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篇“ 司法现代化“的相关文章
论中国式司法现代化被引量:5
2024年
司法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法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司法文明为根脉、以高远法律价值为目标、以能动司法为功能定位、以司法体系建设为主体工程、以司法体制改革为根本路径、以现代科技应用为强大动力、以提升涉外司法能力为紧迫任务的司法现代化
黄文艺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司法体制改革
中国司法现代化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2024年
中国司法建设百余年发展历程可从理论上总结为两个核心命题:一日“现代司法的中国”,一日“中国性司法现代化”。前者指向的是现代性精神、理念、价值、范畴甚至某些制度移植或借鉴在中国司法领域面对转型中国的实践情境约束之时如何落地,后者则是指中国本土的司法价值、观念、范畴、文传统等如何进行现代阐释或如何与现代性精神及理念融合,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司法制度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创造性转、创新性发展”。
段陆平
关键词:国家司法制度司法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精神司法价值
中国司法现代化的潜流探究 ——一个基于清代司法档案的考察
学界既有的对中国司法现代化的研究的总体趋势是从宏观理论走向中观研究,从西方理论转向中国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学者基于中国立场重新审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司法现代化的意义上,既有研究已经注意到了司法现代化的历史的、地方...
孙远航
关键词:清代司法现代化场域教案
数据与算法驱动的中国司法现代化
2024年
本文以中国司法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两超怪圈”为切口,以算法利维坦与数字怪兽们的博弈为问题状况,以司法的概念计算公式和数据计算公式为两个基本点,考察了数字现代化另辟蹊径的原理以及智慧法院的四个一体平台的操作机制。基于人工智能赋能法官个体、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类案的自动识别和推送、庭审场景敞视、跨领域信息分享的网络查控系统、司法行政的目标管理和指标评估等现象的深度分析,阐明了数据和算法对审判独立、正当程序、司法公开、办案效率等现代法治原则实施的积极作用以及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从人机共存、规范多元的现实出发,特别强调法律—技术程序的不同组合及其优选的重要意义。
季卫东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
中国司法现代化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径
2024年
中国司法建设百余年历程可归结为“现代司法的中国”与“中国性司法现代化”两个基本命题,并在当下融合于迈向“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自主性现代司法模式。对于中国司法现代化的逻辑阐释及发展理路,可从达玛什卡司法程序类型理论寻找灵感。立足于现代司法的多样特征,达玛什卡提出了一个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程序类型理论,并可引申出多元现代性视野下司法现代化存在多种选择的命题,这可以在理论上为“现代司法的中国模式”提供支撑。同时,摒弃去情境的普遍主义,基于权力组织结构和国家形态对司法程序某种程度的决定性塑造作用,达玛什卡“重新找回国家”,深刻阐释了司法现代化的主体性逻辑与政治生态学命题。无论“现代司法的中国”,抑或“中国性司法现代化”,都应充分关注程序改革与作为制度背景的中国司法生态特别是政治生态的契合性。未来司法建设应在中国性与现代性之间进行反思平衡,既要深入推进司法领域中国性价值与范畴的现代阐释,也要充分关注现代性价值与范畴在司法领域的中国表达。
段陆平
关键词:司法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多元现代性
涉外法治视域下的中国式司法现代化
2024年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能力和水平,还将为中国式司法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邢泉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国家主权法律事务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中国式民事司法现代化
2024年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六十余载,从党领导基层治理与群众工作的“一地之计”发展为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的“一国之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成果,是推进中国式民事司法现代化的“源头活水”。中华传统法律文中的“无讼”理想与现代社会“诉讼爆炸”现实之间的冲突与调适,需要从中国的国情和司法实际出发,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性地解决民事司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本土的时代之问,以中国式民事司法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唐力
关键词:民事司法传统法律文化枫桥经验无讼基层社会治理
司法现代化视角下以证据为中心刑事指控体系的构建及配套机制保障
2024年
在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从司法现代化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是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冤假错案的客观要求。在司法现代化视角下,应当更新刑事司法理念,以现代法治意识和诉讼观念指导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的构建;完善刑事司法制度,以司法现代化的应然要求全流程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潘金贵周宇婷
关键词:司法现代化
刑事司法现代化:证据标准的功能反思与发展进路
2024年
理论上,证据标准的核心内涵是指证明某一类犯罪所应收集的证据集合。实践中,证据标准被政法决策层赋予特定的管理功能,以实现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作为管理工具的证据标准有助于提升司法效率,却难以实现准确认定事实的核心目标。原因在于,证据标准的构建源自以往裁判文书的经验总结,因而存在证据类型固定、证据属性狭义、证据范围单向、标准构成要件等内在缺陷,这导致证据标准难以实现其预设目标。证据标准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及规范性等特性,具有实现准确认定事实之目标的潜能。我们应将最佳解释推理作为完善证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审前阶段,其应强调证据收集的全面性及方法性;在审判阶段,其应强调证据审查的动态性与融贯性。
梁鸿飞
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的愿景被引量:21
2023年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篇章。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重要标尺和有力保障。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要体现法治现代化要求,具有司法现代化品格;要遵循司法客观规律,契合司法实践需求;要立足中国制度国情,传承优秀法律文;要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借鉴海内外先进制度。实现中国式刑事司法现代化,要从刑事司法理念现代化、刑事司法体制现代化、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刑事司法能力现代化等四个方面着力推进。
卞建林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法治现代化刑事司法改革

相关作者

公丕祥
作品数:216被引量:1,816H指数:2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治思想 法治现代化 依法治国 法治 法治发展
夏锦文
作品数:93被引量:1,198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法制现代化 司法 司法现代化 中国法制现代化 法律秩序
张建伟
作品数:376被引量:6,043H指数:3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司法 检察机关 司法机关 辩诉交易
高新华
作品数:53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行政诉讼原告 原告
徐昕
作品数:136被引量:1,280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司法改革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暴力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