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2篇“ 回生口服液“的相关文章
- 回生口服液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对晚期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联合免疫治疗、化疗通过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回生口服液治疗。21 d为1个周期,直至4周期结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DRA21-1)、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程序性死亡受体(PD)-1/PD-L1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3.33%、93.33%,高于对照组的46.67%、73.33%(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16.67%、36.67%低于对照组43.33%、50.00%、70.00%(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5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治疗2、4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CYDRA21-1、SCCAg及CE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2、4个周期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2、4个周期后观察组外周血CD+4T细胞PD-1、PD-L1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8个月、12个月长于对照组的6个月、9个月(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免疫治疗、化疗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血清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减轻部分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确切,这可能与调节PD-1/PD-L1信号通路有关。
- 赵微微
- 关键词:化疗回生口服液生存期
- 回生口服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与吉非替尼联合治疗对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回生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疗效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均有所延长,对照组PT延长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有所缩短,对照组APTT缩短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两组纤溶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有所升高,对照组FIB、D-D升高较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卡氏评分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吉非替尼,可提高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调节凝血功能异常,改善生存质量。
- 谢莹慧靳照张黎昕吴乾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 回生口服液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 2022年
-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回生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靳照谢莹慧贺晨吴乾
- 关键词:晚期肝癌臌胀回生口服液
- 回生口服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回生口服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建库至2021年9月收录的回生口服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组患者采用回生口服液联合其他治疗或者回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其他治疗)。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4项随机对照试验,1 783例研究对象(研究组908例,对照组8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值(SMD=-1.46,95%CI=-2.75~-0.18,P=0.03)、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值(MD=-0.81,95%CI=-1.14~-0.48,P<0.000 01)和血小板计数(PLT)(MD=-82.91,95%CI=-147.72~-18.11,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MD=-0.71,95%CI=-1.71~0.30,P=0.17)、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MD=3.67,95%CI=-15.15~22.48,P=0.7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客观缓解率(RR=1.28,95%CI=1.09~1.51,P=0.003)、疾病控制率(RR=1.15,95%CI=1.06~1.25,P=0.000 9)和卡诺夫斯凯计分改善率(RR=1.72,95%CI=1.39~2.13,P<0.000 01)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RR=0.49,95%CI=0.20~1.20,P=0.12)、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59,95%CI=0.29~1.20,P=0.1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通过降低D-二聚体、Fib和PLT水平,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并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张金华田园杨晓萍张翼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非小细胞肺癌凝血功能META分析
- 回生口服液联合西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回生口服液联合西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肿瘤血管生成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9月收录的回生口服液联合西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肿瘤血管生成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739例患者,试验组375例,对照组3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回生口服液组CD3+水平[MD=8.67,95%CI(7.31,10.02),P<0.001]、CD4+水平[MD=6.92,95%CI(5.81,8.03),P<0.001]、CD4+/CD8+水平[MD=0.35,95%CI(0.07,0.63),P=0.02]、IL-18升高值[MD=23.97,95%CI(2.22,45.71),P=0.0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78,95%CI(-3.35,-2.21),P<0.001];两组NK细胞百分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3.19,95%CI(-1.08,7.45),P=0.14]。回生口服液组MMP-9下降值大于对照组[MD=27.10,95%CI(6.82,47.39),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下降值大于对照组[SMD=3.75,95%CI(0.99,6.51),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6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9.02,95%CI(-31.74,13.71),P=0.44];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通过提高CD3+、CD4+、CD4+/CD8+、IL-18水平,降低CD8+、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 张金华田园杨晓萍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肿瘤血管生成META分析
- 回生口服液、重组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研究回生口服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回生口服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疗程21 d。检测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NK细胞)、FACT⁃L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FACT⁃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GP方案有助于增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提升近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性。
- 余嗣崇王荣荣许新举乔冬梅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回生口服液上市后用药安全性系统评价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回生口服液上市后的用药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回生口服液(试验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不良反应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肿瘤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全身不适症状。结果:共纳入39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回生口服液降低了肿瘤治疗期间(1)白细胞减少(OR=0.36,95%CI[0.28,0.47],P<0.01);(2)血小板减少(OR=0.36,95%CI[0.20,0.65],P<0.01);(3)血红蛋白减少(OR=0.38,95%CI[0.22,0.66],P<0.01);(4)骨髓抑制(OR=0.43,95%CI[0.29,0.62],P<0.01);(5)肝功能损伤(OR=0.50,95%CI[0.35,0.71],P<0.01);(6)肾功能损伤(OR=0.42,95%CI[0.25,0.72],P<0.05);(7)消化道不良反应(OR=0.54,95%CI[0.38,0.75],P<0.01)发生的风险。肿瘤治疗期间,在缓解全身不适症状方面(OR=0.51,95%CI[0.19,1.37],P>0.05)结果尚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可能与纳入研究较少有关。结论:回生口服液可能具有降低肿瘤常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但现有文献质量欠佳,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 贾克刚冯刚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上市后再评价
- 回生口服液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通过观察回生口服液对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的凝血功能、细胞免疫功能、血常规、卡氏评分以及癌痛程度的影响,评价回生口服液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将符合恶性肿瘤(血瘀证)诊断...
- 张天宇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恶性肿瘤血瘀证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回生口服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回生口服液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经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确诊为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共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回生口服液治疗,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优于对照组(P<0.05),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肿瘤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组在缓解放疗期间出现的乏力、胸骨后疼痛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能有效地缓解放疗期间患者出现的胸骨后疼痛、乏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安君君贺新爱
- 关键词:回生口服液放疗食管癌
- 回生口服液经T-bet转录因子调节Lewis肺癌小鼠免疫微环境的研究
- 李倩
相关作者
- 贾友超

- 作品数:74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回生口服液 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臧爱民

- 作品数:105被引量:31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回生口服液 右丙亚胺 胃肿瘤 预后
- 魏亚宁

- 作品数:60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回生口服液 胃癌 教学方法 医学遗传学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李秉英

- 作品数:30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恶性肿瘤 黄帝内经 《内经》 化疗治疗 回生口服液
- 肖桦

- 作品数:41被引量:2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饮法 胸腔积液 肺癌 脑钠素 西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