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11篇“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相关文章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2007年
- 固定化生物技术起始于1959年,由Hatton等人首次实现了大肠杆菌的固定化。所谓固定化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等手段,将游离的细胞或酶与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使用的一种技术。固定化技术特点是:生产工艺自动化、连续化,能提高酶和细胞的稳定性和反应效率,降低成本,因而迅速发展成为生物工程学中一个研究热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定位于限定的空间领域,并使其成为不悬浮于水仍保持生物活性,可反复利用。
- 兴展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生物活性生物工程学大肠杆菌反复使用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2005年
- 本刊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始于1959年,由Hattori等人首先实现了大肠杆菌的固定化,从此迅速发展。所谓固定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的微生物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并使其成为不悬浮于水体仍保持生物活性,可反复利用的方法。固定化微生物主要是通过人为选定的特效降解菌的优劣菌种,具备三个条件:
- 新兴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大肠杆菌生物活性降解菌水体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镉污染红黏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 2024年
-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Cd)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效应,以活性炭为载体,菌种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开展基本物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和重金属形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对镉离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比单加微生物或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效果更显著;14%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29.7 kPa,较镉污染土提升174.7%;修复21 d后,10%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镉离子浸出浓度降低到0.002 mg/L,较镉污染土样降低99.8%;修复后,土中的镉从弱酸态向可还原态和残渣态转化。总的来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污染红黏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活性炭的掺量以10%为宜。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镉污染红黏土的治理提供参考。
- 陈筠黄洋向川龙钰
- 关键词:红黏土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镉污染土壤修复电镜扫描
- 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城市黑臭水体
- 2024年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可促进城市黑臭水体中氮磷污染物去除,但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黑臭水体研究较少。通过向改性载镧膨润土基复合微生物菌剂(La-Bt基复合菌剂)中添加经S_(2)O_(3)^(2-)驯化培养的硫自养反硝化菌(NR-SOB),试图引入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黑臭水体。在La-Bt基复合菌剂投加量为1.5 g/L时,向黑臭水体中分梯度投加不同浓度NR-SOB,研究NR-SOB协同La-Bt基复合菌剂去除黑臭水体污染物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NR-SOB投加量为0.3 g/L时,对黑臭水体和底泥处理效果较好:上覆水氨氮、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7.42%、69.85%和71.11%;底泥酸可挥发性硫(AVS)去除率为34.76%,底泥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45.22%、45.04%;实验结束时底泥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从11.76%降至9.84%,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相对丰度达2.82%,氮硫去除相关微生物菌属比例提升约0.95%。
- 赵建强佘健李柏林陈世杰夏凯刘思韵裴昌盈汪凯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硫自养反硝化复合微生物菌剂脱氮除硫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小秦岭金矿区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为积极探索土壤污染防治新路径,开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土壤原位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选取豫西小秦岭金矿矿区及周边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分析评价,发现该地区土壤中Pb^(2+)元素污染风险较大。将侧孢芽孢杆菌、放线菌及酵母菌株进行固定化混合菌制备并开展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发现经固定化混合菌处理后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CK。以Pb^(2+)钝化效率及去除率提高为目的,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影响土壤修复效果各因素进行分析,最终确定Pb^(2+)最佳去除条件为固定化混合菌投加量10.496%,处理温度30.784℃,pH值6.242,Pb^(2+)去除率理论值为72.754%。对此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与理论值接近,说明响应面分析可起到优化土壤原位修复试验参数的目的。
- 李立军李立军李涛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去除率单因素试验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有效且环保的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保护微生物免受周围恶劣环境的影响,在PAHs污染场地修复中长时间保持功能微生物活性,克服传统微生物修复效率低、周期长等问题。主要介绍了我国土壤PAHs污染现状及常见的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从载体材料、降解菌及固定条件3个方面综述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固定化效果的重要因素;从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和吸附-降解过程分析PAHs污染土壤固定化微生物修复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载体材料、功能微生物、固定方法、评价体系、生态风险和实际应用6个方面,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PAHs污染土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 张静张静张盼月张盼月王慧
- 关键词:固定化土壤修复
- 污水处理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应用探析
- 2024年
- 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作中,微生物固定化技术被逐渐应用,通过对微生物进行有效的固定,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废水处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能够减少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结合现阶段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研究现状,对该技术相关应用要点进行探析,以提高污水处理工作效果,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 管仁户武玉林
- 关键词:污水处理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技术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工艺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居世界首位,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近岸海域氮磷超标、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基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量大、污染成分复杂、处理难度较大等问题,针对海水养殖尾水盐度高、碳氧比低的特点,开发了基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好氧/厌氧/厌氧/好氧”新型强化脱氮工艺,通过“过滤-生化-絮凝混凝沉淀”对尾水进行三级处理,实现氮、磷等污染物的深度去除。结果表明:该工艺启动快、能耗低,对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7.67%和98.35%,出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分别降至0.27 mg/L和0.033 mg/L,达到SCT/T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一级标准,实现了微生物法在高盐水中的深度脱氮除磷,可作为水产养殖行业尾水处理推荐工艺。
- 李振东常方叶伟李慧婷仪马兰王廷沣赵英杰
- 关键词:固定化微生物脱氮除磷絮凝沉淀
- 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载体选择被引量:6
- 2023年
- 微生物技术具有处理效果理想、适用范围广泛、成本优势明显的优点。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微生物技术一直是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材料的种类和特点以及琼脂、海藻酸钠、聚乙烯醇三种常用包埋载体的特点;最后对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滕晓芸胡春义石瑶瑶
- 关键词:水处理技术固定化微生物包埋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23年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作为微生物技术的新发展,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基于此,解读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内涵,介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常用载体,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与优劣,并探讨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具体运用。
- 郑金斌
-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重金属废水处理
相关作者
- 王众

- 作品数:59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晚期垃圾渗滤液 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深度脱氮 厌氧氨氧化反应
- 叶正芳

- 作品数:151被引量:82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固定化微生物 降解 石油烃 含油污泥 石油污染物
- 彭永臻

- 作品数:2,286被引量:8,955H指数:4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短程硝化 城市污水 深度脱氮 反硝化除磷
- 曲洋

- 作品数:16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污水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好氧反硝化 高盐废水 污水生物处理
- 陈宏

- 作品数:161被引量:221H指数:9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固定化 生物脱氮 散货码头 复合菌群 微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