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33篇“ 周围血管“的相关文章
周围血管疾病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周围血管疾病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内壁设置有驱动机构,床体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杆的外...
李钰陈院琴彭夏丽
画说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日常运动训练
2024年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如未得到有效重视和及时干预可能发展至截肢、死亡等。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清晰的宣教素材,为促进患者有效运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卢佳士石磊白姣姣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作用
2024年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DPVD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72例DPVD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6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6例,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证候积分、足背温度、ABI和相关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提升DPVD临床疗效,有效减轻病情,具有推广价值。
孙叶红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黄芪注射液症候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疗效
2024年
探究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9.7-2023.10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获得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64例接受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数值、各项证候积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各项证候积分数值均降低,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数值均上升,其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25%对18.75%)(P<0.05)。结论 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踝肱指数与足背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证候积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黄凤娇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补阳还五汤针灸血糖水平
UC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UCP1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4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踝臂指数≤0.9为周围血管病变组,共207例;踝臂指数在0.9~1.4为对照组,共233例。采全血后提取DNA,SNaPshot法检测UCP1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围血管病变关系及常见危险因素,MDR软件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结果两组BMI、SBP、DBP、TG、TC、LDL及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FBS、HbA1c、HDL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长和吸烟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病程、FBS、HbA1c、HDL、吸烟后rs1800592位点AA比GG患者周围血管病变患病高1.824倍(OR=1.824,P<0.05)。rs45539933、rs10011540基因多态性与周围血管病变患病风险无关(P>0.05)。病程、吸烟、rs1800592这3个交互作用模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UCP1基因多态性与周围血管病变发病相关,rs1800592与吸烟、长病程的交互作用促进了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
赵萍曾佳玲邓婷婷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老年T2DM患者Hcy、ACR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尿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与糖尿病所致周围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选择104例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首次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分为合并周围血管病变和不合并周围血管病变的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接受了踝肱指数(ABI)和微量白蛋白尿(MAU)检测。同时尿蛋白排泄率以ACR表示。同时血清中的Hcy、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了两组含量;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组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组,男性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Hcy、ACR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时,将周围血管病变作为因变量,性别、血尿酸、LDL-C、年龄和C反应蛋白作为自变量,结果表明,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826倍,P<0.05,性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826);而C反应蛋白、血尿酸、LDL-C和年龄则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ACR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没有明显相关性,而性别、年龄、LDL-C和SUA水平则是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性别是老年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罗维芸朱文婷汪增盛靳鹏超杨建军姜倩孙艳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同型半胱氨酸ACR老年2型糖尿病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45例
2024年
糖尿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diebi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DPVD)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由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在长期病理变化过程中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疾病[1]。该病主要累及下肢动脉,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数据统计全球共有4.2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高达1.1亿,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
孙亚徐莹莹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补阳还五汤加减下肢动脉常见并发症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疾病
从伏邪致病角度辨治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合并局限性硬皮病的经验
2024年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局限性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具有类似性,两者表现为皮肤冷凉感、肢端青紫苍白及局部麻木刺痛等临床表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合并局限性硬皮病常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和病程迅速进展,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局限性硬皮病在病因上具有同构性,二者在病机上始终以瘀毒内伏为核心,形成以“肺-肝-肾”为辩证枢轴的分期论治思路。本文总结了伏邪致病和分期辨治该病的经验,认为其治疗具有开拓性意义和启示。
陈兴涛岳仁宋
关键词:分期论治
早期量化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联干预措施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早期量化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联干预措施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早期量化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联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下肢动脉血流量、负性情绪评分及干预后糖尿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cale,DSQL)总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量高于干预前,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DSQL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9.41%(27/34)(P<0.05)。结论:早期量化功能锻炼联合中医三联干预措施能增加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下肢动脉血流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兰冰贝张琼王志刚张林英祝丹孙璞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2024年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血管病(DPV)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因子[血清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骨钙素(OC)、维生素D(VD)]水平变化,并评估其对T2DM并发DPV的预测效能,为T2DM并发DPV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纳入111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并发DPV(DPV)分为单纯T2DM组49例,DPV组62例。采用EIL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PN)、骨保护素(OPG),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骨钙素(OC),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VD)。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并发DPV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OPN、OPG、OC水平与T2DM并发DPV患者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OPN、OPG、OC、VD水平对T2DM并发DPV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单纯T2DM组对比,DPV组血清OPN、OPG水平高(P<0.05),血清OC、VD水平低(P<0.05)。血清OPN、OPG、OC、VD是T2DM并发DPV的影响因素(P均<0.05),血清OPN、OC是T2DM并发DPV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PN水平与T2DM并发DPV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呈正相关,与TG呈负相关;血清OPG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TC、HDL-C及LDL-C呈正相关;血清OC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均<0.05)。血清OPN、OPG、OC及VD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PV的AUC为0.756,敏感度61.3%,特异度89.8%。结论 T2DM并发DPV患者血清OPN、OPG水平升高,OC、VD水平降低,血清OPN、OC为T2DM患者发生DPV的独立影响因素,四者联合对于T2DM患者并发DPV有一定预测效能。
张亚琦黄丽王春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相关作者

尚德俊
作品数:41被引量:169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周围血管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疾病研究 周围血管
秦红松
作品数:150被引量:281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周围血管疾病
刘明
作品数:379被引量:773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医证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
张玥
作品数:267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医证型 肢体淋巴水肿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张柏根
作品数:285被引量:2,01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功能不全 基因治疗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