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39 篇“ 国家天文台 “的相关文章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路径与建议——对话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研究员郑永春 2025年 2023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当前,加强中小学科普和科学精神培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2024年11月14日至15日,由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锦江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编织科学家的梦想——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十四协同组第二次线下研讨活动”在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东湖校区举行。 李益众 彭之梅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领域 国家天文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天体物理技术与方法丛书 天文 数据处理与虚拟天文台 本书紧跟现代天文 统计学的发展潮流,深入探讨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天文 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天文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包括统计学基础、数据分析方法、最小二乘法、周期分析、最大似然估计、贝叶斯估... 赵永恒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教育体系——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访谈录 2024年 武向平院士主要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发起并主持了“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等重大科学实验。他目前担任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中国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武向平院士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 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李虔(整理)关键词:何梁何利基金 国家天文台 青少年科技教育 宇宙学 国家 重大科学工程国家 天文台 ——LAMOST天文 望远镜建筑设计探索2024年 LAMOST天文 望远镜是一项集光电、机械和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高科技技术于一体的国家 重大科技工程,其建筑设计在国内外具有开创性意义。文章系统总结了LAMOST在结构设计、工艺设备布置、热环境控制及细部构造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性方法,尤其是围绕提升视宁度、优化观测环境和满足高精度设备安装检修需求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同时,分析了科普功能与参观流线设计在建筑中的实践应用。 张京当代中国天文 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国家 天文台 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为例 2023年 就当代中国天文 遗产的概念与保护进行探讨,并参考国外当代天文 遗产保护的经验,以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为例,思考当代中国天文 遗产保护的方法、路径与前景,呼吁全社会增强对天文 遗产的认知,让更多承载近代天文 学史使命的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成为向公众普及天文 知识与传承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梁欢欢 黎耕 崔健骅关键词:天文学史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研究员李楠 巡天望远 探究宇宙星辰 2023年 自古以来,宇宙星辰一直是人类所憧憬的“远方”。日月之行、星汉灿烂,不仅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被用以咏志,更成为张衡、郭守敬等古代天文 学家在严谨的科学著作中进行研究论述的对象。科技进步使得天文 学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更多青年俊彦投身到天体物理的研究中来,继续探究宇宙星辰,为人类空天科技的发展尽一份力量。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研究员李楠,就是一位难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举的优秀人才。 萧磊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 国家天文台 郭守敬 天体物理 透过“天眼”望向宇宙更深处——记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FAST首席科学家李药团队 2023年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研究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李药及其团队成员的办公室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一栋办公楼的五层,一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千里江山图”。这是李药以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结合FAST相关成果请人绘制的一幅画作。画中的河流代表脉冲,山峰由真实的数据曲线勾勒,分别表示不同时间快速射电暴脉冲爆发的数量和能量。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则位于图中左下方,静静洞察着一切。这张图展示的便是李药团队借助FAST在快速射电暴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关键词:国家天文台 灵感来源 首席科学家 FAST 数据曲线 探索太空 仰望星辰 揭示富锂恒星的秘密——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施建荣团队 2022年 探索浩瀚的宇宙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锂元素作为宇宙中的基本元素之一,对于揭秘宇宙与恒星的演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富锂巨星是指一类锂元素含量远超同类天体的"巨星",它们在晚期的小质量恒星中只占1%,但其大气中所蕴含的锂元素却比其余99%的恒星都要高.探索富锂巨星中的锂元素变化对于解密宇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赵静关键词:宇宙演化 国家天文台 恒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太阳物理研究20年 被引量:4 2021年 中国科学院国家 天文台 自2001年成立以来,汇集了与太阳物理有关的创新研究队伍和观测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太阳物理研究群体,拥有理论研究、观测分析和设备研制等综合优势.20年来,国家 天文台 成功运行着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和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等世界一流的观测设备,研制了全日面太阳光学和磁场监测系统及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MUSER)等新一代观测设备,正在研制中红外太阳磁场精确测量观测系统(accurate solar infrared magnetic measuring system,AIMS)、我国首个空间太阳望远镜ASO-S(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的有效载荷全日面磁场望远镜(full-disk magnetograph,FMG)、米波-十米波射电频谱日像仪和行星际闪烁射电望远镜等新设备.本文着重回顾近20年国家 天文台 研究人员取得的一系列开拓性研究成果或亮点研究进展,进一步展望未来我国太阳物理界将主要在太阳磁场、太阳射电和深空太阳探测方面进行的重点突破,推动在太阳和日地物理中解决科学难题,包括太阳磁场与太阳周的起源、日冕加热、太阳爆发起源及其对日地空间环境的作用和影响等. 颜毅华关键词:太阳物理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 太阳射电 太阳活动预报 国家 天文台 科研人员借助“心电图”揭秘富锂巨星2021年 锂元素是宇宙中最早产生的元素之一,但它在多种天体中的含量均与理论预测存在较大的差异。锂元素在恒星中的起源与演化一直困扰着天文 学家,例如,宇宙中有一种被称为富锂巨星的天体,它们锂元素的含量超过恒星演化理论值的上千倍。针对这些天体中的锂是如何产生的,天文 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 无关键词:恒星演化 国家天文台 天文学家 天体
相关作者
纪元法 作品数:626 被引量:427 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卫星信号 接收机 北斗 卫星导航 信号 王启明 作品数:337 被引量:728 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FAST 反射面 射电望远镜 促动器 大射电望远镜 欧阳自远 作品数:333 被引量:2,706 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月球探测 月球 陨石 地球 地球化学 施浒立 作品数:312 被引量:869 H指数:16 供职机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卫星导航 GPS CAPS 软件机械 卫星 韩延本 作品数:271 被引量:673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研究主题:太阳活动 地震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变化 地球自转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