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0205篇“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相关文章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助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2024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发挥学校学科综合优势,推动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基础研究领域、应用研究领域和交叉研究领域集中方向、持续发力,以干事创业的强大内生动力,推动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曲红梅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学科综合国家创新体系内生动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以数智化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2024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些战略部署,与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同时又有进一步的聚焦和深化。
陶军
关键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研究 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5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
王伟光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社科〔2023〕3号)
2024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办法(试行)》已经2023年第30次部党组会(部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教育厅直辖市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4年
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对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展基础扎实,学术成果丰硕,发展前景大有可为。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学科体系设置匹配、布局平衡待优化,学术体系原创水平、支撑发展力度待提升,话语体系“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境地未扭转,科研组织管理平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需完善等问题,亟须研究解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导向、以强化有组织科研为抓手、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职能,为民族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
尤春艳张丽杨红
江苏省公办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4年
文章以江苏省65所公办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以2020—2021年度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指标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了江苏省公办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工作,并从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力度、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平台、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类成果转化渠道4个方面思考了提升高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汪俊瑛吴晓云
关键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规律研究 关于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决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自关怀下,中央宣传部的指导下、国务院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从201...
王伟光作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 外智引联团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以西部地区为例
本书结合西部高校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中存在的地域性、层次性、集成性、灵活性等特征,基于复杂系统决策、创新管理、协同学等理论探究其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问题,从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的研究述评、协同创新策略构建、组织学习机制、任务协...
段万春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 西南地区扶贫实践研究
将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减贫制度设计,西南地区展开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户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减贫实践。本书在政策过程理论的框架下,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价值理念,基于中国西南地区减贫实践特点,...
冯朝睿作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高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亟需改进。现有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职业教育元素体现不足。基于科学性、全面性、导向性和量化性等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汪俊瑛
关键词:高职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层次分析法

相关作者

王伟光
作品数:422被引量:2,550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技术创新 总书记
熊进
作品数:30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德意志意识形态》 思维方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杨竞业
作品数:74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自信 开放社会 社会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谭春辉
作品数:150被引量:1,01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情报学 知识图谱 政策文本 扎根理论
张晓敏
作品数:20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科学发展观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伦理 法律 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