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9篇“ 国家形象传播“的相关文章
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项目 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项目:本书在对外宣传与传播的组织与表现艺术、国家形象的建构、对外宣传与传播的效果分析、建国以来对外宣传与传播历史的反思,以及中西对外宣传与传播的比较研究方面,提出了...
张昆著
关键词:中国对外政策
理论、历史与传播:国家形象传播视域下“中国之治”的三重逻辑被引量:5
2024年
当下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秩序的出现,从而可以跳出单方主宰或文明对立的窠臼,呈现更多的可能性,并逐步发展出一个共生、共治的全球治理体系。作为中国治理体系思想结晶的“中国之治”,成为传播中国形象和发出中国声音的内生动力与重要支点。在传播形态上,“中国之治”与政治传播、战略传播等紧密联系,对“中国之治”的解读与阐述不仅有助于深入思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也可为中华文明、国家形象研究开辟新的学术领地。具体来说,从国家形象传播角度观照“中国之治”生成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传播逻辑,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通达“共生”“共商”“共建”“共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亦有助于推动“中和”的中国国家形象与气质的建构与传播
谢清果韦俊全
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
探析外宣纪录片中个体叙事与国家形象传播——以《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侨华人》为例
2024年
纪录片作为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国家形象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个体叙事与国家形象角度出发,以纪录片《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侨华人》为切入点,从国家形象传播国家形象多维塑造因素、纪录片中个体叙事特点、个体叙事与国家形象关系、个体叙事对国家形象传播影响角度等方面,探析外宣纪录片对国家形象传播的反思与启示,为更好地传播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借鉴。
祝杏果
关键词:国家形象个体叙事国家形象传播
文化多元、国家话语与身份重构:“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电影国家形象传播策略探究被引量:1
2024年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态,电影在传播渠道、传播内容、艺术表达方式等方面起着纽带的作用,对塑造好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着一定的效果。“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创作与生产。在文化多元视角下,中国电影注重空间与视觉的统一,实现了中国形象的再表达;在国家话语视角下,中国电影注重时代话语与创作主题的契合,实现了中国形象的再生产;在身份重置视角下,中国电影注重延伸合作与交流生产,实现了中国形象的再拓展。
陈秋雷
关键词:文化多元国家话语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传播博弈的多维透析及应对
2024年
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本身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课题,而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则更需要置于多重视域下进行分析,以深刻理解其复杂性和挑战性。从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在凝聚国民力量、展示民族文化、捍卫国家利益三个层面阐释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意义所在。在此前提下,客观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多重挑战,在传播技术层面上,媒介技术的迅速变革制造出管理真空,要防止“资本+技术”的力量脱缰。在传播层次上,我国对深层次文明的传播突破面临瓶颈,封锁和压制以更隐蔽的手段出现。在传播范式上,国际传播霸权以新的范式呈现,新媒介帝国主义为后殖民统治提供了更隐秘的形式。面对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博弈新动态,必须走媒介创新之路,制定适配新兴媒介的配套措施,同时构筑多主体、立体式的大传播格局,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改善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环境。
延明马忠悦
关键词:国家形象
长江文化助推国家形象传播的叙事表达与实现路径
2024年
国家形象研究的“文化转向”揭示出文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长江文化内涵丰富、文脉悠长,为国家形象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与叙事资源。长江文化所蕴含的身份意识、文化观念与行为方式,与国家形象的主体性、价值性与实践性要素紧密契合。面向“四个大国形象”的叙事框架,要运用好长江文化的历史叙事、发展叙事、外交叙事、道路叙事资源,推动国家形象具象化为丰富的长江文化表达,形成历史性与时代性相通达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展现好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历史自信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文明新篇。
何淼曹劲松
关键词:长江文化国家形象传播文化叙事
国家形象传播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2024年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国家间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国家形象的积极传播与塑造。基于国家形象传播需求的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模式构建策略,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该模式在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国家形象认同感,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陈芙孙丹高一鸣
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模式跨文化交际能力
国家形象传播视域下中国文化符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中国文化符号具有高度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符号不仅是现代大学英语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形象进行正面传播的重要步骤。使用各种策略将中国文化符号和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引导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符号进行思考和接受,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陈芙高一鸣孙丹
关键词:文化符号国家形象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细金工艺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尤其是北京地区的细金工艺,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参与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方式及背后的动因,分析新中国成立后40年间其与国家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建设之间的深刻互动,思考从国家视角出发,将工艺美术千百年来积淀的...
唐然作
新时代中国面向新加坡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国家形象是一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传播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新时代以来,中国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为推动区域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新加坡作为...
吕秀燕
关键词:国家形象传播

相关作者

李彦冰
作品数:72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形象 政治 意识形态 新媒体
余忠剑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传播 腐败 反腐败机制 反腐败 义法
孙卫华
作品数:53被引量:359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软实力 仪式 公共表达 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传播
张昆
作品数:291被引量:1,274H指数:1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 新闻传播教育 新闻传播 新闻教育 公众
张媛
作品数:22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导视系统 视觉传达 纹样 国家形象传播 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