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1篇“ 咽部菌群“的相关文章
- 基于16s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粉尘接触与煤矿工人咽部菌群变化关联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煤矿粉尘接触人群咽部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从事职业性粉尘接触工作20年以上的8名煤矿工人为接尘组,以工作中不接触粉尘的4名煤矿工人为对照组。采用咽拭子采集2组人群的咽拭子,提取咽部菌群,采用16s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菌群的多样性、菌群丰度和均匀度。结果对照组人群的咽部菌群组成的操作分类单元有254个,较接尘组多210个。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人群咽部菌落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PD-tree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降低(P值均<0.01)。在门水平上,接尘组人群咽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人群咽部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单胞菌属等丰度均增高(P值均<0.05),乳杆菌属丰度降低(P值<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属、梭杆菌属和罗氏菌属对接尘工人咽部菌群失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均为1.00±0.00。结论煤矿粉尘接触人群咽部菌群物种多样性和菌群均匀度均降低,可能与煤尘的持续吸入扰乱了人体咽部的微生物环境有关。
- 张薛纯王袁何海兰沈福海王宏丽刘和亮
- 关键词:粉尘煤矿工人咽部菌群高通量测序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与免疫功能、口咽部菌群多样性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与免疫功能、口咽部菌群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将10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3组,风哮组41例,冷哮组30例,热哮组34例。采集并检测患者口咽部菌群、血液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对3组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口咽部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Richness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CD4^(+)T细胞、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冷哮组CD4^(+)T细胞、CD4^(+)/CD8^(+)均高于热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Richness指数、Pielou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候在免疫功能、口咽部菌群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可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 倪盼盼张丽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T淋巴细胞亚群
- 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咽部菌群采集机器人,包括头部固定定位机构、变刚度机构、机械臂、采样台。在采集咽部菌群时,机器人中的头部固定定位机构中的丝杠机构可以根据待测人员的头部大小进行调整,达到固定待测人员头部的作用,在头部定位完成...
- 张自强张传忠宁萌王鑫周振勇
- 北京地区慢性咽炎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及咽部菌群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慢性咽炎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及咽部菌群特征,为慢性咽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某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并确诊为慢性咽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但排除慢性咽炎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组人群的生活行为习惯进行调查,并采集咽后壁分泌物样本进行咽部菌群检测,描述性分析2组人群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及咽部菌群特征,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慢性咽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慢性咽炎患者(研究组)3012例,男性1705例,女性1307例,平均年龄(34.56±10.23)岁;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12人,男性1684人,女性1328人,平均年龄(34.11±9.82)岁。2组人群在喜食辛辣、煎炸、生冷、吸烟、饮酒、晚睡、运动情况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喜食辛辣(OR=1.865)、煎炸(OR=2.065)、生冷(OR=1.702)、吸烟(OR=1.914)、饮酒(OR=2.156)、晚睡(OR=1.788)是诱发慢性咽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组α-溶血性链球菌、副流感嗜血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卡他莫拉菌、臭鼻克雷伯菌、类白喉棒状杆菌株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不良生活行为习惯会进一步诱发慢性咽炎,此类患者咽部菌群失调以α-溶血性链球菌含量升高为主,建议通过饮食结构调节或服用药物制剂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降低慢性咽炎发生风险。
- 徐娅冬杨恩永李雅丽
- 关键词:慢性咽炎影响因素
- 不同急性加重风险水平的COPD患者的肠道及口咽部菌群分布情况及其与FEV1等指标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不同急性加重风险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肠道及咽部菌群分布情况及其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加重风险高危组(研究组,n=40)与低危组(对照组,n=45)。比较两组肠道及咽部菌群分布情况、肺功能[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结果两组大肠埃希菌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口咽部草绿色链球菌和干燥奈瑟菌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FEV1、FEV1/FVC、Pa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aC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草绿色链球菌及干燥奈瑟菌水平与FEV1、FEV1/FVC等均呈正相关,与PaCO_(2)呈负相关,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水平均与FEV1、FEV1/FVC和PaO_(2)水平呈负相关,与PaCO_(2)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高危患者的口咽部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与肺功能及血气关系密切,在今后的治疗中,或可将其作为COPD急性加重治疗的新的靶点与思路。
- 王凯史广超海河
- 关键词:肠道咽部菌群血气
