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7 篇“ 喉返神经保护 “的相关文章
术中神经 监测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喉 返 神经 保护 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术中神经 监测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喉 返 神经 保护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中常规显露喉 返 神经 ,观察组术中采用神经 监测技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喉 返 神经 探查时间)水平、术后3个月嗓音障碍[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术后不同时间(术后1、3个月)吞咽功能[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ADI)]评分和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喉 返 神经 探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功能、生理、情感等VH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MDA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为6.25%(2/32),低于对照组的29.03%(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神经 监测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喉 返 神经 探查时间,降低嗓音障碍评分和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提高吞咽功能评分,效果优于术中常规显露喉 返 神经 。 魏正杰 周明银关键词:甲状腺癌根治术 喉返神经保护 嗓音障碍 吞咽功能 喉返神经损伤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不同方法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甲状软骨下角法)57例,对照组(甲状腺下动脉法)55例。两组均行精细化被膜下解剖技术,显露保护 喉 返 神经 后,据术中探查及病理结果,行相应术式及区域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中喉 返 神经 损伤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 返 神经 损伤率(1.75%)明显低于对照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8,P<0.05)。两组间不同术式喉 返 神经 损伤率: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9,P>0.05);观察组(0%)单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7,P<0.05);观察组(5.00%)甲状腺叶全切除损伤率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26,P<0.05)。结论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下,经甲状软骨下角法能更有效地显露保护 喉 返 神经 ,预防其损伤,临床效果满意。 李良军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显露 神经 探测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临床研究2024年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实施神经 探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uromonitoring,IONM)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予以腔镜手术,根据术中是否应用IONM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应用IONM,观察组应用IONM,每组35例,对比效果。结果: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后24h切口引流量更少,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实施IONM辅助手术,可快速识别喉 返 神经 走行、预测变异、保护 喉 返 神经 功能完整,从而减少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风险,同时对其他手术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甚至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能更快拔除引流管,减少引流量。 陆艳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腔镜手术 喉返神经 并发症 甲状腺手术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目的评估喉 返 神经 保护 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方法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接受甲状腺手术的100例患者,其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组50例,常规手术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结果喉 返 神经 保护 组喉 返 神经 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论喉 返 神经 保护 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中喉 返 神经 损伤的风险,改善术后症状,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彭勋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保护 非能量器械联合喉 返 神经 监测用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2023年 目的:探讨非能量器械联合喉 返 神经 监测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保护 喉 返 神经 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使用能量器械清扫喉 返 神经 相关淋巴结的能量组和使用非能量器械并进行术中喉 返 神经 监测的非能量监测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来寻找喉 返 神经 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喉 返 神经 相关淋巴结的总转移率为6.96%(38/546)。能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非能量监测组(140 min vs 150 min,Z=-3.071,P=0.002),术后第一天引流量明显少于非能量组(170 mL vs 210 mL,Z=-2.017,P=0.044),但非能量监测组患者的喉 返 神经 损伤明显少于能量组(7.48%vs 17.17%,χ^(2)=4.533,P=0.033),且非能量监测组的患者更有可能从喉 返 神经 损伤中恢复(P=0.022)。体质指数(OR=1.228,95%CI:1.030~1.465,P=0.022)、肿瘤的解剖学分型(OR=0.079,95%CI:0.022~0.285,P<0.001)、肿瘤原发侧(OR=3.613,95%CI:1.130~11.550,P=0.030)和手术器械(OR=5.237,95%CI:1.686~16.266,P=0.004)是喉 返 神经 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体质指数、肿瘤的解剖学分型、肿瘤原发侧和手术器械是喉 返 神经 损伤的独立风险因素。