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6篇“ 因病缺课“的相关文章
- 2019—2021学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9—2021学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内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的趋势以及病因,为预防学生疾病发生、降低学校因病缺课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秀洲区公共卫生协同管理平台学校监测板块”监测2019—2021学年嘉兴市秀洲区新城街道所有幼儿园、中小学学生缺课情况,描述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率变化、因病缺课病因构成改变及因病缺课时间分布等。结果2019—2021学年共监测40736人,学生因病缺课率分别为1.97%、2.51%、2.28%,2020学年因病缺课率最高(P<0.05);除幼托学段外,2019—2021学年因病缺课率呈下降趋势(P<0.05),各学段中以幼托学段因病缺课率最高(P<0.05);各学年因病缺课的首位病因是感冒,流行性感冒、水痘及其他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他7种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因病缺课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和5月。结论幼托儿童是重点关注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是学校因病缺课的主要病因。
- 宋梓垚徐雪莉
- 关键词:因病缺课病因
- 基于症状监测系统的杭州市学校因病缺课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杭州市学校因病缺课的情况及常见特征,为学校疾病精准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基于智能手机的"杭州市学校症状监测系统"监测信息2823145条,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对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地区因病缺课及发热、咳嗽、皮疹、红眼、腹泻、腮腺肿大、呕吐等7个常见症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杭州市全市学生请假中因病占比为65.78%(1868293/2840421),其中以咳嗽占比最大,为49.51%(924947/1868293),其次为发热28.78%(537630/1868293),红眼占比最低,仅0.41%(7591/1868293)。发热、红眼在冬春季高发,分别占比全年同类症状的48.03%(258961/539170)和64.48%(3193/4952),随气温升高呈下降趋势(Z_(发热)=-94.04,Z红眼=-18.10,均P<0.001),呕吐以冬季为主,占比全年报告的61.94%(77925/125813)。学校类型(F=181.15,P<0.001)、地区类型(F=8.56,P<0.001)以及二者的交互项(F=4.4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因病缺课和7个常见症状均存在学校类型差异,发热、皮疹、腹泻、腮腺肿大和呕吐存在地区差异。一般线性模型边际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幼儿园因病缺课比例高于城市(64.89%vs.61.50%,F=8.24,P<0.001),农村中小学发热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小学:33.78%vs.43.09%,中学:25.68%vs.28.49%,F=17.58,P<0.001),农村中学皮疹比例显著高于城市(6.80%vs.4.68%,F=4.41,P=0.012),农村中小学腹泻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小学:4.06%vs.3.12%,中学:6.93%vs.4.94%,F=4.58,P=0.010)。结论小学生及农村地区学生应成为杭州市疾病监测与控制的重点人群,冬春季应重点做好流行性感冒、流行性结膜炎、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监测预防工作,夏秋季农村地区应加强室内外防蚊灭虫等预防控制措施。
- 黄春萍王兵吴彦
- 关键词:症状监测因病缺课大数据
- 2019-2021学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掌握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流行特征,为发挥因病缺课监测网报系统预警功能提出针对性措施。方法下载连云港市2019—2021学年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中的缺课预警子模块数据,对辖区内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学年、学段、时间、病因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9—2021学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分别为0.19%、0.21%、0.16%,小学生(0.21%)高于中学生(0.17%),男生(0.20%)高于女生(0.1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4.30~13117.72,P值均<0.05);每学年因病缺课病因排名前2位均为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不明原因疾病、水痘、意外伤害的顺位各年略有变化;每年因病缺课率时间分布均有2个高峰(3—5月和11—1月)。结论应将小学生特别是男生作为重点关注人群,以综合防控呼吸道和肠道疾病为重点,继续强化监测预警工作,减少和控制季节性聚集疫情。
- 李娣巩方文陈玉格张学时晓梦
- 关键词:因病缺课监测分析
- 常州市金坛区中小学生2018—2022 学年因病缺课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近年常州市金坛区学生因病缺课特征和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中常州市金坛区学生因病缺课数据,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2学年金坛区中小学生总体因病缺课率为0.23%,5学年分别为0.18%、0.29%、0.21%、0.17%、0.31%;因病缺课率男生(0.24%)高于女生(0.22%),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3、399.54,P<0.01)。因病缺课率以职业高中(0.35%)最高、普通高中(0.17%)最低,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以职业高中最多[4.05(3.78~4.31)d]、小学最低[2.41(2.38~2.44)d],不同类型学校因病缺课率和人均因病缺课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5.86,F=164.76,P值均<0.01)。导致因病缺课的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占53.56%)最多,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以水痘[10.88(10.61~11.15)d]最多;不同类型疾病人均因病缺课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5.99,P<0.01)。全年出现冬春2次高峰,分别为12月(占16.21%)、3月(占14.62%)。导致因病缺课的主要疾病:小学为手足口病(占94.98%)和耳鼻喉疾病(占75.57%),初中为心理疾病(占57.97%)。春、秋、冬季导致因病缺课的主要疾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占40.33%)、水痘(占41.27%)、手足口病(占32.91%)。结论金坛区中小学近年缺课率总体较低,未来应重点关注学生晨检、午检质量,加强疾病防控知识教育。
- 王玉斐杨亮李徐凤汤文斌
- 关键词:因病缺课传染病
-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新虹社区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监测数据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20—2021学年上海市新虹社区中小学校因病缺课数据,总结因病缺课原因,以加强健康管理。方法:选取2020—2021学年新虹社区辖区覆盖的2所中小学校学生2 518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因病缺课信息直报数据。结果:小学学段因病缺课率高于初中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因病缺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9—12月及2021年3月因病缺课发生率较高。因病缺课病因前5位依次为发热、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疾病、伤害。发热缺课于2020年11月—2021年1月及2021年6月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疾病于2020年10—12月发生率较高,消化系统疾病于2021年2—5月发生率较高,伤害于2021年4—5月发生率较高。2020—2021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伤害症状。2020—2021学年因伤害缺课学生中,伤害性质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骨折、烧伤/烫伤、擦伤/挫伤。结论:因病缺课系统在学生健康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健康管理水平,以预防疾病发生,降低学生因病缺课发生率。
