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6篇“ 嗜铬粒蛋白A“的相关文章
- 通过质谱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
- 本发明的名称是通过质谱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提供了通过质谱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了通过质谱定量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了通过质谱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或测量其尺寸的方法。
- D·韦柏M·P·考菲尔德M·J·麦克普什S·戈尔德曼N·克拉克
- 通过质谱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
- 提供了通过质谱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了通过质谱定量嗜铬粒蛋白A的方法。在另一个方面,本文提供了通过质谱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或测量其尺寸的方法。
- D·韦柏M·P·考菲尔德M·J·麦克普什S·戈尔德曼N·克拉克
- 用于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免疫测定与抗体
-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嗜铬粒蛋白A的免疫测定与抗体,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检测嗜铬粒蛋白A(或其片段)的免疫测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怀疑包含嗜铬粒蛋白A的样品与对嗜铬粒蛋白A具有特异性的第一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或衍生物,以及对...
- 帕斯卡利娜·卡吕埃尔瓦莱丽·里戈纳迪娜·介朗
- 血浆嗜铬粒蛋白A水平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浆嗜铬粒蛋白A(CgA)和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s)水平在嗜铬细胞瘤(PHEO)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就诊的26例PHEO患者(PHEO组)和31例其他肾上腺肿瘤患者(非PHEO组)的临床资料。比较PHEO患者与非PHEO患者术前血浆CgA水平,比较PHEO患者术后与术前血浆CgA水平的变化。以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浆CgA和MNs水平及其联合对PHEO的诊断效能。结果PHEO组患者术前血浆CgA水平显著高于非PHEO组[(647.8±196.2)ng/mL vs(96.4±34.1)ng/mL,t=14.15,P<0.01]。与术前比较,PHEO组患者术后血浆CgA水平显著降低[(114.8±60.5)ng/mL vs(647.8±196.2)ng/mL,t=12.7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gA、MNs对PHEO诊断的AUC分别为0.988、0.940,截断值分别为183.1 ng/mL和超过参考区间上限的两倍,敏感度分别为100%、84.6%,特异度分别为87.1%、93.5%;二者联合的AUC最高,为0.994。结论血浆CgA水平对PHEO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血浆MNs诊断PHEO的补充指标,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崔浩秦梧耀王晋垚尚吉文
- 关键词:嗜铬粒蛋白A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肿瘤
- 血浆嗜铬粒蛋白A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评估血浆中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价值及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效能。方法随机选取120例STEMI患者(观察组)和5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CGA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分析CGA诊断ASTEMI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同时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MACE情况分为MACE组(36例)和非MACE组(84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发生的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CGA独立或联合预测ASTEMI患者出院6个月内发生MACE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GA水平在胸痛时间<4 h出现明显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A水平在4 h内诊断STE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最佳阈值为125.75 ng/mL,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84.00%;随着观察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升高血浆CGA水平也逐渐升高。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在肌钙蛋白下降速率、总胆固醇水平、住院时间、Gensini评分、出院前CG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CGA水平预测6个月内发生MACE的AUC为0.90,最佳阈值为128.60 ng/mL,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85.71%;Gensini评分预测6个月内发生MACE的AUC为0.98,最佳阈值为38分,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90.48%,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8,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95.24%。结论CGA水平在STEMI患者胸痛<4 h具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出院前CGA、Gensini能够独立预测STEMI患者发生MACE的风险,两者联合可获得更高的预测效能。
- 吴华军卢毓潘海华黄明德翟昌林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嗜铬粒蛋白A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嗜铬粒蛋白A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与心脏损伤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的水平变化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太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CHF患者165例(疾病组),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28例,Ⅱ级29例,Ⅲ级65例和Ⅳ级43例。收集同期本院健康志愿者80例(对照组)。检测2组入院血清CgA和HSF1水平,心肌重构和心肌损伤指标,用Pearson分析血清CgA和HSF1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随访1年,失访6例,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51例和非MACE组108例。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gA和HSF1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CgA、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F1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gA与LVEF呈负相关,与LVMI、LVESV、LVPWT、cTnI、CK-MB和NT-proBNP呈正相关(P<0.01);血清HSF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MI、LVESV、LVPWT、cTnI、CK-MB和NT-proBNP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gA、HSF1、LVEF、LVMI、LVESV、LVPWT和cTnI是老年CHF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gA截断值为387.55μg/L,敏感性为74.51%,特异性为71.30%,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51~0.855);血清HSF1截断值为2.34 ng/L,敏感性为74.51%,特异性为69.44%,曲线下面积为0.760(95%CI:0.707~0.812)。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CgA和HSF1水平与心肌重构及心肌损伤有密切关联,可作为预测MACE的有力工具。
- 马燕史丽英王海雄郭李平
- 关键词:心室重构心肌损伤
- 尾加压素Ⅱ和嗜铬粒蛋白 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和嗜铬粒蛋白A(CgA)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87例CHF患儿为CHF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间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UⅡ及CgA水平;分析血清UⅡ、CgA与心室重塑的相关性。结果 CHF组患儿血清UⅡ水平为8(6,11) ng/ml,血清CgA水平为762(421,1 379)ng/ml,血清NT-proBNP水平为735(135,9 855)pg/ml, CHF组血清UⅡ浓度显著低于健康组,CgA与NT-proBNP浓度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Ⅱ在不同级别心功能组患儿中的表达均低于健康组,且伴随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P<0.05);CgA、NT-proBNP水平在心功能Ⅲ级、Ⅳ级患儿中高于健康组,并且随着心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P<0.05)。血清CgA浓度分别与心功能分级、NT-proBNP及LVMI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LVFS)及UⅡ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CgA可能参与慢性心力衰竭患儿的心室重塑过程中,血清UⅡ和CgA的联合检测可能为小儿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心功能判断提供参考。
- 李鹏飞
- 关键词:嗜铬粒蛋白A慢性心力衰竭心室重塑
- 血浆嗜铬粒蛋白A水平对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价值
- 崔浩
- 一种嗜铬粒蛋白B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铬粒蛋白B(CgB)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出Fmoc‑FF:Fmoc‑K(Fmoc)‑D复合水凝胶,该复合水凝胶通过水化作用在电极表面形成水化层,在电极界...
- 陈旭汪敏辉魏雪潘姝延王恩情黄宇轩
- 血清嗜铬粒蛋白A、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铁蛋白(SF)、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住院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A组,10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B组,同期收集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的CgA、SF、TPSA、FPSA、FPSA/TPSA水平。结果:A组患者的CgA、SF、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C组,FPSA/TPSA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CgA、SF、TPSA、FPSA水平明显高于C组,FPSA/TPSA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A、SF、TPSA、FPSA、FPSA/TPSA联合检测高于单独检测的诊断效能,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1.2%、87.3%。结论:血清CgA、SF、TPSA、FPSA、FPSA/TPSA对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 杨辉李广杰
- 关键词:前列腺癌嗜铬粒蛋白A铁蛋白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