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8篇“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相关文章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社会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研究——以莫言的《蛙》英译本为例
2025年
莫言的作品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译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其翻译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基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批判性解读《蛙》的英文译本,重点探讨社会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及其效果。殖民主义翻译实践不仅有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中国文化、消除文化隔阂、促进文化交流,还能有效传递社会文化负载词的深层内涵。同时,该翻译策略促进了文化间的交融和对话,助力中国文学的全球传播。研究表明,在《蛙》的翻译中,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起了关键作用。译者在处理社会文化负载词时,既保留了原作文化特色,又符合英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彰显了译者的文化自觉性,突显了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孙利魏文婕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蛙》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的影响与启示
2023年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担当重要角色。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如 何实现语言层次上的对等,而社会、文化、历史等外界因素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则往往被忽略了,而殖民主义翻 译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局限,开始把“文化霸权”“权力差异”等因素引入了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自 20 世纪 9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演化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张盼盼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国翻译文化
浅析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差异的因素——以本雅明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
2023年
该文基于本雅明的翻译理论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大致讨论了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异的两大主要因素,并分别从文化层面及译者方面入手,佐以例子来解释和支撑笔者的论点,并得出文化差异及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与阐释是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差异的两大重要原因。最,笔者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讨论,如果译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原文保持一致,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续影响?文化霸权主义或许会被考虑在内,而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之间的联系也会重新被讨论和定义。进一步来讲,对被殖民国家而言,文化主权的缺失也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层面。
贺玥
关键词:本雅明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译文原文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阈下《太阳黑金:寻根非洲》(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
该报告原文《太阳黑金:寻根非洲》是非洲裔英国作家艾科·埃逊的第一部作品,在2006年被提名为奥威尔政治写作奖。该书讲述了一个关于身份认同、归属感和意外希望的故事——作者去加纳的寻根之旅。作为殖民主义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
仲珊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杂合化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陕北民歌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西北回响》英译本为例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是中国地方性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陕北人民的地方生活和当地社会历史的代表,陕北民歌是联系当地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一个桥梁。同时,陕北民歌中包含的大量的文化负载词,承载了陕北地区丰富的文化。...
冯翥翥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陕北民歌文化负载词归化混杂性
抵抗、妥协、混杂——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演进
2021年
殖民主义思潮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基石是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的解构主义。这场思想运动充满着被殖民者对殖民文化霸权的负面情绪,一种是绝望,反映到翻译活动中带来的是妥协式的翻译策略;一种是愤怒,带来的是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妥协策略的代表是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抵抗策略的代表是异化翻译策略,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翻译是异化策略的进化。
米微微胡东平
关键词:解构主义异化混杂性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网络文学在美国的推广
近代以来,中国形象和文化在西方世界被丑化,中国主动译介的文学作品在美国反响甚微,直到中国网络文学借助互联网媒介的发展抓住了美国文化市场,这种尴尬逐步开始缓解。国内关于中文网络文学对外翻译与推广的研究始于21世纪伊始,之...
米微微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中国网络文学文化推广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阈下的有意误译
传统译论提倡应遵循忠实、对等原则,误译被完全否定。随殖民理论发展,翻译研究涉及到了社会、文化和政治领域。权力和文化的差异让译者利用有意误译,故意歪曲原文,以重建自身文化身份,找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本篇论文将从殖民译论...
尹浩李琳李亚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有意误译文化身份
文献传递
由《诗经·硕人》英译看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的影响
2019年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殖民研究同翻译研究的结合,为翻译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翻译的终极目的是交流,鉴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活动的启示,当代翻译成果有必要区分推广型译本和学术型译本。前者可以有适度的简化、归化甚至删节,者则应当尽量保存原作的语言文化特色,以保证不同语言文化程度的人群都可以接触并了解异域语言和文化,从而促进语言文化交流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
程蒙蒙
关键词:翻译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
通过Joan Haste译本对比反思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2019年
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作为一项反文化霸权运动,是当下文学翻译研究的焦点。以《迦因(茵)小传》两个汉译本为起点,对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如斯皮瓦克的"属下"说理论;萨义德和韦努蒂的抵抗理论;以及霍米巴巴的"杂合"理论进行分析反思,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认识并反思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魏学敏牛谷芳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斯皮瓦克萨义德韦努蒂

相关作者

康霄宇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译者主体性 译者 翻译策略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词语
王智芝
作品数:15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软新闻 功能翻译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翻译策略 文本功能
黄昀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任务型教学法 意合 形合 省略 英汉省略
李修群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霍译《红楼梦》 后殖民主义 文化霸权 阐释学 视域融合
费小平
作品数:3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翻译研究 文化研究 反抗 汉语文化 话语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