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4篇“ 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章
- 周围神经损伤被引量:3
- 2004年
- 王如明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
- 不同频率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恢复
- 2025年
- 背景:电刺激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案,但不同频率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恢复的机制和应用不同。目的:旨在系统梳理和总结不同频率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的作用和应用,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找到最有利于患者神经恢复的治疗策略。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 injury,electrical stimulation,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medium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NS,interfering electricity,short wave,ultrashort wave,frequency”,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低频电刺激,中频电刺激,高频电刺激,干扰电疗法,短波,超短波,频率,周围神经再生”,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会引起患者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低频电刺激能够促进电刺激后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内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募集和浸润,加速髓磷脂碎片的清除,促进受损轴突的髓鞘再生。中频电刺激能够作用于更深部位组织,对于缓解神经性疼痛方面更佳。高频电刺激能够促进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并抑制炎性因子,更快募集到神经损伤部位,加快神经修复的速度。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恢复中各具优点,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电刺激的部位以及应对各种疾病类型的方案不同等。
- 刘敏琦高明威褚晓蕾邢政李世浩丁宁李亚杰李奇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电刺激低频电刺激神经再生周围神经
- 铁死亡与周围神经损伤的关系
- 2025年
- 背景:研究已证实铁死亡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但铁死亡和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阐明。目的:综述细胞铁死亡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进程中的相关作用与作用机制。方法: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铁死亡与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ferroptosis,Peripheral nerve injury,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Schwann cells,Macrophage,Neuroinflammation,Neuropathic pain”和“铁死亡,周围神经损伤,抗氧化防御系统,施万细胞,巨噬细胞,神经炎症,神经性疼痛”,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铁死亡的发生与细胞内铁代谢异常、活性氧积累及脂质过氧化密切相关。周围神经损伤后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发生铁死亡,导致微环境变化,并且进一步诱导神经炎症及神经疼痛等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损伤与铁死亡密切相关,抑制铁死亡可以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及功能恢复,因此,研究周围神经损伤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调节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铁死亡与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作用和调控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提供更多的策略。
- 吕丽洁袁一鸣王艳裴飞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抗氧化防御系统施万细胞神经炎症神经性疼痛
- 不同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 2025年
- 背景:成体干细胞疗法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胚层被视为成体干细胞的理想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获得率高、来源广、增殖快等优异性能。而外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尤其是神经嵴干细胞,具有神经源性,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对来自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多功能成体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简要综述,探究不同来源成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并结合临床研究,探讨成体干细胞疗法潜在的应用价值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第一作者于2024年2月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Sino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12月至2024年2月相关文献,以“ectodermal stem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peripheral nerve injury,repair,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外胚层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再生”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9篇文献进行分析论述。结果与结论:①外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具有优异的分化和再生潜能,尤其是毛囊神经嵴干细胞、嗅干细胞、牙外胚层干细胞等,具有神经源性,可在体外表达神经特异性标志物,但目前缺少临床试验研究。②中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种类多、易获得及纯化,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有相关临床试验支持,能改善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且在随访中未出现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需行侵入性外科手术且要求患者与捐赠者骨髓配型吻合,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虽无需侵入性获取,但分离较困难且表型不稳定。③内胚层来源成体干细胞常难以在体外生长,应用受限,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低。④综合来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仍为周围神经损伤干细胞治疗的首选细胞,适用于无外科手术�
- 郑家晨杨恩同朱弈舟刘芳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皮肤干细胞
- 不同运动方式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被引量:1
- 2025年
-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1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spinal cord,exercise,cerebral cortex,muscle atrophy,mirror therapy,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大脑皮质,肌肉萎缩,有氧运动,血流限制,镜像运动”,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引起其支配骨骼肌萎缩、相应脊髓节段病变、感觉运动皮质重塑等系统性的病理变化。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免疫反应,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极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改善功能障碍。血流限制运动可以调节肌肉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肌肉生长及增强肌肉力量。镜像运动在激活大脑皮质、减少皮质重塑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具有潜在的益处,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及机制的详细解析等。
- 赵晓璇刘帅祎李奇邢政李庆雯褚晓蕾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大脑皮质肌肉萎缩有氧运动
- 虚拟现实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 2025年
- 背景: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项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休闲娱乐、职业培训及医疗康复等领域。目的:旨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与不同疗法联合在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潜力,概述其作用机制,评估其应用效果和前景,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 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virtual reality,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uscle atrophy,cerebral cortex,mirror therapy,tendon vibration,treadmill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虚拟现实,内质网应激,肌肉萎缩,大脑皮质,镜像疗法,肌腱振动,跑步机训练”,最终纳入68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多感官体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康复训练的维度,还显著加速了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功能恢复进程;虚拟现实技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多感官刺激促进皮质可塑性,相邻的皮质区域入侵沉寂区,这些区域对其他输入作出反应或产生新的肌肉激活,从而促进功能恢复。(2)虚拟现实技术已与传统疗法广泛联合,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与镜像疗法联合时,虚拟现实的优势是打破了体位的限制,提前康复介入时间点;与肌腱振动联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增强视觉和触觉的双重刺激增强运动错觉,显著提高患者的感知和运动能力,但也存在增加对肢体重量感知的问题;与跑步机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发挥其优势,通过多感官刺激模拟现实环境进行平衡和步行功能,但晕动症等问题依旧存在。(3)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虚拟现实与镜像疗法、肌腱振动联合都会增强患者运动错觉,更适用于康复早期,而虚拟现实与跑步机
- 张舒扬杜心愉赵冬临邢政褚晓蕾李奇
- 关键词:虚拟现实周围神经损伤内质网应激肌肉萎缩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新方式
- 2024年
- 在医学领域,周围神经损伤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且致残率较高,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的康复过程和无法完全恢复的困境。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疗方式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周围神经损伤治疗难在哪?人的神经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枢神经系统,另一部分是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指脑和脊髓,而脑和脊髓发出的支配外周的神经就是周围神经。
- 包春雨康雨薇汪肖杰
-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康复过程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致残率
- 褪黑素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因外伤、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周围神经损伤日益常见,其造成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损伤后的周围神经虽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受限于损伤程度以及机体自身状况,大间距周围神经缺损仍需手术干预,且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这与损伤后局部存在的炎性微环境密切关系。褪黑素作为体内松果体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能调节周围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关键细胞的行为与命运,在神经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褪黑素的合成与代谢过程,并对其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应用现状以及在颌面部疾病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总结,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林立宁孙谋远王慧明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褪黑素抗炎
- 一种模拟周围神经损伤精准阵列电刺激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周围神经损伤精准阵列电刺激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构建前臂几何模型;第二步构建前臂电刺激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设计电极阵列分布:于所述的三维前臂几何模型两末端添加针状电极,构建前臂电极阵列电刺激几何...
- 宋西姊褚晓蕾明东李奇顾晓松
- 叶酸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血管再生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酸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血管再生药物中的应用。血管再生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再生不足是应用同种异体神经和神经导管治疗长距离周围神经缺损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方案尚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 陈永杰 张文 周大果 于乃春
相关作者
- 顾玉东

- 作品数:839被引量:6,490H指数:4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臂丛 周围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损伤
- 顾晓松

- 作品数:420被引量:84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
- 研究主题:坐骨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 姜保国

- 作品数:687被引量:5,544H指数:39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骨折固定术 骨折 手术治疗 神经再生
- 洪光祥

- 作品数:315被引量:1,78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周围神经 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外科皮瓣 坐骨神经
- 王艳

- 作品数:202被引量:1,238H指数:19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脑卒中 头穴丛刺 周围神经损伤 康复治疗 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