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7篇“ 器械治疗“的相关文章
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以及植入器械治疗现状
2024年
目的 调查并分析总结我国住院心力衰竭(HF)患者的病因、合并症、临床特点、植入器械以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选取中国心力衰竭中心注册研究2017年1月~2022年8月169家医院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筛选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的患者,分析其中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患者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诊断、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指标、心力衰竭病因、合并症和治疗等。结果 共纳入LVEF≤35%的32 777例患者中接受器械治疗的患者3 646例(11.1%),其中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1 494例,占全部病例的4.6%,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P)治疗642例,占全部病例的2.0%,植入CRT-D治疗1 510例,占全部病例的4.6%。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为扩张型心肌病[57.1%(1 881/3 297)]、冠心病[30.5%(1 007/3 297)]、高血压[7.5%(248/3 297)]及瓣膜性心脏病[4.3%(143/3 297)]。合并的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31.9%(1 163/3 646)]、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9.6%(348/3 536)]。合并的非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28.7%(1 039/3 625)]、贫血[27.7%(973/3 520)]、慢性肾脏病[14.2%(518/3 640)]、低钠血症[9.0%(317/3 522)]、恶性肿瘤[2.2%(81/3 631)]。植入器械的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襻利尿剂的使用率为87.2%(3 163/3 627),静脉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率为10.4%(378/3 640)。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使用率为31.5%(1 149/3 64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使用率为23.9%(871/3 64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使用率为29.5%(1 076/3 646)、B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为90.3%(3 239/3 64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为84.8%(3 087/3 642)。结论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现状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器械治疗的植入率偏低,与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差距仍较大;在接受植入器械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中,�
吕游赵静蒋瑞辉王华袁凤仪
关键词:心力衰竭流行病学器械治疗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新进展
2024年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已成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心脏疾病谱改变,我国心衰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除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基于心衰发生时出现的心脏结构异常、电生理改变以及神经内分泌紊乱等机制进行干预治疗,已被证明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开辟了心衰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器械治疗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李云峰周世强李飞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介入器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慢性心力衰竭介入治疗领域近来涌现出多种新型介入手段,分别作用于心力衰竭的各个病理途径。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已经证明了多种介入器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改善,但较少有证据证明心力衰竭介入器械在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的改善。现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领域介入器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辅助心脏自身收缩能力的设备、减少心脏做功负荷的器械和间接调节心脏的装置。
董震宇穆耶赛尔·玉苏普芦颜美汤宝鹏
关键词:心力衰竭介入治疗器械治疗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综述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进展。心力衰竭病人较多,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最后共同归路,尽管在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心力衰竭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器械治疗是心力衰竭尤其是严重心力衰竭病人的重要治疗方式。近年来,器械治疗的不断进展使更多心力衰竭病人受益,主要包括心脏除颤器械、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压力激活治疗、传导系统起搏。
武玉李小明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
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心力衰竭具有全球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药物治疗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心脏移植仅为极少数人的选择,因此器械治疗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近年来,器械治疗发展迅速,尤其是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经皮瓣膜修复术、循环支持治疗、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房间隔分流装置、经皮心室修复术、神经调节治疗等方面,现逐一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赖宇星苏津自
关键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生活质量安全性
血管迷走性晕厥器械治疗新进展
2023年
近年来,血管迷走性晕厥在器械治疗方面涌现出一些新方法。其中,闭环刺激起搏和心脏迷走神经消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就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器械治疗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刘秀熊鹿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器械治疗射频消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表现,治疗难度大。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器械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传统的器械治疗主要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催生了器械治疗的发展。本文就器械治疗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陈静罗素新黄毕
关键词:器械治疗
MitraClip器械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2023年
目的快速评估MitraClip器械治疗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和CRD数据库,搜集MitraClip对比传统方式治疗中重度MR患者的高等级临床证据和经济学评价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进行定性分析和汇总描述。结果共纳入33个研究,包括4个HTA报告、3个RCT、16个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0个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与手术比较,多数研究显示MitraClip组术后残余MR程度更高,输血事件和住院天数更少,但30天不良事件和死亡率、1年及以上生存率两者未见显著差异。部分研究显示MitraClip有更高的再次二尖瓣手术率和中重度MR复发率。与药物比较,所有研究显示MitraClip有中长期生存率获益并能降低心脏住院事件的发生。现有经济学评价显示,基于现有证据临床获益在大多数卫生服务和支付体系下具有成本-效果。结论现有高等级证据显示MitraClip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在其他国家相对传统治疗更具有成本-效果。但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疗效和基于国情的成本-效果仍需要完整HTA流程予以验证。
樊志磊连代袁家琪翁俊岭魏艳陈英耀
关键词:MITRACLIP二尖瓣反流
C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探讨
2022年
目的:研究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加入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普通腹腔镜器械手术治疗,观察组行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输卵管妊娠率、流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按照ASRM输卵管不孕标准评价中,观察组轻度、中度病变患者宫内妊娠率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较大(P<0.05);两组重度病变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为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C微型腹腔镜器械治疗,可提高总妊娠率、宫内妊娠率、活产率,降低输卵管妊娠率、流产率,效果良好。
刘芳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
一种内镜器械治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镜器械治疗车,包括车体及设于车体上的上护栏、第一隔板、置物架、无菌袋固定器和治疗盘;车体包括上平台、下平台及固定上平台和下平台的支撑架;上护栏半包围设置在上平台的边缘;第一隔板设将上平台分为非无菌区...
刘翠胡祖霞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华伟
作品数:512被引量:2,85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力衰竭 心脏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向晋涛
作品数:199被引量:657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病学 散点图 心电散点图 心电图学 LORENZ
尚小珂
作品数:108被引量:3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导管
董念国
作品数:610被引量:1,32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移植 外科治疗 心脏瓣膜 先天性心脏病 组织工程瓣膜
黄从新
作品数:1,335被引量:7,758H指数:3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心律失常 心血管病学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