110%~0.2582%;柯里拉京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8265X-7032(r=0.9999),含量为0.1267%~0.3291%;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9.49%~11.29%、6.02%~9.92%、0.64%~1.67%、15.73%~30.25%。结论:该质量标准可为准确、全面控制叶 下 珠 饮片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黎旭 包敏 胡冠宇 吴茜 谢嘉驰 郭宇鸽关键词:叶下珠 薄层鉴别 显微鉴别 叶 下 珠 水提液胃肠促动作用初探2024年 目的对叶 下 珠 水提液胃肠促动作用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应用在体小鼠胃排空和小肠向前推进性运动试验法,以及离体的家兔回肠肠管和豚鼠胃试验法,观察叶 下 珠 水提液对动物胃、小肠活动情况的作用。结果相较于正常对照组,叶 下 珠 水提液低、中、高剂量(2.5、5.0、10.0 g生药/kg)组能较明显地减少在体小鼠胃内残留率,也能较明显增加小肠向前推进运动百分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离体实验中,叶 下 珠 水提液给药后明显增加离体家兔回肠肠管平滑肌收缩的幅度,相较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增加豚鼠胃底环形肌收缩的振幅和速度,相较于给药前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叶 下 珠 水提液对胃肠具有明显促动作用。 傅劲松 赵中泱 梁生林关键词:叶下珠 水提液 叶 下 珠 的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24年 叶 下 珠 是临床常用治疗癌症的中药材,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包括水提物、醇提物、叶 下 珠 生物碱、叶 下 珠 多糖等。除显著的抗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抗癌作用,叶 下 珠 还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合近5年的研究成果,文章对上述叶 下 珠 有效部位和药理作用进行分析整理,同时提出今后关于叶 下 珠 研究的建议,以此反映最新的叶 下 珠 研究成果,为叶 下 珠 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研究者下 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陶然 张晓春 曹杨港 胡锦 毛德文关键词:叶下珠 药理作用 叶 下 珠 有效成分提纯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2024年 叶 下 珠 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酚酸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明目消积的功效,以及抗菌、抗氧化、抗病毒、抗血栓、提高脾细胞活性、长期使用毒副作用小的特点。临床上,叶 下 珠 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脂肪肝效果理想。由于药效明确,开发利用前景良好,关于叶 下 珠 各类成分提取利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及技术不断革新。为提供叶 下 珠 药材开发利用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综述了叶 下 珠 部分有效成分的提纯工艺和近10年来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发现(1)对于叶 下 珠 中总酚类的提取,超声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而柯里拉京的提取方面,膜过滤技术和柱色谱分离技术最有望用于工业生产;其他成分的提取工艺目前主要以传统方法为主,新方法处于实验探索阶段。(2)尽管有关叶 下 珠 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多,但是单个活性成分的构效关系研究较少,不利于进一步开发新药。(3)质量控制多集中在含量测定和指纹图谱方面,对重金属和33种农残的研究未见报道;市场上仍存在部分易混品常见的有苦味叶 下 珠 、珠 子草等,目前仍缺乏简单有效的鉴别手段。 张培 李飞关键词:叶下珠 提纯工艺 两种叶 下 珠 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叶 下 珠 属(Phyllanthus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全球约700多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30余种,主要产于长江以南各省。该属植物具有利水解毒、平肝清热的功效,在痢疾、肠炎、... 胡天阳关键词:叶下珠属 化学成分 细胞毒性 叶 下 珠 复方Ⅱ号对2-AAF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形成的影响2023年 目的观察叶 下 珠 复方Ⅱ号干预治疗对2-AAF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采用含0.05%的2-AAF饲料,喂养大鼠15周,建立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叶 下 珠 复方Ⅱ号组(29.17g/kg)。另设正常组。观察叶 下 珠 复方Ⅱ号干预治疗对2-AAF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形成的影响,观察大鼠肝脏表面情况并检测血生化,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情况,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miR-122与IGF-1R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IGF-1R蛋白的表达。结果叶 下 珠 复方Ⅱ号的干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2-AAF的毒性损伤,从而抑制肝癌癌前病变形成;与模型组雌性大鼠比较,模型组雄性大鼠血清AST、ALT、ALP和GGT水平显著升高(P<0.05)、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 下 珠 复方Ⅱ号治疗组肝细胞坏死变性程度较轻,且未发现明显的异型增生和结节形成;叶 下 珠 复方Ⅱ号治疗组血清ALB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 下 珠 复方Ⅱ号治疗组肝组织miR-122水平显著上调(P<0.05),IGF-1R mRNA与蛋白表达显著下 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雄性SD大鼠更适合作为2-AAF诱导肝癌模型的造模动物,其肝癌癌前病变组织呈现明显的miR-122表达抑制和IGF-1R的表达增加。叶 下 珠 复方Ⅱ号具有抑制2-AAF诱导的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的形成作用,作用机制与重建miR-122的表达和抑制IGF-1R表达有关。 叶慧敏 陈力文 徐玉洁 李常青关键词:肝癌 MIR-122 IGF-1R 叶 下 珠 提取物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 下 珠 提取物与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植物提取物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叶 下 珠 全草为原料,用氯化胆碱与苹果酸组成的低共熔溶剂提取叶 下 珠 ,再采用大孔树脂对其提取上清液进行色谱分离,先用纯水洗脱后,... 何晓雯 方岩雄 黄华容 纪阿林 谭伟 蔡晓兰苦味叶 下 珠 药效物质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2023年 以苦味叶 下 珠 的药效物质、临床活性、临床应用等为关键词,以Web of Science、谷歌学术、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等为数据来源,查阅了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献,对苦味叶 下 珠 的植物化学研究、药理活性、毒理学评估和禁忌证进行了分析整理,发现苦味叶 下 珠 含有许多有价值的化学成分,且这些化学成分显示出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抗菌、抗氧化、健胃止泻和抗溃疡活性,同时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并对避孕、修复肝损伤、降血糖具有临床意义. 李莹关键词:苦味叶下珠 植物学 药理活性
相关作者
李常青 作品数:91 被引量:510 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叶下珠复方 苦参碱 肝损伤 小鼠肝损伤 荔枝核 周大桥 作品数:301 被引量:1,168 H指数:17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肝纤维化 慢性乙型肝炎 软肝冲剂 肝硬化 童光东 作品数:237 被引量:830 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中医药疗法 魏春山 作品数:69 被引量:392 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复方叶下珠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叶下珠 张兰珍 作品数:178 被引量:1,104 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鞣质 藏药 中药 叶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