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3 篇“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的相关文章
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与经椎间 孔入路椎体 间 融合术 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2024年 目的:探讨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与经椎间 孔入路椎体 间 融合术 (TLIF)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术 后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 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8,行TLIF治疗)和对照组(n=46,行PLIF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 时间 短于对照组,植骨融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 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 后McGill疼痛评估量表(MPQ)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术 后6个月MPQ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具有较好的手术 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术 后疼痛感,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孙海涛 张禹 彭东升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术后疼痛 腰椎功能 极外侧路径下椎体 间 融合术 与传统开放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椎间 盘突出的效果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极外侧路径下椎体 间 融合术 (XLIF)与传统开放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对椎间 盘突出围术 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 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行XLIF治疗术 (XLIF组),50行PLIF治疗术 (PLIF组),术 后随访至少90 d,测量并比较两组的VAS评分、塞来昔布使用量、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在术 后第1、4、7天,以及出院时和术 后第90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与XLIF组塞来昔布消耗量在术 后第1、4、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 前,XLIF组和PLIF组血清CK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6);术 后第1、4、7天,XLIF组血清CK活性低于PLI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 后第90天时,两组血清CK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44);在术 前,XLIF组和PLIF组血清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 后第1、4、7天,XLIF组血清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PLI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 后第90天时,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式PLIF手术 相比,XLIF手术 有利于减少肌肉损伤,从而更早地恢复日常活动,并减少术 后下腰痛的复发率。 田爱现 马剑雄 马信龙 李岩关键词:腰椎退行性滑脱 肌肉损伤 下腰痛 小切口腰椎后路 减压椎间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与常规切口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对比 2023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腰椎后路 减压椎间 植骨融合 内固定术 (TILF)与常规切口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SS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PLIF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TIL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 期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术 区及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 时间 长于对照组,术 中出血量和术 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 短于对照组(P<0.05);术 后3 d,研究组Cor、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 后1 d及术 后2个月,研究组术 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 后1年,研究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对照组(17.39%,8/46),P<0.05。结论:与常规切口PLIF相比,小切口TILF治疗单节段LSS患者效果显著,能减少术 中出血量和术 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 ,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和术 后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且术 后并发症较少。 胡维信 赵金廷 马守战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引流管拔除时机及疗效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术 后引流管拔除时机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PLIF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仅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B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关闭切口30 min后再次静脉滴注氨甲环酸)、C组(仅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D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关闭切口30 min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每组30例。A、B组氨甲环酸用量为15 mg/k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记录4组手术 相关指标、疼痛VAS评分、ODI以及术 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①术 中出血量、总失血量、术 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 后拔除引流管时间 :A、B组均少(短)于C、D组(P<0.05);除术 中出血量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指标B组均少(短)于A组(P<0.05)。②疼痛VAS评分及ODI:拔管后A、B组均低于C、D组(P<0.05),A、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 后3个月4组间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仅D组1例发生单侧小腿肌间 静脉血栓形成;C、D组各1例发生引流管切口端细菌培养阳性,C组3例发生切口红肿。结论PLIF术 前及术 后应用氨甲环酸能缩短留置引流管时间 ,减少术 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减轻患者术 后早期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李毅 仝路 武刚 张开 贾海栋 江丽强关键词:氨甲环酸 引流量 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8年3月-2020年11月于固始县中医院接受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且术 后发生神经痛的45例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神经痛组,将同时期于医院接受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且术 后未发生神经痛的45例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无神经痛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导致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神经痛组体质量指数(BMI)、术 中髓核摘除情况、入路方法与无神经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 其他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过大、术 中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后路 入路均为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发生神经痛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BMI过大、术 中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后路 入路均为腰椎间 盘突出症患者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发生神经痛的影响因素。 李松 邓涛 汪乃波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神经痛 可扩张套管下椎弓根内固定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分析可扩张套管下椎弓根内固定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对脊柱骨折患者术 后疼痛与胸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后路 手术 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可扩张套管下椎弓根内固定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两组患者均术 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 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 时间 ,术 前与术 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 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 时间 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与术 前比,两组患者术 后3个月VAS评分、Cobb角、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扩张套管下椎弓根内固定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而且可改善患者胸腰椎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黄浩炜关键词:脊柱骨折 腰椎功能 经椎间 孔入路腰椎间 融合术 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经椎间 孔入路腰椎间 融合术 (TLIF)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100例DS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 方式不同分为TLIF组(52例)及PLIF组(48例)。TLIF组行TLIF治疗,PLIF组行PLIF治疗,随访至术 后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围术 期指标、疼痛及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LIF组优良率为92.31%,高于PLIF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手术 时间 及住院时间 均短于PLIF组,术 中出血量及术 后引流量均少于PLIF组,术 后疼痛评分低于PLIF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及PLIF手术 均可用于治疗DS,但TLIF在DS治疗中能获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效果,且手术 时间 及住院时间 较短、术 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术 后恢复。 许占江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并发症 展筋和血饮对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患者疼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展筋和血饮对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术 后疼痛、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改善循环及腰椎功能康复锻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展筋和血饮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 d后,两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改善;治疗4 d后,治疗组VAS评分、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展筋和血饮有助于减轻腰椎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术 后疼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霖 李霖 唐远山 殷继超 殷继超 高晔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疼痛 炎症因子 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与后外侧融合术 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和后外侧融合术 (PL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 至2018年4月,获取PLIF和PL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对照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术 中出血量、融合 率和并发症。应用Rev Man 5.3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包括721例患者。结果显示,PLIF组腰椎滑脱改善程度明显优于PL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融合 率、手术 时间 、住院时间 、再手术 率和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间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能够有效改善椎体 滑脱程度,在保证手术 疗效的前提下,未增加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 吴翔 徐晓华 杨志华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META分析 经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与腰椎前路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比经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与腰椎前路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5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病变类型与合并症采用不同的手术 方法,即经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PLIF组)与腰椎前路椎体 间 融合术 (ALlF组)治疗,对比两组手术 效果。结果 ALlF组的手术 时间 短于PLIF组,出血量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 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 后L4~L5、S5~S1椎间 高度较术 前均有所好转,但组间 对比差异无意义(P> 0.05),另外术 后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JOA)评分与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术 前均有明显提升,但组间 对比差异无意义(P> 0.05)。结论经后路 椎体 间 融合术 与腰椎前路椎体 间 融合术 治疗腰椎滑脱均能获得理想手术 效果,但需要根据病变类型以及合并症合理选择,提升治疗效果。 高乾坤关键词:腰椎滑脱 内固定
相关作者
严怀宁 作品数:33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江苏总队医院 研究主题:新兵 武警 骨盆骨折 外固定 髋臼假体 周广红 作品数:58 被引量:229 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手术室管理 手术室护生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护士 俞辉 作品数:1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李庆伟 作品数:45 被引量:137 H指数:6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疗效分析 李涛 作品数:153 被引量:726 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腹腔镜 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