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7篇“ 吸毒行为“的相关文章
组织网络吸毒行为的类型化认定研究
2024年
组织网络吸毒行为认定的根本依据是法律规范,既往规范的历史沿革为审视条款的出台背景提供了参考依据,《全国法院毒品案件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应运而生为组织网络吸毒行为的类型化认定奠定了规范基础。组织网络吸毒行为的认定存在实践案例判法不一、组织行为界定不清、罪数关系认定不明等问题。在类型化认定的逻辑导向下,诱导型组织网络吸毒行为构成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容留型组织网络吸毒行为在满足“场所”的私密性与可控性特征的情况下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适用以目的行为构成犯罪或可归属于《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类型为前提。组织网络吸毒行为的罪数判定应当综合考量毒品犯罪与网络犯罪,并以“行为个数”和“牵连关系”为判断要点,在对比轻重罪的基础上合理适用处断规则。
王心一
关键词:容留他人吸毒罪罪数
组织网络吸毒行为认定的实践偏差与理论修正
2024年
组织网络吸毒行为平台规模大、波及地域广、衍生毒品犯罪多,如何准确定性关乎网络时代涉毒违法犯罪的有效治理。司法解释将本行为认定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没有采纳学界已有的任何一种观点,虽然为司法实践明确了入罪标准,但却在法教义学上面临无法克服的缺陷。将组织网络吸毒行为的事实内容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规范要素进行比对后发现,对容留他人吸毒罪进行扩大解释完全可以实现对此类行为的准确评价。这既能满足传统罪名适用于网络空间的现实需求,也能使此类行为的定性经受住刑法教义学的拷问,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胡江胡双庆
关键词:容留他人吸毒罪
辅助共情训练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吸毒行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辅助共情训练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吸毒行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为吸毒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吸毒者98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9例。试验组接受常规干预及辅助共情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心理状态、心理韧性、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随访1年吸毒行为。结果①心理状态: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偏执评分均降低,且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14±1.81)分vs.(30.02±2.75)分、(23.80±2.51)分vs.(26.33±2.23)分、(24.03±2.47)分vs.(28.15±2.12)分、(33.26±3.36)分vs.(37.09±3.17)分、(22.01±3.12)分vs.(27.26±3.15)分、(14.32±1.11)分vs.(18.61±1.14)分、(11.59±1.17)分vs.(14.81±1.14)分、(11.42±1.59)分vs.(15.97±1.26)分,均P<0.05]。②心理韧性: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乐观分、自强分、坚韧分评分升高,且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42±0.59)分vs.(10.97±0.86)分、(28.26±1.04)分vs.(24.89±1.26)分、(47.83±2.68)分vs.(39.89±2.83)分,均P<0.05]。③病耻感: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疏远因子、刻板认同因子、歧视经历因子、社会退缩因子、病耻感抵抗因子评分降低,且干预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1.14)分vs.(13.94±1.15)分、(11.22±1.17)分vs.(16.82±1.15)分、(9.74±1.49)分vs.(12.97±1.71)分、(8.65±1.46)分vs.(11.72±2.52)分、(7.31±1.79)分vs.(12.76±1.54)分,均P<0.05]。④治疗依从性比较: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升高,且试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2±0.39)分vs.(6.17±0.66)分,P<0.05]。随访1年,试验组、对照组毒品检测阳
董荷白杨亚芳吴晓优
关键词:吸毒者美沙酮吸毒行为心理状态依从性
一种基于声学和喉头信号进行吸毒行为筛查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声学信号和喉头信号的吸毒行为筛查方法,包括4个步骤:样本采集,使用高清话筒和电子声门仪两套设备对说话人的声学信号和喉头信号进行采集,建立吸毒和非吸毒行为人员的语音样本库;特征选取,对声学和喉头信号输入进...
耿浦洋李致君凌嵘郭弘卢启萌田野
边境吸毒人群童年期负性事件与成年期注射吸毒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边境地区吸毒人群的基本特征,探讨目标人群童年期负性事件与成年期注射吸毒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毒品使用及不良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童年期负性事件调查问卷对某边境地区的405名吸毒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目标人群存在注射吸毒行为的人占12.3%,成年期出现注射吸毒行为以男性、39岁以上、少数民族、未婚、有小孩、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及有职业的人群为主;海洛因平均使用年限15年,冰毒片剂和晶体10年左右,摇头丸为13年;首次使用毒品的平均年龄22~28岁,ATS的首次使用平均年龄22~23岁。ACEs事件超过1件以上者在存在注射吸毒行为者中占84.0%。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ACE严重程度、年龄及民族可能是目标人群存在注射吸毒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边境吸毒人群中,有童年期负性事件经历者较多,与成年后注射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对戒毒实践及早期干预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佳霜李静李静游晶
关键词:吸毒人群注射吸毒
组织吸毒行为犯罪化研究
网络时代背景下,组织吸毒行为与传统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具有规模大、隐蔽性强、容易滋生其他违法犯罪等特征,社会危害性显著提升,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扰乱国家对毒品的管制秩序。而当前在我国,组织吸毒行为既不属于行...
