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99篇“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2024年
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患儿的临床特、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病儿,分析其临床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的特点。结果 3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平均年龄为(5.6±2.4)岁。其中,男孩22例(22/30,73%),女孩8例(8/30,27%),男女比例为2.75:1。根据年龄划分,分为婴儿组(0-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期(6-16岁),各年龄组占比分别为0%、16.7%、36.7%、46.7%,其中学龄期儿童占比最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起病患儿25例,占比高达83.3%,除此之外余5例患儿均为亚急性起病;且大部分患儿表现为疼痛伴下肢无力或仅以下肢无力起病占比66.7%,除此之外有3例以复视起病(10%),3 例以行走不稳起病(10%),2例以声音低弱起病(6.7%),跛行起病、四肢麻木起病和双眼睑下垂起病者分别为1例。伴随症状中合并颅神经损害的有16例(53.3%),占比最大,累及舌咽迷走神经7例(23.3%),累及面神经4例(13.3%),累及动眼神经3例(10%),累及外展神经2例(6.7%)占比最小。25例患儿应用免疫球蛋白1g/(kg?d) ×2天、联合B族维生素及鼠神经生长因子营养神经治疗,5例患儿除了给予以上治疗以外,还给予联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按常规冲击剂量给予20mg/(kg·d) ×3天,7天内逐渐减停。基本预后良好。
陈玲孙素真吴文娟张晓青岳玲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肌电图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单纯IVIG治疗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GBS患者4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1例)。研究组采用单纯IVIG治疗5 d,对照组采用IVIG治疗5 d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90.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 6,P>0.05);治疗后,研究组运动功能量表(MRC评分)(48.3±2.6)分,略高于对照组的(47.2±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3 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对照组(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 6,P>0.05)。结论 单纯IVIG治疗与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GBS患者的疗效相当,激素并不增加疗效,静脉丙种球蛋白对GBS患者的疗效确切。
陈莹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吉兰巴雷综合征预后影响糖皮质激素
神经超声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神经超声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7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29例者作为观察组,另外2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神经超声检测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分析两种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结果神经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6.55%、特异度为96.55%与诊断准确率为96.55%均高于MRI诊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8、5.220、6.444,P<0.05)。结论神经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更高,为患者做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常坷龚细礼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外伤致Bickerstaff脑干脑炎并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23年
Bickerstaff脑干脑炎(bickerstaff brainstem encephalitis,BBE)是发生在脑干罕见的神经免疫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眼肌瘫痪、共济失调及意识障碍。患者若同时叠加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常因临床表现复杂而极易发生漏诊、误诊。国内外均较少见相关临床报道。现对1例脑外伤后BBE合并GBS的患者资料进行报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降低误诊率。
李大勇彭希静亮
关键词:脑外伤BICKERSTAFF脑干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补中益气汤联合电针治疗脾胃虚弱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电针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GBS脾胃虚弱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纳入试验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计14 d。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四肢肌力评分、感觉功能系统评分、神经肌肉功能评分、脑脊液蛋白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25/28)高于对照组(64.29%,18/28)(P<0.05),治疗组各项治疗前后评分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脑脊液蛋白含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缓解脾胃虚弱型GBS临床症状,减轻肢体无力及麻木胀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桑艳谭琼龙华君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电针
不典型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教学查房
2023年
1病案资料患者男性,57岁,主因"间断喘憋2日,加重1 h"由家属轮椅送至急诊,家属代诉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喘憋、胸闷,伴咳嗽、咯痰,痰色白,大汗出,无发热恶寒,无心慌胸闷,持续2 h后自行缓解,故未至医院就诊及详查。就诊本院急诊当天晨起再次出现喘憋、胸闷,1 h前症状明显加重,喘憋、呼吸困难、大汗出,胸闷,面色发绀,遂就诊于本院急诊科。
李莉李莉刘宇刘宇刘宇马乾
关键词:发热恶寒教学查房病案资料喘憋
IgA、IgM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相关性
2022年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表达与不同类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类标准分为脱髓鞘型组(30例)与轴索型组(30例);同期选取在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gA、IgM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轴索型组血清IgA、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3.558、10.526),脱髓鞘型组血清Ig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χ^(2)=9.780),脱髓鞘型组血清IgA、IgM阳性率均低于轴索型组(χ^(2)值分别为4.800、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与脱髓鞘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有关(r_(s)值分别为0.468、0.539,P<0.05);IgA、IgM与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预后有关(r_(s)值分别为0.380、0.791,P<0.05);轴索型(OR=1.901,95%CI:1.374~2.631)、IgA阳性(OR=1.954,95%CI:1.268~3.012)、IgM阳性(OR=1.800,95%CI:1.139~2.846)是影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gA阳性、IgM阳性可能与脱髓鞘型、轴索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儿不良预后有关。
陈玲孙素真张梅杰唐洪侠刘康岳玲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轴索型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预后
一种检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12种病原体基因芯片及其应用
一种检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12种病原体基因芯片,该基因芯片制备包括:制备蝶式微流控基因芯片;提取待测样品DNA与cDNA;恒温扩增体系配制;碟式微流控基因芯片加样;恒温扩增检测;结果判读;使用前述方法,选取12例临床诊...
王振海王立斌王国玮张旭
临床风险因素和血清学标志物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风险因素和不同病程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9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清炎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其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纳入GBS患者89例,其中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41例,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4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9.13±15.89)岁。83.3%(40/48)AMAN患者在发病前有前驱感染或创伤/手术史(与AIDP组比较,P=0.032)。AMAN组Hughes评分≥3分的患者占66.7%(32/48),25.0%(12/48)因病情危重进入ICU/呼吸支持治疗。AMAN组运动功能受损更严重[Hughes评分(3.02±1.08)分;MRC总分(35.94±15.30)分;与AIDP组比较,均P<0.05]。AMAN组出院时Hughes评分≥3分以上的患者占41.7%(20/48),提示短期预后不良。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病程分为早期(≤7 d)和急性期(8~21 d)两个时间点,观察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显示,AMAN预后较差组在病程早期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比值(CRP/Alb)、血清补体C3水平较预后较好组明显增高(均P<0.05);血清补体C3在病程急性期仍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结论AMAN亚型、前驱感染或创伤/手术史、入院时高Hughes评分及低MRC评分、进入ICU/呼吸支持治疗和抗IgG-抗GM1、IgG-抗GD1b抗体阳性等临床风险因素和病程早期CRP/Alb、血清补体C3水平增高提示GB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
付佩彩毛志娟唐娜聂青李志军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血清炎性标志物短期预后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分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型及转归的关系分析
研究目的:分析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分型与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表型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及多重抗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多重抗体阳性临床意义,以验证运用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测指导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的有效性。研究方法:...
张诗瑶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抗神经节苷脂抗体表型重叠综合征

相关作者

韩晓琛
作品数:55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吉兰-巴雷综合征 颅神经受损 吉兰巴雷综合征 影像 电生理
戚晓昆
作品数:797被引量:1,75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影像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
姚生
作品数:213被引量:4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影像 电生理 病理特点 影像学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刘学东
作品数:61被引量:356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预后 缺血性脑卒中 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梗死
刘建国
作品数:372被引量:1,12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视神经脊髓炎 影像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