- 龚雯娟姚婷严蓓孙兰
- 关键词:中小学学生因病缺课疾病
- 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与预警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可降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病缺课监测系统能实现学校学生常见疾病早期监测,对做好学校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工作有重要作用。目前运用于传染病预测预警的模型主要有自动预警系统的固定阈值模型、时间模型、时空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模型研究对疾病的预测预警有重要意义。
- 裴梦云朱青春闾雯霨徐新张鹏
-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模型
- 仪征市2020-2021学年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开展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传染病、采取干预措施,及时遏制传染态势,对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仪征市中小学校于2011年实现了学生缺课监测网络上报工作全覆盖,为了解仪征市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现状,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为科学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现将2020-2021学年仪征市学生因病缺课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徐迎娣黄立民陈少春
- 关键词:预警
- 上海市2020—2021学年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学生因病缺课情况,为完善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20—2021学年上海市幼托机构及所有中小学校的因病缺课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1学年,上海市幼托机构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2.10d,因病缺课率为16.50‰;中小学生人均因病缺课天数为1.98 d,因病缺课率为4.15‰,幼托机构的因病缺课率明显高于中小学生(χ~2=80.784,P<0.001)。在各地区的因病缺课率中,郊区居首位,为75.00‰;中心城区最低,为40.21‰,两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90,P<0.001)。学生因病缺课呈现秋冬及春季两个高峰。因病缺课症状构成显示,因病缺课排名前三的症状分别是咳嗽(47.92%)、发热(17.67%)、咽痛(6.18%)。因病缺课疾病构成显示,耳鼻喉疾病(25.23%)是因病缺课的主要原因,传染性疾病占17.12%,传染性疾病顺位前三位是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构成比依次为6.25%、5.31%、2.64%。结论 学校应该根据传染病的分布特征,加大对疾病知识和防控的教育,扩大疫苗预防接种,降低学生缺课发生率。学校还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秋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 裴梦云徐新闾雯霨朱青春张鹏
- 关键词:传染病
- 上海市闵行区2021年中小学水痘因病缺课的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水痘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和全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了解水痘在中小学因病缺课中的特征,为做好校内水痘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水痘因病缺课和全国疾病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描述性分析因病缺课系统与网络直报系统数据一致性和水痘因病缺课的流行特征。【结果】2021年闵行区水痘发病率为48.28/10万,中小学因病缺课率为612.08/10万,水痘因病缺课率为6.03/10万,水痘因病缺课率分布与病例发病情况一致,男生缺课率高于女生,2个发病高峰期缺课率较高,不同学段学生水痘因病缺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17,P<0.001),初中生缺课率最高。水痘高发期和非高发期的缺课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3,P=0.863),因病缺课系统和网络直报系统实际匹配率为88.90%,网络直报的病例与未网络直报病例之间缺课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6,P=0.730)。【结论】闵行区水痘发病率和因病缺课率相对较低,因病缺课系统和网报直报系统数据的一致性有所提高,水痘日常校园防控常年保持在较好水平。
- 王宙云成玉萍
- 关键词:因病缺课水痘传染病
- 上海嘉定区2010-2017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状况及其与急性传染病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上海嘉定区2010-2017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变化趋势,分析因病缺课与社区急性传染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和提前/滞后期,为卫生和教育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2017学年上海嘉定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症状构成,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学年缺课率变化趋势,通过时间序列图定性比较因病缺课率与7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并采用互相关函数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定量分析相关性大小及提前/滞后模式。结果 2010-2017学年上海嘉定区中小学生平均因病缺课率为0.27%,自2012学年后学年因病缺课率明显上升。缺课症状以发热最多(占47.49%)。因病缺课率的变化趋势主要与流感发病率相似,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2017学年第2学期,滞后3 d的全症状因病缺课率和流感发病率有最大互相关系数0.43 (95%CI=0.25~0.58),滞后3 d的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因病缺课率与流感发病率取到最大互相关系数0.50 (95%CI=0.33~0.65)。结论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与流感发病率存在相关性,在预测社区流感流行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王正中于宏杰蒋鸿琳熊赢童懿昕尹江帆彭慧钟培松季莹周艺彪
- 关键词:缺勤传染病
相关作者
- 温晓飒

- 作品数:49被引量:19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肥胖 因病缺课 青少年 学年 碘营养
- 成玉萍

- 作品数:54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结核 因病缺课 监测分析 结核病 诺如病毒
- 刘小晖

- 作品数:25被引量:132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因病缺课 影响因素 结核病人 症状监测 筛检
- 魏晶

- 作品数:12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因病缺课 症状监测 肥胖 网络直报系统 学生保健服务
- 罗春燕

- 作品数:142被引量:1,321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青少年 上海市中小学生 肥胖 健康教育 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