- 儿童与成人OSAHS患者的口咽部菌群特征及药敏学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儿童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口咽部菌群的差异及其药敏学结果,为临床OSAHS患者术后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1月—2021年10月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入院后取2组患者口咽部分泌物及时送检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学分析,比较儿童OSAHS患者与成人OSAHS患者的口咽部菌群差异及药敏学结果。结果 211例患者中66例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共78株,阳性率为31.28%,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5株(70.5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37.18%)、肺炎链球菌18株(23.08%)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19株(24.36%),以流感嗜血杆菌15株(19.23%)为主。儿童组与成人组相比,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链球菌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组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成人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OSAHS术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应区别对待,并应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方案,减缓耐药菌的产生。
- 张晓雪王伟刘杰许贞菊钱永恒韩敏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成人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 长远航人员咽部菌群分布特征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随着航运经济发展,长远航人员生理和心理健康备受关注。目的了解长远航人员咽部菌群分布以及随航行时间变化的分布特征,为疾病预防及后续深入研究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采集2017年9月-2018年1月30名长远航人员在印度洋海域执行任务期间的咽部拭子,人员年龄20~53岁,男性18名,女性12名。其中包括医疗保障人员8名、船员8名、机组人员8名和后勤保障人员6名。采集时间为航行前、航行中1个月、航行中3个月和航行中4个月,共120份样本。按照采集时间分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扩增子序列变异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得到样本物种组成和丰富度信息。结果120份样本数据中,4份样本测序失败。116份样本在2018年5月测序得到的菌群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蓝藻门和糖细菌门,属水平主要有普氏菌属、拟杆菌属、瘤胃球菌、奈瑟菌属、嗜血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厌氧球菌属,各自丰度有明显变化;与航行前相比,航行中1个月咽部出现噬纤维菌纲、鞘氨醇杆菌纲、脱硫弧菌属等水源性微生物;航行中3个月放线菌属和棒杆菌属丰度最高;航行中4个月,厚壁菌门和双歧菌属增到最高,拟杆菌门降到最低,疣微菌门逐渐消失。结论长航人员咽部菌群与正常人群基本一致,但新增蓝藻门。随着航行时间增加,人员咽部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发生了变化,水源性微生物增加。
- 张静孙艺璇李艳君
- 关键词:远航咽部菌群高通量测序条件致病菌菌群结构
- 铁皮石斛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平衡影响的研究
- 目的:(1)探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咽部菌群结构;(2)通过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咽部菌群结构进行分析测定,比对差异,进而探究铁皮石斛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咽部菌群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
- 吴佳珍
- 关键词:铁皮石斛咽部菌群
- 慢阻肺患者咽部菌群失衡与白细胞介素簇及CD4^(+)/CD8^(+)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慢阻肺患者咽部菌群失衡与白细胞介素簇及CD4^(+)/CD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125例为慢阻肺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采集两组受试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咽部菌群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白介素IL-4、IL-8、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并计算CD4^(+)/CD8^(+)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咽部菌群数量与白细胞介素及CD4^(+)/CD8^(+)值的关系。结果 慢阻肺组患者咽部检出菌群株数及主要致病菌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5),检出的主要致病菌数量居前3位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8.00%、27.20%和22.40%。慢阻肺组患者血清IL-4、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D4^(+)百分率及CD4^(+)/CD8^(+)值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D8^(+)水平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阻肺患者咽部菌群数量与血清IL-4、IL-8水平呈正比(P<0.05),与血清IL-10水平及CD4^(+)/CD8^(+)值呈反比(P<0.05)。结论 慢阻肺患者咽部菌群失衡与体内白细胞介素簇、CD4^(+)/CD8^(+)比值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及时监测患者血清上述指标评估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赵慧武宏赵丽洁李文娟
- 关键词:慢阻肺咽部菌群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SIgA、口咽部菌群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中医证型(风哮证、冷哮证、热哮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 A)以及口咽部菌群多样性的检测,进而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SIg...
- 倪盼盼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型T淋巴细胞亚群
相关作者
- 蔡瑞康

- 作品数:213被引量:676H指数:13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白癜风 化妆品 银屑病 皮肤病 化妆品皮肤病
- 陈冬梅

- 作品数:76被引量:2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
- 研究主题:微生态 PM2.5 呼吸道 设计性实验 泌尿生殖道
- 周园

- 作品数:42被引量:17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
- 研究主题:微生态 细胞因子 上呼吸道 医院感染 厌氧菌
- 冯晓玲

- 作品数:15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患者 抗生素类 咽部菌群 银屑病 链球菌
- 杜孝元

- 作品数:25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 单克隆抗体 咽部菌群 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