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篇“ 唐宋诗学“的相关文章
白居易的偶作诗与唐宋诗学转型
2024年
偶作诗作为一个特定的诗歌类型,定型于中唐时期。白居易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偶作诗的诗人,他之所以创作数量如此庞大的偶作诗,除了受到了洪州禅“平常心是道”和“无事”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以外,还受到他以作诗为生活方式的创作观念的影响。结合白居易和其他中唐时期诗人的偶作诗,可以发现其多以叙事手法表现诗人当下的闲适生活。除了以叙事性突出诗人的日常生活,注重表现哲学性和思辨性,它们还具有“重意”“戏作”和“内省”的特质。中唐到宋代偶作意识的变化,反映出了诗人身份和创作行为不断为古典诗人所重视的演变轨迹。
吴嘉璐
关键词:白居易洪州禅
唐宋诗学梅香三境中的“壮”与“幽”
2023年
唐宋诗歌中梅香有三种表现方式——馨香、冷香与真香代表儒释道三种文化类型,就其所对应的时代人地关系、经济文化差异进行比照,可对梅诗之“香”的不同境界及所代表的不同时代审美特征予以阐释。具体来讲,梅诗的“香”境,经历了先秦时期从兰馨到梅馨的时代更替;至唐形成了重“时、开、发”的“艳香”之壮美;宋代形成了“荣落在四时之外”,重“韵”“格”“影”“雪精神”的冷香之幽境,并从此奠定了梅之国香的中国士大夫趣味,一跃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
李晓峰郭钰
关键词:冷香三境禅宗
唐宋诗学与“大、小传统”——兼对“唐宋变革论”反思
2023年
参照人类学领域的“大、小传统”理论,在以往所建构的唐宋诗学认知中,很大程度上尚局限于“大传统”结构,而对“小传统”因素关注不足。初盛唐时期,士族社会渐趋凝定,大、小传统呈现出疏离态势。而至中唐,由于社会巨变,诗人结构发生转型,日渐疏离的大、小传统复产生互动,自魏晋时起渐趋式微的“叙事传统”亦得复归。北宋沿袭中晚唐之旧,诗学上更多表现出了对“大传统”的重塑。而至南宋以降,由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大、小传统”又形成了新的互动,“布衣诗人”之聿兴,即是其中一个典型现象。通过对“大、小传统”理论的观照,不仅能够对唐宋诗学的固有结构形成一个补充,同时也可作为对“唐宋变革”困境的一种回应。
张思桥
关键词:唐宋变革叙事传统布衣诗人
唐宋诗学观照下的“野水”意象被引量:3
2021年
“野水”意象展示了唐宋诗学的重要转向。中国古代诗学从唐代野字意象的逐渐增多,到宋代野水意象的异军突起,不仅意味着唐宋诗学从“大物山水”到小景山水的转向,而且从杜甫所开创的“野水”美学至中唐诗人“野水”写作传统的逐渐形成,幽远寻仙的峻险之趣,也伴随着“大物山水”的传统有所消歇,宋人萧散简淡静观自我的“野水”美学成为时代意趣。“野水”作为宋代小景山水传统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意象,其审美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可游,更在于可居。“可游可居”作为野水此在性山水美学的具体展开,与“可行可望”的彼岸山水美学成为中国诗学的两大传统。它话语的多重生成背景和生命意蕴,不仅在于其自然平淡之趣、人格自由精神之适,也体现了诗人对精英中心集团的疏离,而荒寒无边之境与无始无终之我的未完成性遂成为野水之美的本质。
李晓峰
关键词:杜甫山水审美
唐宋诗学“涩”概念意蕴嬗变研究
“涩”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在未进入文学批评之前,“涩”主要有三种用法,分别是医学上的“涩脉”、饮食中的“涩味”和书法中的“涩笔”,这三个含义奠定了后世对“涩”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到了隋唐时期,“涩...
刘纯友
关键词:诗歌美学
毛奇龄的诗歌转向与唐宋诗学
明末清初,毛奇龄的诗歌宗尚经历了由唐诗转入宋诗最后回归唐诗的复杂过程,在不同历史情境下毛奇龄提倡唐诗有着不同的理论依据,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历史作用不同,其中尤其以康熙十七年之后他对唐诗的倡导影响深远,最为著名。毛奇龄的诗...
张立敏
关键词:毛奇龄唐诗宋诗博学鸿词科
刘克庄赵翼唐宋诗学观异同研究
刘克庄和赵翼分别是南宋诗坛和乾嘉诗坛具有代表性的诗人诗论家,二人通过评论前朝诗人诗作,尤其是在对唐宋两朝诗人诗作进行评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诗学思想是非常系统、多元的,这在刘克庄的《后村诗话》、《后村先生大全集》和赵翼的《瓯北...
张境悦
关键词:诗学观唐宋
文献传递
唐宋诗学中情感形式化的分野——以“兴象”与“兴趣”为中心
2018年
以"唐宋变革论"观照唐宋诗学会发现此一时期发生了由"兴象"到"兴趣"的情感形式化之转向。在"兴象"苑囿里,殷璠与王昌龄强调主体意志对于意境构建的能动作用,赋予兴象以"美刺"品质,其动机是以"兴寄"来打通物我,开放一己之怀抱。至皎然、司空图、严羽等归并"兴趣"而淡化了"寄"的中介之用,使主体的情感自由敞开,直截自然而又无限丰富。由"兴象"到"兴趣",既有着"兴"之诗学传统的延承与丰富,亦有着情感和旨趣上的变化。而唐宋之际的儒释道三教的文化影响,正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金水潘链钰
关键词:唐宋诗学
“自然”与唐宋诗学的内在规范
2016年
诗论中推崇"自然",在唐宋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天才李白的诗作中,"自然"成为诗歌内在的美感张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自然"被确立为风格说。至北宋初年,欧阳修、梅尧臣对"平淡"之美的追求;苏轼对陶渊明的大力推崇,"自然"理论被得以总结,并被确立为诗学的审美理想。
张甲子
关键词:司空图
从辋川、柳州到半山——从山水诗的“雅丽”范式看唐宋诗学转轨
2016年
王维、柳宗元与王安石三人堪称唐宋间各以山水诗著名的大家,以“雅丽精工”为其山水诗的典范意义而垂式后人。三人实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均参加过革新除弊的政治活动,均有因政治挫折而或遭贬逐或被迫退隐的痛苦经历,且晚年均有着亲和山水与寓情山水的审美实践。三者均潜心佛禅,并以此来消遣世虑、平复内心中勃郁忿激的动荡意绪。所以,王维、柳宗元与王安石在相似经历下所作的相似题材与风格的诗歌作品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此类诗歌在唐宋时期的时代特色和承传演化的轨迹。
王苑
关键词:山水诗

相关作者

侯艳
作品数:37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贺州学院
研究主题:审美 唐宋 唐宋诗歌 阅读教学 意象
郝永
作品数:40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通论 诗歌 公正 本体论
王国君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辩证 唐宋诗学 整体性 圆融 不为
周春宇
作品数:1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中西文论 反映论 形式论 主体论 认识论
郭锋
作品数:15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清空 质实 骚雅 交游 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