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 篇“ 吸氧去氮 “的相关文章
吸氧 去 氮 的正确操作及其安全隐患的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吸氧 去 氮 也称作预充氧,是指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呼出肺内的氮 气,最大限度的替代肺内的氮 气,从而增加氧储备,目的是延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为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赢得更多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是指停止通气后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降至90%以下所用的时间。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判断的依据是氧解离曲线,根据氧解离曲线,血氧分压>60 mm Hg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90%,此时血液的携氧能力较好,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氧气,不会发生低氧血症。在有效的吸氧 去 氮 前提下,全麻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无通气时间,对于通气困难、插管困难、肥胖、老年人、小儿、肺部疾病等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使用价值。 刘宗玉 熊国强 李玲玉 彭勇刚关键词:吸氧去氮 不同吸氧 去 氮 方法对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腹腔镜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在气管插管前通常有一段时间没有通气,在无通气期进行吸氧 去 氮 以保证患者不发生缺氧是保证患者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传统的吸氧 去 氮 方法是在麻醉诱导给药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后以面罩扣在面部行正压通气,这种方式可能增加气体进入患者胃内的可能性,一方面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给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带来障碍、增加手术难度。 石伟 王硕 石碧明 丁登峰 蔡兴涛关键词:全身麻醉诱导 腹腔镜手术 吸氧去氮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自主呼吸停止 鼻导管吸氧 去 氮 法对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鼻导管吸氧 去 氮 法与传统去 氮 法对全身麻醉(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择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在鼻导管潮气量通气5 min后行快速顺序诱导(RSI);B组采用传统正压通气诱导。记录两组的分析结果。结果两组吸氧 后(T2)血氧饱和度(Sp O2)(99.58±0.42)%、(99.50±0.50)%高于吸氧 前(T1)(98.55±1.44)%、(98.43±1.18)%(P<0.05);A组T2动脉血氧分压(Pa O2)(256.72±10.69)mm Hg(1 mm Hg=0.133 k Pa)高于B组(248.59±14.44)mm Hg(P<0.05);A组无通气安全时限(344.73±27.44)s长于B组(295.83±18.32)s(P<0.05)。结论多数全麻患者能够采用鼻导管吸氧 去 氮 法诱导插管。 程涛 于朝霞 高尚超 严建芳关键词:鼻导管吸氧 血气分析值 吸氧去氮 全身麻醉 吸氧 去 氮 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在全身麻醉插管前实施吸氧 去 氮 法可以增加氧储备,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无通气期安全时限(DSA)是停止通气到指尖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90%的时间。吸氧 去 氮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氧气并换走肺内氮 气,有时也称作预充氧,在有效的预充氧前提下,患者可以忍受更长的呼吸暂停时期,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后可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建立安全的人工气道。此项技术对未预计到的困难通气、困难插管患者有着非常明确的价值。 王硕 石碧明关键词:成年人 吸氧去氮 应用于成年人的两种吸氧 去 氮 技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本研究探讨两种吸氧 去 氮 技术,即患者自主呼吸3分钟后开始诱导、完成诱导后实施3分钟手控面罩正压通气,以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麻醉诱导方法。 方法:择期手术成年患者40例,年龄范围25—55岁,全美麻醉医师协会(ASA... 王硕关键词:气道管理 头高15°倾斜位吸氧 去 氮 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 去 氮 两种给氧方式对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63岁,BMI〉28 kg/m2,ASAI-II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插管病人62例。将其随机分为平卧位(30例)和头高15°倾斜位(32例)两组,常规静脉麻醉诱导,诱导期以10L/min的氧流量充分吸氧 去 氮 4min,诱导结束行气管插管,插管完毕后继续脱氧观察,待脉搏氧饱和度(SpO2)降至90%时,接入麻醉机呼吸回路行控制呼吸。记录麻醉诱导末至SpO2下降到90%时刻的呼吸暂停时限,采集入室初、吸氧 去 氮 后和SpO2降至90%时3个时间点的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 去 氮 耐受呼吸暂停安全时限比较,头高15°倾斜位可明显延长患者耐受时限约70秒,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肥胖患者头高15°倾斜位吸氧 去 氮 较平卧位能明显延长呼吸暂停安全时限,降低麻醉风险。 