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5篇“ 国际贸易课程“的相关文章
-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2025年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作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桥梁,其地位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课程设置与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家的外贸竞争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需求,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展开探讨,分析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 刘丹
-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改革
- 国际贸易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2025年
- 国际贸易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家战略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国际化人才。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对国家的忠诚、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尽管如此,当前的国际贸易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国际贸易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合不够、专业教师团队在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的单一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合,培育具备深厚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团队,并改进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促进国际贸易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并为培养更多杰出的国际化人才做出贡献。
- 邓来英
-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
- 持续强化国际贸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 2024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各行各业在增大外贸领域人才需求的同时,也对外贸领域人才培养、特别是外贸领域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贸领域人才培养在更趋国际化的同时,也必然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如何高质量推进国际贸易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新时期实现贸易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 王润红宋小娜韩之怡
-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设计贸易强国
- “三平台双融合”的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 2024年
- 构建“以学习强国、中国慕课、学习通三平台,注重专业知识融合时事新闻和文献资料”的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设置“再给我两分钟”的新闻分享节目,采用各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实现“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课堂效果。探讨“三平台双融合”的国际贸易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期培养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新外贸人。
- 方梅陈静
- 关键词:国际贸易
-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院校国际贸易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2024年
- 教育部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这一指导思想为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强调了价值观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国际贸易类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要实现“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任课老师需全面讲授课程的专业理论、培养实践与应用能力,还要在教学中融入该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基于此,设计系统有效的国际贸易课程的思政目标、有效提升讲授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
- 黄靖欣
- 关键词:任课老师全方位育人价值观引导国际贸易课程全员育人
- 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 2024年
- 课程思政包含家国情怀、高尚品质和科学思维三个层面的内容。目前国际贸易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思政与专业融合不够自然、缺乏针对性、缺乏亲和力等问题。思政目标的合理性、思政承载的专业性和思政设计的活动性是思政教学理念创新的应有之义。文章结合两个国际贸易知识点,介绍如何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提出需要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两个实施方案。
- 王峰
-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创新育人
-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课程“赛岗融通”教学模式
- 2024年
- 在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贸易行业出现了生产智能化、流通网络化、消费数字化的明显特质。面对当前国际贸易中的新业态、新岗位、新技能和专业竞赛,“赛岗融通”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然而,该教学模式也存在授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深度的校企合作等问题。高校应该在明确“赛岗融通”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机制的基础之上,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等方式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课程改革,从而提高学生国际贸易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
- 杨芳
- 关键词:数字经济国际贸易
-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
- 2024年
-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论文从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国际贸易课程为切入点,分析目前课程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部对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基本路径和课程资源库建设质量的评价指标。
- 汪春霞
- 关键词:资源库高职
- 新媒体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受陈旧教学体制和施教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在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其所培养的学生逐渐难以符合相关领域对人才的内在需求标准。而新媒体的应用使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推进了教学模式的革新、专业知识的延伸及施教手段的优化,使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大幅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媒体在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依旧面临诸多阻碍,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书面知识输入、课堂内容难以激发学习热情、学生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等问题制约着新媒体与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全面融合。对此,高校与课程教师需要强化协同联动,以新媒体为手段,以重塑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施教手段为路径,全面优化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全方位提升。文章以新媒体应用为核心导向,逐级递进地阐述了新媒体应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积极影响、现实阻碍及优化路径,旨在为新媒体与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创新融合提供参考思路,助力兼具商务英语能力和国际贸易知识人才的全面培养。
- 余绪香
- 关键词:新媒体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课程
- 农林类高等院校国际贸易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 2023年
-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其他经济管理学类专业的重要的必修课程,然而目前国内部分农林类高等院校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效果欠佳,主要表现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培养定位不够清晰以及思政结合模式路径不够清晰等方面。本文对农林类高等院校国际贸易课程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语言、教学模式以及思政元素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贸易课程结合“新农科”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 罗雯姚敏婷张奕婧
-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课程改革
相关作者
- 郑胜英

- 作品数:21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电子商务 高职 国际贸易课程 国际贸易 国际货运代理
- 邵柏春

- 作品数:17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商学院
- 研究主题: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学模式
- 邓莎莎

-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
- 研究主题:以就业为导向 国际贸易专业 国际贸易课程 课程设置 就业导向
- 李晓欣

- 作品数:22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五年制高职 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课程
- 韩琳琳

- 作品数:19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贸易 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课程 实践教学 对俄贸易