袁宏英
关键词:犯罪化系统论社会危害性
吸毒行为相关不道德情绪对戒毒人员戒毒动机及复吸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关于吸毒行为的不道德情绪对戒毒人员戒毒动机及复吸风险的影响。方法在广东省某戒毒所抽取110名女性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分为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两个实验组先接受关于吸毒行为的不道德情绪启动任务,之后一组洗手,另一组不洗手,最后均完成戒毒动机量表和毒品复吸高危量表;对照组仅完成戒毒动机量表和毒品复吸高危量表。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和洗手组,不洗手组在戒毒动机量表上的得分显著升高,在毒品复吸高危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降低;洗手组在戒毒动机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毒品复吸高危量表上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关于吸毒行为的不道德情绪可以提升戒毒人员的戒毒动机,降低其复吸风险;洗手会在一定程度上“洗掉罪恶感”,减弱戒毒人员以直接的方法修复道德纯洁性的倾向。
钟伟芳高捷胡美婷
关键词:戒毒人员
网络组织吸毒行为的刑法规制
2021年
由于网络具有辐射性、跨时空性和不特定性等特征,网络组织吸毒行为的违法性累积、提升,具有了严重的法益侵害性。理论上对如何规制利用网络组织吸毒行为有容留扩张说、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说、无罪说和组织吸毒入罪说四种观点。前三种观点具有难以克服的理论缺陷或实践障碍,无法合理解决问题。设立组织吸毒罪具有法益上的正当性,顺应了我国严而不厉的刑法结构发展和毒品政策转向的趋势。组织吸毒罪内涵明确,与现有刑法体系能有效衔接,设置本罪是规制网络组织吸毒行为的合理方式。
喻良青
校外青少年吸毒行为社会治理研究--基于云南省的调查
2021年
部分校外青少年在规范缺失、社会控制减弱的失序状态中因流动频繁,自我防控意识及能力弱,再加上同伴影响,家庭教育缺位或错位,以及向上流动渠道受阻后帮扶与救助的社会治理体系的缺乏而导致吸毒。有效治理校外青少年吸毒行为,要突破公安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客观化”视角和行为干预模式,建立诉求表达与权益保障机制,加强心理救助;建立信息跟踪机制,加强网络化治理;创新同伴教育方式;推动社区戒毒有效开展以及构建传统权威机制,促进治理本土化。
龙翠芳
关键词:校外青少年吸毒行为社会治理
药物依赖者吸毒行为变化过程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
2021年
目的:对药物依赖者吸毒行为变化过程量表(Drug Processes of Change Questionnaire FormAB)进行汉化,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通过专家翻译、回译、调适三步骤对量表进行汉化。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在对纳入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Cranbach′s a系数和重复测量法进行信度验证。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及AMOS 5.0验证性因子法检验汉化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汉化版的药物依赖者吸毒行为变化程序量表由2个维度、40个条目组成;各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364~0.676(P<0.05);总体内容效度为0.955;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73.68%。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三因子模型数据拟合良好(CVI>0.80,GFI=0.93,GFI=0.82, CFI=0.74,RMSEA)=0.071,χ^(2)/df=2.72,P<0.001每个条目的CVR在0.62~0.85之间)。结论:汉化版药物依赖者吸毒行为变化过程量表的信效度均较好,模型拟合度高,可作为我国药物成瘾者吸毒行为变化阶段的测量工具。
王航平孙振武朱宣金王飞魏凤玲
关键词:药物依赖量表

相关作者

杨玲
作品数:260被引量:786H指数:17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海洛因戒断 大学生 自尊 社会支持 中学生
林鹏
作品数:191被引量:1,869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HIV 流行病学
廖玫珍
作品数:108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病毒 HIV 影响因素
吴尊友
作品数:310被引量:5,149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美沙酮维持治疗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付笑冰
作品数:96被引量:982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性行为 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