但伶 赵云 李炜 季道如 陈玉培 李小霞关键词:肥胖患者 吸氧去氮 头高15°倾斜位与平卧位吸氧 去 氮 耐缺氧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2009年 但伶 朱贤林关键词:吸氧去氮 平卧位 耐缺氧 择期手术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不同吸氧 去 氮 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 去 氮 方法对全麻诱导期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吸氧 去 氮 组(3MIN组)、30 s深呼吸4次组(4DB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吸氧 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三组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患者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 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三组相近,但在SpO2降至93%时点,3MIN组与8DB组的PaCO2值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 后PaO2值3MIN组与8DB组相近(P>0.05),而均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 s深呼吸8次法、传统吸氧 去 氮 法的吸氧 去 氮 效果明显优于30 s深呼吸4次法。 石碧明 刁文波 张雪萍 任永功 海超关键词:血气分析 30s深呼吸4次法与传统吸氧 去 氮 法比较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全麻插管诱导前传统吸氧 去 氮 法与30s深呼吸4次法的差别。方法:20例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随机分为吸氧 去 氮 组(3min组)与30s深呼吸4次组(4DB组),所有病人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做血气分析,并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值作为基础值。3min组采用完全密闭面罩,氧流量10L,麻醉机活瓣旋开以15次/min频率吸氧 3min。4DB组在相同条件下在30s内深呼吸4次。吸氧 结束后即刻记录SpO2和采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随后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快诱导插管,插管后保持病人无呼吸状态下保持气管导管开放,记录各例病人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并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3min组均明显长于4DB组(P<0.05)。吸氧 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3min组明显高于4DB组(P<0.05)。吸氧 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两组相近,但SpO2降至93%时3min组PaCO2值明显高于4DB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传统吸氧 去 氮 法较30s深呼吸4次法有更多的优点。 刁文波 石碧明 任永功 张雪萍关键词:吸氧去氮 血气分析 60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 去 氮 法比较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对全麻插管诱导前60 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 去 氮 法进行比较。方法:20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吸氧 去 氮 组(3M IN组)与60 s深呼吸8次组(8DB组),入手术室后在呼吸空气情况下采集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气分析,并记录SpO2值。3M IN组采用完全密闭面罩,氧流量10 L,麻醉机活瓣旋开以15次/m in频率自然呼吸3 m in。8DB组在相同条件下在60 s内深呼吸8次。吸氧 结束时记录SpO2和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快诱导插管,插管后在无呼吸状态下保持气管导管开放,记录各例患者SpO2降至97%、95%,93%的时间,在SpO2降至93%时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血气分析。结果:3M IN组患者SpO2降至97%、95%、93%各时点的时间均与8DB组相近(P>0.05);3M IN组吸氧 后PaO2与8DB组相近(P>0.05),SpO2降至93%时两组PaO2相近(P>0.05);3M IN组吸氧 后PaCO2降低值与8DB组相近(P>0.05),PaO2降至93%时3M IN组PaCO2与8DB组相近(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的给氧方法中,60 s深呼吸8次法与传统吸氧 去 氮 法比较有相同的优点。 刁文波 石碧明 任永功 张雪萍关键词:麻醉 全身 血气分析
相关作者
但伶 作品数:54 被引量:205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急性肺损伤 盐酸戊乙奎醚 感染性脑损伤 麻醉 朱贤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57 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电休克 氯胺酮 吸氧去氮 抑郁 谷氨酸受体 季道如 作品数:20 被引量:114 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再灌注心肌 芬太尼 参附注射液 心肌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李炜 作品数:8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异丙酚 吸氧去氮 感染性脑损伤 内毒素 脂多糖 李小霞 作品数:2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吸氧去氮 体重指数 体重 指数对 肥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