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篇“ 品德结构“的相关文章
新时代大学生品德结构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与其自身的成长息息相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亟需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强化政治觉悟...
郑景
关键词:品德培育
要素·结构·功能:品德结构研究的逻辑进路
2024年
品德结构测评是德育效果评价的核心,要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必须重视并深化品德结构研究。我国学者关于品德结构研究分析范式可概括为静态的结构成分分析、动态的功能系统分析、发展的价值结构分析,三个研究阶段呈现出由单维向多维、由一体向多样、由静态向动态、由内在向外在不断延伸拓展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品德结构研究也呈现出研究重心偏移、部分内容研究深度不够、研究具有浓厚的心理学色彩等特点。对品德组成部分和搭配形式的研究深度不够,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功能研究和发展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回到“结构”这一原点,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品德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将研究重点从“德育内容的结构”转为“品德自身的结构”,并实现从心理学研究范式向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品德结构扎根于德育实践、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之中。
陈卓倪佳妮吴欢
关键词:品德结构
品德结构理论下的足球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体育课程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与功能,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体现。足球是体育课程...
翟小洁
关键词:品德结构足球教学
大学生品德结构的理论建构及实践路径研究--以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高校大学生的品德发展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建设具有重要...
王坤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结构
中学卓越教师品德结构研究--以哈尔滨H中学为例
本文就中学卓越教师品德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通过对H省重点高中学校的实地考察,对H省重点高中的卓越教师进行实地的访谈,发放问卷,对本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同时,对Y中学的非卓越教师发放问卷并做相应访谈,在此基本上,通过大量文...
苏迎春
关键词:中学教育卓越教师品德结构道德建设
由思想品德结构看中学生品德教育被引量:1
2018年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特殊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中学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以思想品德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思想品德结构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探讨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学德育工作可以有哪些新的认识与启发。
辛未
关键词:思想品德结构中学德育
品德结构理论浅析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职业品德——以电影《1942》为例
2016年
近年来,新闻记者道德失范的事件频发,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业内人士的深切担忧。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和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其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品德。文章从品德结构理论出发,结合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行为,对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职业品德进行了简要分析。
杨雨竹
关键词:品德结构白修德
品德结构理论看电影《1942》中白修德的记者形象
2016年
电影《1942》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灾难片,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改编而成,由冯小刚导演执导,电影全景式地展现了1942年河南的大饥荒。来自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对河南旱灾的报道及其社会斡旋所起的巨大作用,呈现出记者应有的理想的新闻伦理观和媒体责任观。本文将伦理学中的品德结构理论运用到白修德的记者形象分析,论述记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过程。
王保琴
关键词:白修德品德结构新闻伦理
品德结构理论试析《1942》白修德的记者形象及职业道德养成
2016年
电影《1942》复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一场浩劫,它见证着民族苦难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对苦难同胞饱含深情的同时,影片中一名美国记者白修德也同样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旨在用品德结构的理论,解析白修德的职业行为,并结合实际阐明记者职业道德养成的过程。
王华峰
关键词:记者品德结构职业道德
品德结构研究三十五年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德育理论界关于品德结构问题的研究蔚然成风。1979—1989年,学界探讨的品德结构大多为平面结构,学者们大多考虑的不是品德结构,而是品德的成分。1989—1999年,国内对于品德结构的研究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学者们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于品德结构进行了系统化、科学化的梳理和总结。1999—2009年,比较教育学视野下的品德结构研究增多,不少学者将视线转向西方学者关于品德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有关品德结构的应用性研究增多,它们对提升特定领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仍然缺少以实践的视野验证和发展品德结构理论的思考。2009—2014年,学界提出"实践理性德育",即在强调德育"生活性"的基础上,提倡"知性德育"。品德结构研究出现了由形下实践向形上思辨再度复归的态势。
赵志毅赵艺刘洁璇李宏亮
关键词:品德结构知情意行

相关作者

谢慧盈
作品数:18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品德结构 性别公平 小学教师 教师
万文涛
作品数:63被引量:336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教师 博弈论 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 科研团队
赵志毅
作品数:87被引量:466H指数:1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德育 大学生 公民教育 高校 学校德育
李红革
作品数:56被引量:338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意识形态
汤萌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学校德育 品德结构 品德测评 现代德育 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