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3篇“ 和平主义“的相关文章
- 简·亚当斯和平主义思想溯源及实践回顾
- 2024年
- 本文追溯了简·亚当斯和平主义思想生发的现实背景和精神源头,包括个性传承、宗教伦理观以及依据良心而活的信念。长于观察、阅读、反思的亚当斯在生活和书本的双重熏陶中获得了洞见和力量,冲破家庭束缚和社会成规,创建赫尔会馆,参加进步运动,反对美国政府发动的美西、美菲战争,并在一战期间积极维护和平,即便遭遇声名沉浮也坚守和平主义理念,在她所处的时代展现了女性独立意识以及拒绝暴力与战争的人道主义精神。
- 秦文华
- 关键词:人道主义
- “积极和平主义”再认识:从对外政策到国家战略
- 2024年
- 2013年9月,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以国际协调主义为基础的积极和平主义”,并将其写入2013年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2022年12月,日本公布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积极和平主义”仍然被置于重要地位。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认为“积极和平主义”是安倍二次政权期间的对外政策,并未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梳理日本“积极和平主义”提出脉络和概念界定之上,从国家利益、战略目标、政策路径三方面探讨了“积极和平主义”为何实现了从对外政策到国家战略的转变,并运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框架中体系刺激、领导人意象、战略文化三个因素分析了日本“积极和平主义”国家战略的生成逻辑。
- 杨佳腾
- 关键词:安倍政权
- 中华文明的和平主义倾向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各种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引用诸如“国虽大,好战必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等古语俗语。
- 王凯歌
- 关键词:和平主义中华文明精神品格引经据典人民
- 日高六郎和平主义宪法思想析论
- 2023年
- 围绕《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和修改,二战后日本社会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日高六郎是日本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和评论家,在战后活跃于日本社会并频繁发表评论。日高始终保持着对和平宪法的关注,提出了“第九条”信号说及和平宪法二重性论,形成了具有人类主义及二元调和性特征的和平主义宪法思想。近年来,日本自民党政权致力于修改宪法,试图恢复军事力量,对日本乃至亚洲的未来将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日高六郎和平主义宪法思想,既可充实战后日本思想史研究,也有助于深化日本和平主义研究。
- 李世豪唐永亮
- 关键词:日本国宪法修宪和平主义
- 面向现实的弥赛亚社群和平主义 ——约德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本文主要考察约翰·H.约德对莱茵霍尔德·尼布尔之和平主义批判的回应。和平主义是西方社会中一股源远深长但经常不受重视的社会伦理潮流,其主要的思想依托是基督教神学。尼布尔从社会危机和国际局势出发,犀利地评判了他那个时代两种主...
- 李晓凤
- 关键词:尼布尔政治
- 胡适和平主义研究
- 爱好和平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古代的协和万邦,还是今天的和平发展,中国始终都在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从青年到晚年,胡适终其一生都在为中国的和平事业奔波,为此他还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札记来论述自己的和平主义...
- 李小梅
- 文献传递
- 安倍政府“积极和平主义”探析
- 自2012年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来,日本的国家安全理念和国家安全政策较往届相比,有着较大的变动。2013年9月12日,在安全保障和防卫力量恳谈会上,安倍晋三正式提出“基于国际协调的积极和平主义”这一国家安全理念,从该立场...
- 郭龙腾
- 关键词:日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价值观外交日美同盟
- 重新认识《孙子兵法》的和平主义思想
- 2020年
- 《孙子兵法》体现了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滥杀生命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在战略战术的运用中,以最大限度降低战争杀伤率和破坏率,尽可能地保全敌对国家民众生命财产为至上原则。“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孙子人道主义与和平主义思想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的和平主义思想与先秦儒、道、墨诸子的反战和平主张是密切关联的。
- 吴小强
- 关键词:《孙子兵法》知己知彼和平主义
- 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与社会党人的和平主义(摘编)
- 2020年
- 谁要是不想粉饰帝国主义战争,不帮助资产阶级把这种战争冒称为民族战争即解放各民族的战争,不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场上,谁就不应当象考茨基和屠拉梯那样讲话,而应当象卡尔·李卜克内西那样讲话,即应当向自己的资产阶级指明:它讲什么民族解放,那是欺人之谈;如果无产阶级不"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政府,这场战争之后不可能有民主的和平。
- 列宁
- 关键词:李卜克内西和平主义民族解放考茨基资产阶级
-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从和平主义与和平手段的有限性谈起
- 2020年
- 和平主义在古代西方,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发挥出巨大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的以“反对任何形式、任何性质的战争与军事”为主要特征的绝对和平主义,对人类追求和平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一种历史背反,使许多国家和人民饱受惨痛教训。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的和平反战运动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其中表现出的更加彻底的非战态度,即向“绝对和平主义”的回归,则理应引起世人的警觉。类似现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学术界也有所体现。然而,人类和平观的历史发展,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世界性组织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的局限性,则使我们有理由对此展开深入反思,通过正本清源使人们正确看待和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
- 荆博郭嘉星
- 关键词:战争和平主义
相关作者
- 刘昱东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主题:和平主义 大科学工程 军事技术 中立主义 道德哲学
- 加藤节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日本成蹊大学
- 研究主题:和平主义 民主主义 宪法第九条 日本宪法 近代政治
- 吕耀东

- 作品数:138被引量:31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日关系 日美同盟 外交 日本首相 自民党
- 艾仁贵

- 作品数:48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研究主题:犹太 犹太人 英雄主义 希伯来 大屠杀
- 杨盛兰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门罗主义 国际仲裁 和平主义 英德关系 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