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清扫喉 返 神经 相关淋巴结时联合使用非能量器械和术中喉 返 神经 监测可能有助于降低喉 返 神经 损伤的发生率,并提高恢复率。 刘蔡杨 冉冉 李晓亮 罗雷 邵红 刘高华 王毅 李季关键词:喉返神经保护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 探测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神经 探测技术(IONM)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对喉 返 神经 的保护 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甘肃省人民医院通过胸乳入路进行内镜下甲状腺大部分或全部切除的7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神经 探测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性腔镜甲状腺手术,神经 探测组在术中当靠近甲状腺背侧,即喉 返 神经 所走行区域时,先用神经 探测仪分别确定双侧喉 返 神经 的位置,加以显露,予以保护 。通过统计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24 h切口平均引流量、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肌电图的响应幅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研究IONM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效果。结果神经 探测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时间和术后24 h切口平均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 探测组术中肌电图的平均响应幅度:V1为(800±345)μV,R1为(1120±219)μV,R^(2)为(1147±315)µV,V2为(1203±247)µV。神经 探测组术后并发症(喉 返 神经 损伤、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结合IONM,可协助暴露和保护 喉 返 神经 ,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手术更安全可靠。 田宏伟 王芳 赵文龙 包亚斌 侯景文 蒋文杰 Guido Schürmann关键词:腔镜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喉返神经 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的喉 返 神经 保护 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专用的喉 返 神经 保护 钳,包括:活动式牵拉把手,其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活动式牵拉把手与连接管之间连接有转动机构;开合式覆盖机构,其连接于连接管的一端,且用于对神经 的覆盖,开合式覆盖机构包括固定... 戴磊 董妹 吴贤江一种热消融术喉 返 神经 保护 球囊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消融术喉 返 神经 保护 球囊结构,其包括:用于隔离喉 返 神经 的第一球囊、具有第一引导通道的管体以及用于往所述第一引导通道注水的穿刺针;第一球囊与第一引导通道相连通;所述穿刺针插设在所述第一引导通道中;所述穿刺... 程晓雪神经 监测对甲状腺手术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既往研究显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神经 监测以保护 喉 返 神经 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比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喉 返 神经 监测与常规解剖暴露的差异,探讨术中喉 返 神经 监测对喉 返 神经 暂时性损伤及永久性损伤的保护 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发表的与神经 监测对甲状腺手术中喉 返 神经 保护 作用相关的文献,使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8篇,病例数12 877例,其中神经 监测喉 组7 718例,常规解剖暴露组5 15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甲状腺手术中,神经 监测与常规解剖显露喉 返 神经 相比,能减少喉 返 神经 暂时性损伤(OR=0.524,95%CI:0.370~0.742,P<0.001)及永久性损伤(OR=0.371,95%CI:0.235~0.584,P<0.001)。试验序贯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总样本足够。结论 神经 监测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 返 神经 暂时性损伤和永久性损伤均具有保护 作用,尤其在甲状腺癌复发等2次手术时,对喉 返 神经 保护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严若谷 石梅 黄俭 许坚关键词:神经监测 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META分析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喉 返 神经 保护 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喉 返 神经 的走行规律及保护 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8年3月~2022年2月收治的1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双侧102例,单侧28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来源于甲状腺腺体100例,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30例。共显露喉 返 神经 232条,左侧114条,右侧118条。左侧喉 返 神经 位置正常110条,异位4条,右侧喉 返 神经 位置正常104条,异位14条,两侧喉 返 神经 位置比较,右侧异位率高于左侧(χ^(2)=5.656,P<0.05)。来源于甲状腺腺体的显露喉 返 神经 185条,喉 返 神经 位置正常175条,异位10条。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的显露喉 返 神经 47条,喉 返 神经 位置正常39条,异位8条。不同来源两组喉 返 神经 位置比较,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异位率高于腺体来源(χ^(2)=5.536,P<0.05)。结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手术中应时刻警惕喉 返 神经 异位情况,右侧喉 返 神经 较左侧更易发生异位,肿物来源于Zuckerkandl结节时,喉 返 神经 更易发生异位。 吴佳龙 朱岩 杨长东 金德斌 杨艳 张伯阳 马忠锋关键词:喉返神经
相关作者
胡铭荣 作品数:99 被引量:266 H指数:9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急性胰腺炎 梗阻性黄疸 喉返神经 腹股沟疝 急性胰腺炎大鼠 刘晓莉 作品数:63 被引量:564 H指数:1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喉返神经 神经监测 甲状腺 甲状腺癌 甲状腺手术 孙辉 作品数:320 被引量:1,878 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癌 甲状腺 喉返神经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田文 作品数:227 被引量:2,120 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甲状腺癌 食管裂孔疝 甲状腺切除术 疝修补术 付庆锋 作品数:24 被引量:146 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旁腺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