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6篇“ 后殖民主义“的相关文章
- 后殖民主义被引量:3
- 2011年
-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股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思潮。这股思潮发端于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进而影响到了历史、哲学、艺术甚至宗教等各个学科。
- 王旭峰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萨义德斯皮瓦克东方学东方主义
- 后殖民主义
- 陶东风著
- 关键词:政治理论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的身份危机研究
- 2025年
- 奈保尔是英国极具影响力的移民作家,他以其自身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灵感,将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风格融入作品中。其作品《抵达之谜》描述了作者在多重文化背景下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旅程。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危机,从主人公的迷失、找寻直至最后抵达三个方面探究其身份重构之旅,挖掘谜团的真相。对奈保尔“抵达”的探索,对揭露人们所面临的身份挑战、解决多重身份者的生存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朱威艳王智音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流散身份危机抵达
- 基于后殖民主义视角的批判话语分析——兼论中国知识体系的非殖民化
- 2025年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批判话语对语言与权力关系的分析主要立足于阶级层面,无法揭示话语生产背后隐蔽的不同文化间不平等不对称权力关系及民族认同等问题。本文引入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从后殖民主义与批判话语分析对话的内容展开讨论,通过系统梳理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旨在厘清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在批判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与此同时,本文着眼于中国知识体系,探究其中后殖民主义批判视角缺失现象,探索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策略。文章指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需在后殖民批判话语分析视角下,根植本土、放眼世界,挖掘中国特色叙事体系的同时解构西方话语霸权机制,为中国本土知识的发声提供空间。
- 王惠敏张晓泉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理论批判话语分析东方主义欧洲中心论
-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社会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研究——以莫言的《蛙》英译本为例
- 2025年
- 莫言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译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其翻译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批判性解读《蛙》的英文译本,重点探讨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其效果。后殖民主义翻译实践不仅有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交流,还能有效传递社会文化负载词的深层内涵。同时,该翻译策略促进了文化间的交融和对话,助力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研究表明,在《蛙》的翻译中,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起了关键作用。译者在处理社会文化负载词时,既保留了原作文化特色,又符合英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彰显了译者的文化自觉性,突显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 孙利魏文婕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蛙》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古尔纳《天堂》中的他者书写
- 2024年
- 小说《天堂》是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主人公优素福十二岁离家为父抵债的悲惨生活,描绘了生活在非洲大陆的诸多“他者”。本文基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了被殖民他者、女性他者、少数族裔他者,阐述了主人公自我身份追寻的过程,揭示了非洲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
- 张艳玲邱旭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天堂》他者身份
- 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到超越后殖民主义——国际学术界关于塞琉古殖民建城活动的研究与争论
- 2024年
- 殖民建城活动是塞琉古王国疆土治理和开发的重要方式。自19世纪以来,以德罗伊森、比万、切利科夫、塔恩为代表的学者深受殖民主义史学的影响,将塞琉古的殖民建城视为希腊化进程的核心和希腊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将希腊-马其顿人所建城市视为“希腊文化孤岛”,将马其顿军人视为殖民的主力军。20世纪70年代,受到后殖民主义史学的影响,布里昂、库尔特和谢尔文-怀特等学者对既往研究做了反思和批评,提出了殖民者与当地居民关系的“隔离模式”。此后,更多学者参与该问题的研究与争论。20世纪末以来,学界研究的新趋向已经逐渐淡化了东西方的界限,普遍关注塞琉古王国多元复杂的统治现实,将殖民建城活动视为构建帝国共同体的整合过程。
- 邵大路
- 关键词: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
- 萨义德后殖民主义视域下《同情者》研究
- 大部分书写越南战争的美国作家笔下关于越南人的着墨甚少,他们往往把重心放在突出美国士兵的经历上。阮清越的《同情者》恰好与此相反,小说主人公是一名没有姓名的越南人,全书借他的视角呈现出广大越南民众在战争前后的悲惨经历。
本...
- 王京瑶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权力话语
- 后殖民主义视阈下《月亮宝石》中的身份重构
- 2024年
- 《月亮宝石》是英国作家威尔基·柯林斯非常出名的侦探小说。这部小说通过叙述月亮宝石从失窃到最终由三个印度人带回印度的过程,展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出发,对小说中的三个印度人、詹宁斯及罗莎娜这些边缘人物的身份困境和身份重构展开研究,揭示了作者对东方和社会底层人民积极赞扬的态度,以及作者在消解文化身份的二元对立,促进不同文化身份的共融共生方面做出的努力。
- 吾文泉杨丹丹
- 关键词:《月亮宝石》后殖民主义
- 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热与尘》的研究
- 露丝·普拉瓦尔·贾布瓦拉是继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之后又一对印度书写的英国著名作家和编剧。作为局内人和局外观察者,她以其对当代印度生活的机智和深刻描绘而闻名。小说《热与尘》在1975年获得布克奖,并在1984年被翻拍成电影...
- 李星月
- 关键词:他者
相关作者
- 王岳川

- 作品数:371被引量:1,872H指数:2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书法 中国文化 文化输出 文化 中国书法
- 张其学

- 作品数:33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后殖民主义 文化霸权 主体性 文化霸权主义 解构
- 生安锋

- 作品数:54被引量:4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访谈录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理论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 周宁

- 作品数:73被引量:71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跨文化 形象学 西方现代性 意识形态 后殖民主义
- 赵稀方

- 作品数:105被引量:3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香港文学 翻译 后殖民主义 小说 后殖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